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2017-05-09 掌阅读书

◆ 抱紧小阅,从置顶公众号开始 


 

小的时候,街上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有炼铁匠、烧瓦匠、石匠、补锅匠……他们精通手艺,在自己的行业内勤勤恳恳。但随着社会不断不发展,这些人在不断消失。在日本,这样的匠人往往被称作“手业”,意思就是把手艺当作事业来做。


手艺本是人类生存的技能,由于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共性代替了个性,致使许多手艺丢失,十分可惜。能坚持一份手艺,坚持自己的信念,非生存所迫,而是理念支撑。在我们的手工艺逐渐消失的今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我们民族的根本,以下这7本书会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01●


《树之生命木之心》

作者 西冈常一 小川三夫 盐野米松【日】



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唯一继承人小川三夫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鵤工舍”的历程,二十个年轻学徒让手艺长进体内的成长故事,天地人三卷不仅呈现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古建智慧与匠人之魂,而且纪录片式地讲述了一门古老技艺在现代的传承。


一句话书摘 | 对于一个木匠来说,我们首先是靠身体去记住手艺的,其他一切智慧都是多余的;靠自己琢磨,然后再用身体去记下的手艺,是有伸展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的。



读者留言板:

这本书打破了以前的建筑关,以前只听过天人合一,现在了解木人合一,工具又是匠人身体的一部分。好多技能是不能传授的,是要靠自己体悟的。

——tang


●02●


《有味》

作者 汪涵



本书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他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各处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探究了折扇、古琴、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秤杆、弓箭、墨条等物件的制作过程,这些手艺大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的边缘。汪涵用安静悠远的文字回忆着往事,玩味着这些美好的老物件和老手艺,他说,我相信,它们一样有时间感,有自己的生命。


一句话书摘 | 手工的东西吸引我的是它身上的时间。真正的奢侈在于等待,一把椅子、一个木桶,需要你慢慢地把精神注入其中,背后则是你对这个行业几十年的爱。



读者留言板:

书中每一间家什都是我曾经最好的回忆,读之快意盎然,勾起我找回失落文明的执念,安置一隅何不美哉!

——棋子宝贝


●03●


《留住手艺》

作者 盐野米松【日】



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一句话书摘 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他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


读者留言板:

喜欢手艺人的生活态度,不争实现小我,一辈子一件事足矣。

——慢


●04●


《工艺之道》

作者 柳宗悦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为工艺之美、何为正宗的工艺、工艺如何被人们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日本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传统与手工技艺,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他提出“民艺”的概念,努力改变人们崇尚美术而轻视工艺的倾向,认为工艺蕴藏在民众之间,民众的无心之美、自然的加护是美之源泉,而非个人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工艺之美必须与用相结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



一句话书摘 | 


读者留言板:


●05●


《工艺文化》

作者 柳宗悦



《工艺文化》一书为柳宗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上篇“造型艺术”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各种工艺”讲述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下篇“美与工艺”探讨在实现最美的境界方面,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一句话书摘 | 


读者留言板:

——Seacki


●06●


《民艺四十年》

作者 柳宗悦



本书是柳宗悦先生四十年民艺之路的沧海拾珍。主要收录了17篇文章,内容涉及朝鲜光化门、日本大津绘、工艺社团和日本民艺馆的建立、“喜左卫门井户”茶碗、著名茶人千利休等,是对那个时代的民艺发展别开生面的记录。



一句话书摘 | 工艺之美就是实用之美,所有的美都产生于服务之心。所用之体必须结实,作为日用器具,要经得起恶劣条件下的考验;看到其形态,就能看到结实的、无害的健康之美。


读者留言板:

柳宗悦先生极富民艺美学理想,此书是他对于民艺参与现代生活以及民艺自身生活化的哲思与洞见。

——李老头


●07●


《日本手工艺》

作者 柳宗悦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这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素朴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缘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承。


一句话书摘 离开自然,或者背叛自然,无论怎样也很难成其为美;制作一件器物,就好像是记录自然的恩惠一样。


读者留言板:

一直更喜欢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器物,吃饭的碗,喝水的杯子,通勤用的包,每天早上梳头的梳子…美感不能一次性学习,只能日积月累的培养。因此,越是经常使用的东西,越要用美的,让美感融入到每寸光阴,每刻感知。

——蓬蓬



 也 许 你 还 喜 欢 


◆  它的心事你不懂,6本和猫有关的好书

  这6本书带你一睹民国时期上海的风采

◆  与当作家相比,当医生真是太没创意了?

◆  汪星人的心事你别猜!5本关于狗狗的好书!

◆  这些好莱坞明星作家的作品,你肯定都听说过

◆  山姆大叔的秘密:5本好书从另类角度认识美国◆  当我们的文化不完全时,我们的灵魂会一直流浪

小阅一直都在原地等你回来

随时来看我,留言给我

喜欢的话,动动小手给小阅点个赞吧


阅读原文,一起参与“手艺不死,传统不止”的专题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