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广软三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向上滑动阅览
近日,我校在综合楼三楼演录厅召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对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三个专业进行建设方案论证,校长张强、副校长徐祥、副校长袁志以及教务处、相关教学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论证会。论证会由教务处处长张屹主持。
论证会上,各专业汇报人围绕“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共八个部分的建设目标、主要措施、标志性成果、经费预算进行逐项汇报。专家们认真审阅建设方案,与各专业人员就一流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内容和措施、管理和运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明确建设目标、明晰建设思路、抓住建设关键点、聚焦一流、彰显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现场
张强校长表示,应进一步明晰专业定位,凝练特色优势,以专业内涵为切入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学校统筹保障,集中资源建设一流专业。在夯实基础材料的同时还需加大一流专业的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专业向一流靠拢。
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 件 工 程
一.专业建设与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准则,以一流专业建设、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特色,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2010年,2015年分别被评为广州市、广东省特色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三种素质”,“四个层次”,“六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三种素质、四个层次、六种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面向现代生产、服务和管理中的软件需求,培养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丰富的创新和实践成果,推动了专业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确保专业培养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凸显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和同行高校好评。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适时研究和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建立了“软件架构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技术和金融信息服务”三个特色课程群。
建立了省级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并于2018年通过验收;建立了程序设计类课程群教学团队;已出版专业教材9本;并与企业合作完成了系列实践课程的教学讲义;已建设校级“一师一优课”6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1门,如图2所示。
图2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构建“基础”+“实践+训练+创新”的“1+3”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全程案例教学法”,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项目经验;采用“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听、说、讲、练、评”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项目实训课程采用校内、企业双导师制。
4.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在专业必修课程中逐步展开月考、教考分离制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行与企业相结合,企业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及答辩,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直接录用。
效果:学生成绩有显著提高,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23项,质量也有明显上升,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率由原来7.34%上升到9.37%。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二.师资建设
1.师资队伍数量、年龄、结构
本专业现有教师7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2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1人,学校教学名师2人,学校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二等奖教师8人次。近三年校内晋升高级职称8人,引进教授3名,副教授13名,培养4名博士教师。
2.教学组织建设
本专业组建了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教学团队以及教学督导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各教学团队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路与目标,组织协调教学任务,规划课程内容,研讨教学方法及手段,围绕专业特色编写相关的系列课程教材等。
3.教研科研水平
近三年,专业教师公开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E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共23篇;教科研立项共32项,其中省级教科研项目6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项。
三.实验室建设与科产教融合
1.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现有教师7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2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1人,学校教学名师2人,学校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二等奖教师8人次。近三年校内晋升高级职称8人,引进教授3名,副教授13名,培养4名博士教师。
2.开展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
本专业组建了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教学团队以及教学督导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各教学团队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路与目标,组织协调教学任务,规划课程内容,研讨教学方法及手段,围绕专业特色编写相关的系列课程教材等。
3.科研反哺教学
近三年,专业教师公开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E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共23篇;教科研立项共32项,其中省级教科研项目6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项。
4.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情况
本专业每年通过线上线下暑期项目实训,与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活动平台,学生可依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实训,为成功创业积累知识和力量,获奖的优秀实训项目,可以转换成毕业论文题目。每学期的项目实训工程项目中,创新创业类项目近10余项,学生参与人次达600人,由此孵化出了67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5项,校级38项。学生参与项目实训现场如图所示。
移动互联网实验室
软件性能测试实验室
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师生共同研发
智慧食堂项目
PaaS云微服务管理
教学平台
学生参与项目实训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18届为91.26%,2019届为95.45%,2020届为95.83%,2021届为92.41%。就业去向及性质主要为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三资、国有企业为主,2021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90.24%,平均薪酬6897.07元。
近三年来,毕业生对培养体系的满意度抽样调查显示,满意度从88.3%提升到92.6%。用人单位从总体素质、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14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按学院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从2018年的91.2%提升到2021年的96.5%。
