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虐童事件:残酷世界,我们如何保护孩子?

2017-11-24 雾满拦江 掌阅读书


作者 | 雾满拦江

来源 | 雾满拦江(ID:lwwuwuwu)


01

 

上海携程亲子乐园,给孩子灌食芥末余波未了,“三种色”幼儿园再曝虐童,警方已介入调查。

 

相关标题触目惊心:


“三种色幼儿园给孩子注射褐色液体!”


“北京一幼儿园被曝针扎孩子,喂不明药片,裸身罚站,警方介入调查”。



园方回应称:正在积极协助警方调查,网传照片不可靠,望澄清。目前还在等调查结论。

 

太可怕了。

 

但凡事件有丝毫确证,都会让所有的成年人蒙羞,无颜面对孩子那纯真无辜的脸庞。

 

为父母者,最能够理解家长的焦虑。

 

这世界对孩子来说太残酷,父母那脆弱的爱,与孩子的幸福成长需求,相差悬殊。一旦伤害来临,父母的庇护与疾呼,竟是那么微弱而无助。

 

只希望幸运。

 

只希望,更多的人怀有关爱之心,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02

 

孩子太脆弱,成长太艰难。


伤害的毁灭效果,往往又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

 

父母会绞尽心智,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假期。但只要孩子被小朋友打上一巴掌,此后孩子的记忆,就是另一种阴暗色彩,不再是父母的预期。

 

一吨的安慰和快乐,也无法冲淡一毫克的痛苦。

 

女心理学家毕淑敏,曾做过一个实验:她把最苦的黄连辗碎,只用一小毫末,再往里兑浓咧甘甜的葡萄糖汁。她想知道,要用多少甜蜜,才能冲淡黄连的苦涩。然而实验最终失败放弃——黄连就是黄连,苦就是苦。只要有一点点黄连之苦,再多的甜蜜也无法弥补。

 

——这就是许多人,一生走不出痛苦阴影的原因。

 

——不是走不出,而是伤害会引发生命的高度紧张与焦虑,由此而带来的痛苦感受过于强烈,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有危险。

 

再多的事后慰抚,也无法让受伤的心恢复如初。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万分焦虑,希望孩子能够幸运,避开危险,幸福成长。

 

——但有时,伤害如影随形,终无可逃。



03

 

孩子要走过多么漫长的路,才能长大成人?

 

伤害有三种,对孩子心灵的损毁程度由低到高。

 

最轻级别的伤,是来自于外界的强制暴力。特点是短促而剧烈,严重者会对肉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毁。

 

第二个级别的伤害,则是我们常说的冷暴力,充满了恶意与恐吓,力量缓释而强势。比短促暴力更可怕,是因为这种伤害无法逃离,终对心智造成压制。

 

最可怕的伤害,是前两者的冷热暴力迭加。伤害入心,扭曲你的心灵。让你的心里被迫形成一个持续伤害的内在机制。往往已是时过境迁,当事人仍然活在过去,持续的自我伤害。


04


网上有个贴子,当事人匿名述说伤害的延续效应。

 

读书时,他曾遭受校暴,被一个邪恶大孩子,凌辱殴打。打不过,无处逃,父母无奈,校方束手,最终心智崩溃,退学回家。

 

多年后,才慢慢恢复,渐把这段不堪记忆抹去,终于恢复信心,大展拳脚,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骨干。

 

有一次,公司招聘底层劳务工,他是面试官。当一个落拓不堪,眼神绝望的求职者走进来时,他突然间毛发倒竖,恐惧之极——这个落魄者,正是读书时欺凌过他的人。

 

虽然时移事迁,太阿倒持。但在对方面前,他感受到的仍然是当年内心的恐惧。恐惧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几乎让他没能控制住疾跳起来,尖叫逃走的冲动。

 

这才是暴力的可怕之处。

 

成长所面对的三种伤害:热暴力,冷暴力,冷热迭加的双重暴力——都会过去。

 

但伤害会留下。

 

刀子可以拨出,但创痛犹剧。

 

——但更让我们焦虑的是,并非只是外界的敌意,才会带来这些。哪怕是在安全与友善的环境中,单以孩子成长时艰涩的心灵磨合,也会产生同样的不测:



05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视为珍宝,呵护备至的女儿,在3岁那年,遭到了残酷伤害。

 

那天,3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稚气的脸庞,竟然充满忧伤。

 

妈妈问:宝宝,你怎么了?

 

女儿回答:我不漂亮。

 

是谁对你这么说?妈妈震惊。

 

老师说的。孩子回答。

 

当时妈妈的心,如刀割般巨痛。难道幼儿园的老师,连起码的师德都没有,会如此对3岁孩子品头论足吗?

