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清华女神,34岁的美女博士县长,辞职了
薄公子低调成台湾女婿 23日已在台举办婚礼
卖房卖地干阿哲!哲旭混战人气票,干爆炸!宝哥嘲“反思哥”!易阳截流舞帝一哥,喊话阿哲!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小动物,在上海不少小区出现,给居民带来麻烦!现在数量少了吗?最新数据→
新民晚报
2023-12-22
还记得“一丘之貉”的貉吗?
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也是典型的“进城野生动物”。
近年来,
上海共有超过300个点位发现过貉,
总数约在3000至5000只。
但“貉丁兴旺”的同时
也为不少小区带来了麻烦,
居民投诉不断。
在昨天(11月26日)举行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闭幕式上,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上海“貉口普查”报告。
与去年的首次调查相比,今年社区中貉的平均密度和遇见率均有显著下降。
这不仅昭示了城市中人与貉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也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更有实操性的建议。
40个小区有貉分布
去年首次“貉口普查”中,50个小区中22个有貉分布,占比40%。平均每个小区有10.82只貉,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今年,在松江、闵行、青浦三个区的90个小区中,40个小区有貉分布,占比44.4%,与去年基本持平。
不过,今年无论是貉的数量还是遇见率,都显著下降。在有貉分布的40个小区中,貉密度最低为0.07只/公顷,最高为1.66只/公顷,平均密度为0.43只/公顷,平均貉遇见率为1.15只/公里样线。
社区环境貉平均密度降低60.2%,平均貉遇见率降低58.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6个小区是连续第二年被纳入调查,包括御上海、米兰诺贵都等。数据显示,6个小区中有5个小区的貉平均密度和遇见率显著下降。
此外调查显示,貉的扩散能力、探索能力非常强。“比如,通过为貉佩戴项圈等手段发现,在天马山、辰山植物园等郊外区域,貉的活动区域约为150公顷。而在社区中的貉,活动范围缩小为9公顷,家域缩小达9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认为,貉已逐步适应人类,并成为真正的社区居民。
夜色中的貉 王放 摄
投喂与垃圾是诱因
“社区中貉的数量和遇见率下降,这个变化我们其实想到了,但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发生。”对此,王放认为,这种下降是积极的,因为意味着会更少发生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以及意味着城市野生貉种群维持将更可持续。虽然社区中貉密度仍远高于郊野自然状况下貉种群平均值,但密度下降可导致投诉案例进一步减少。
王放表示,
调查显示,投喂和垃圾管理不当,是局部地区貉数量不正常增加的主要诱因。
貉的数量与空间并无多大关系,单一小区中貉的数量多少,更多是受小区特有环境与管理方式等的影响。猫粮投喂带来的最高增加幅度为88.6%,垃圾外溢带来的最高增加幅度为101%,两者叠加后可能让小区貉的遇见率接近无投喂和无垃圾外溢状况下的2.9倍。
因此,集中性垃圾处理设施管理不当(如垃圾外溢)对于貉数量增加的影响,远大于湿垃圾乱扔等个人行为,体现出守规投放、制度化管理垃圾的重要性。
貉在夜色中翻找垃圾
“人貉共处”有守则
根据“貉口普查”的结果,调查也对社区精细化管理给出了建议。比如,社区可大力宣传、劝阻投喂行为并且从制度上确保“湿垃圾不落地”,也可以在野保专业人
员的指导下,在貉常出现的区域竖立“不要投喂貉”“野生动物出没”等警示标牌。又如,小区内的貉主要利用建筑物底层沉降缝搭窝,造成部分貉的活动范围与居民生活区域高度重合。若在9月至次年3月的非繁殖期,待洞穴内貉全部离开后填补沉降缝,或可有效减少貉数量。
此外,一份
《上海城市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管理手册》
也已于今年8月发布,免费提供给社区。手册中,
对社区猫粮投喂和湿垃圾管理提出了建议,并对居民、居委和物业均给出了颇具实用性的“人貉共处”守则。
居民不再“谈貉色变”
连续两年组织“公民科学家”进行“貉口普查”,意义何在?研究者认为,“貉口普查”是第一次在中国超大型城市通过“公民科学”的组织方式进行城市野生哺乳动物同步调查,
不仅为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也探索了公众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的新模式。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冯一迪回忆,去年调查时,听到的大多是居民对于貉入驻社区的不安。而今年访谈时,社区居民对于貉的了解加深许多,也不再是“谈貉色变”。
“小区内常看到居委会设立的减少投喂、保持距离的科普牌,不少小区居民提到湿垃圾投放规范后,貉的数量有所减少。”
更令调查团队高兴的是,这一公民科学支持保护的实践,也是一次从调查、管理到立法的探索。“
貉口普查”的部分核心结论,如“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已被纳入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26条。
“貉口普查”对于社会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随着“貉口普查”的开展,上海已经有了两部有关貉的纪录片,出版了第一本貉的绘本,貉的故事走入越来越多中小学的课程和课题。”王放说,“我们希望,让上海与貉的故事成为范例,在更多城市、更多物种中展开这样的‘公民科学’实践。”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金旻矣
编辑:龚紫珺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