近几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创办了“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和“口袋兼职”的张议云等学生创业明星,近五年来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达到40多人,2021届毕业生注册公司7家。
物 联 网 工 程
一.专业定位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物联网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培养掌握物联网体系架构知识和应用开发技术,具备网关开发、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等能力,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历史沿革
2010年招收物联网技术方向本科生,2012年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并招生,是广东省最早获准开办此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201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对照专业国家标准进行评估;2020年省级特色专业项目验收通过;2021年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师资
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专业基础课教师18人、专业课教师1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为90.0%,高级职称比例为43.3%,“双师”型师资占比为36.7%,学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拥有省优秀教师3人。近三年专业老师承担横向课题5项、纵向课题6项;发表SCI、EI等论文12篇,获批专利15项。
中国工程院孙玉院士莅临我校
作物联网发展趋势学术报告
四.特色优势
依托计算机、电子信息等IT类优势专业群的支撑,主动适应物联网从连接、感知向智能化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专业应用能力分模块培养的方案,构建了物联网关开发、信息智能服务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成立了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教学团队,现有5个专业实验室。
物联网网关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
无线传感实验室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实训班结业
单片机课程优秀作品展
举办校内专业竞赛
优秀学子黎国溥参加华为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优秀学子赖俊委作品“同舟无人船”获得“互联网+”省赛银奖
系师生参与建设的校园智慧饭堂智能保温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优秀毕业生
黄胜锋
2022届物联网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
主持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立项和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立项。积极参加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10余项,获批实用型专利8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曾获“广软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2021年作为合伙人与陈和平教授创办广州纵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黄胜锋
许雁连
2022届物联网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
主持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立项和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立项。在校期间多次参加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项,市级奖项4项。2021年“广软奖学金”获得者。2021年作为合伙人与陈和平教授创办广州纵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许雁连
黎国溥
2020届物联网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
主持的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立项和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立项;多次参加专业竞赛,获奖10余项,其中全国级3项;2019年8月受邀请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并获得三等奖。现就职于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承担物联网开发工作。
黎国溥
赖俊委
2019届物联网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
获得2017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和“华软奖学金”荣誉,其主持的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立项和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立项;多次参加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5项、市区级2项,获批实用型专利2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学习强国”(广东频道)及南方卫视对其成才创业的事迹曾作过专题报道。
赖俊委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物 流 管 理
一、办学成果
自物流管理专业创立至今,本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专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取得一系列成果,如:
1.2021年通过省特色专业项目验收;
2.2021年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3.与京东协同共建“京苗班”;
4.2021年成功新建智慧物流实验室;
5.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6.本专业教师出版“十三五”教材;
7.学生的专业竞赛及“双创”活动和教师的教科研等项目成绩斐然;
二.特色优势
本专业的特色优势为:
1. 依托广软IT专业优势,探索“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携手网络系、软件系协同育人,强化培养学生的智慧物流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对现代物流服务和管理的要求。
2.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与电商物流龙头企业京东物流协同,开设“京苗班”,共建校企实训课程,开展轮岗实践与课题研修,联合培养面向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人才,为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提供有效平台。
3. 坚持产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供应链物流运作管理能力,智慧物流系统分析能力和物流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为路径,重点建设“电商物流+智慧物流”特色课程群支撑体系,形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行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专业相关图片
京苗班图片
学生周报
项目交流
欢送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省特色专业
实验室图片
新商科智慧物流实验室
实习基地一览图
教师出版的教材和获奖图片(部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十三五”时期
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创新奖“一等奖
2012——2020年全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
优秀工作者称号
教师科研项目(部分)
学生获奖图片(部分)
广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
Krasnoselskii不动点与随机动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
学生获奖图片(部分)
- 学校新闻中心 -
版权 COPYRIGHT
图文由@广州软件学院 新闻中心 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news@mail.seig.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THE END -
供稿 | 教务处
排版 | 林琪 江楠
编辑 | 房小铃
复审 | 林延军
审定 | 胡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