 

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于是妈妈沉静下来,让孩子慢慢把老师说过的话,如实的叙述出来。

 

原来,当天孩子在幼儿园里,看到老师抱起一个孩子,对那个孩子说:小乖乖啊,你好好漂亮,你爸爸妈妈,也全都漂亮。

 

那个孩子听了,非常开心。

 

然后宝宝等着老师来抱她,也对她说同样的话。

 

可就在这时,外边有人招呼老师,老师就匆匆出去了。没有抱宝宝,也没有鼓励和嘉许。


06

 

于是3岁的聪明小宝宝,就此展开逻辑推理——那个孩子漂亮,所以老师抱她夸她。

 

而老师没有抱自己,没有夸自己。

 

由此可证——自己不漂亮。

 

这逻辑,没毛病。

 

当时妈妈就崩溃了。

 

完全不知该如何开导孩子,只能祈祷孩子快点把这事忘掉。

 

不是孩子矫情,而是幼小的心灵,对来自于外界的评价性信号,极为关注。因为这种评价构成孩子自我认知的起始。

 

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细腻的心,或许会得到全面呵护。但终究,孩子要学习社会认知,必须要经过群体中的冷漠,经过内心的失落,才会知道自己不是这世界的唯一。



07

 

——孩子的心啊,是如此敏感而又细腻。

 

每个孩子,都是在伤害中长大。

 

三种色幼儿园事件,之所以引发高度的社会焦虑,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

 

——有多少健全的身体之内,盘桓着饱受伤害的灵魂?

 

——甚至是残缺的、丑陋的、邪恶灵魂?

 

所以我们怕。


08

 

所有来自于外界的伤害,都会过去。

 

如走过的路,如跌倒的坑,如溅上的泥泞,如跌扑的痕迹,都将成为久远的过去。

 

但伤口始终都在。滴滴泌血,夜夜隐疼。

 

牵动我们的心,揪扯心肝肠肺。只有自己才知道,强颜欢笑之下,又有多少无人知晓的泪水。

 

有个极经典的心理学案例:一个成年大叔,每天痛苦纠结,以泪洗面。因为他老是想起来:小时候有天深夜,他想吃饼干,父亲没有给他去买。

 

虽然他已长大成人,牛高马大。但心里仍无法释怀,不断地指责父亲,埋怨父亲让自己幼年受了委屈。

 

父亲无可奈何,就出去到处找,最终买回了他不停提起的幼年饼干。

 

看到饼干,他顿时发飙了,冲父亲大吼:这不是当年那块饼干,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你现在徒劳弥补,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看,你自己也知道毫无意义,那为何还闹个不停?

 

这就是伤害。

 

让你彻底扭曲,不再是自己。



09

 

心理学家说,外部的一切,其实都不会伤害我们。

 

再可怕的暴力,再持久的蔑视与虐待,都不会伤害我们。

 

被伤害的,是心!


是那颗脆弱敏感、总是午夜梦回,持续释放出纠结与苦伤的心。

 

我们在很小时候就形成自我,而后要耗费一生的时间,舒展被扭曲的灵魂,弥平心灵的创伤,修复自我。


10

 

所有人,都是在伤害中成长。

 

有些伤,永远留在心底。

 

午夜梦回之际,犹是痛苦不已。

 

——但这正是我们的幸运,蒙受到如此巨创,我们仍然成长起来。

 

——面对世界,顶天立地。

 

——而且,我们不是为了舔舐伤害而存在,而是为了追求生命的快乐。

 

旧日的伤痕,恰是生命不息的象征。一如倔强的种子,势必崛起于大地。伤痕累累,证明了我们终未放弃,证明了最后的赢家是我们,而非暴力或敌意。

 

所有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强大到让我们拥有获得快乐的力量。

 

命运无常,唯有自强。这世上有许多伟大的人,他们无一逃得过成长中的伤害,甚至比任何人更受伤。但他们知道,伤害并非全部,亦非主旨。一如登高者疲,远行者乏,人生不仅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需要付出的快乐。伤害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让我们战胜它。

 

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而是不被黑暗永远遮蔽。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伤害,只是不被伤害永远纠结罢了。真正的幸运,并非是一帆风顺,而是以平和温静的智慧,战胜命运横飞逆来的打击,让泪水与欢乐,更深程度的凝结成记忆。让付出与收获,更深刻的丰富自我。伤过无痕,欢乐永存,这才是生命的价值,也是应该告诉孩子的、更可取的人生态度。



-END-




文 | 雾满拦江

图 | 优美图

BGM | 陈羿淳 -《虫儿鸣》


雾满拦江,著名畅销书作家,自媒体人,心学讲武堂已获千万级天使投资,著有《人生很短,你要做个聪明人》《我不过低配的人生》。内容首发于作者公众号雾满拦江(ID: lwwuwuwu),追求高品质的人格,获得高价值的人生。掌阅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