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院线最佳电影已经诞生!

2017-02-15 条姐 电影头条

情人节当天,条姐散发着单身狗的清香,顶着满城的粉红色雾霾,义无反顾地坐进了某个影院的早场——然后稀里哗啦地哭了两个小时。


不,我没有被虐狗——好吧,是有一点儿。主要是高司令和石头姐CP感太强。


但就只有一点儿。因为这部美好得让我恨不得把导演绑回家亲上两个小时的电影,已经是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是一个开挂的选手,今年才32岁。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在两年前的奥斯卡上拿到过5个提名。



《爱乐之城》比《爆裂鼓手》更上一层楼。今年奥斯卡,《爱乐之城》拿下14个提名,追平《泰坦尼克号》。前段时间的金球奖,它更是7提7中。


夸张吗?条姐不觉得啊。可能的话,还希望它能拿遍全世界的电影奖,冲出地球,走向宇宙,让所有的宇宙生物都到电影院观看啊。




对了,导演还是哈佛的毕业生。


看看吧,人生赢家长这样。



接下来就让我尽量不撒狗粮不剧透地告诉你,为什么它是一部怎么拿奖都不过分,每个人都应该去电影院而不是用手机看的一部电影。



我们还是先从名字说起。《爱乐之城》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译名,但不如英文名的万分之一好。


 "La La Land" 在韦氏词典中释义为: "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即一种极乐的、在梦境中一般的、脱离残酷现实的精神状态。


《爱乐之城》全片,就沉浸在这样一种好梦成真一般的气氛中。



而在所谓的“残酷现实”里,最接近 "La La Land"释义的事物,大概就是爱情、音乐和电影了吧。


所以在片中,男主塞巴斯蒂安是爵士乐钢琴家,女主米娅是怀才不遇的演员。故事的发生地是梦工厂好莱坞所在地,天使之城洛杉矶。


洛杉矶,Los Angeles,简称LA,正是真实存在的 "LA LA Land" 。



题材,设定,氛围,环环相扣。All match,全五星。


再说类型。《爱乐之城》是歌舞片。



我一直觉得,电影首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其次是一种认知实验,然后才是其他。


而在这两个方面,《爱乐之城》都厉害惨了。


它是歌舞片,是致敬了黄金时代的歌舞片,但又是绝对现代的歌舞片。



黄金时代的陈旧味道,散发在色彩和构图上,在片中无处不在的老电影海报上,在英格丽·褒曼曾驻足的窗台上,在塞巴斯蒂安的爵士精神上,也在黑胶唱片上,在男女主角复古的衣品上。



但它也有现代因素——作为推进情节的关键设定,而不是政治正确的装饰品。


在用声画讲故事的维度上,怎讲,本片的画面和音乐一样,是“流转”的。


光影明暗自然地调动你的视角,每一刻,你都能刚好看到导演想让你关注的焦点。




情绪的浸入和共鸣都发生得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非常高级的共情机制。


尤其是作为结尾的一段极其流畅的蒙太奇,堪称影中影梦中梦,令人意犹未尽。



所有的一切,都让《爱乐之城》很“好看”。是完全不费力,完全不需要背景知识的那种好看。


所以,从前期宣传开始就被扒得甚嚣尘上的各种致敬梗:


《雨中曲》啊,《瑟堡的雨伞》啊,《无因的反叛》啊,《卡萨布兰卡》啊,《百老汇旋律1940'》啊,什么什么的——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迷影情节,但请允许我说一句,它们并不是《爱乐之城》的重点。


迷影固然可以增加你的趣味,但如果它变成了观影的负担,那么就像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去他妈的吧。”


再次,故事。


好吧我承认,故事可能是《爱乐之城》最没说头的一个点了。




男女主角都是在大城市打拼的落魄青年。


所有城市里的追梦人曾经遭遇过的尴尬:看不到希望的委屈求全、没有退路的放手一搏、被现实伤透后的封闭自我,都在两位主角身上依次重现。


我想,应该每个人都能在主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其实,你大可以认定,定档情人节是宣发方的单方面恶意。


电影的确散发着透明泡泡般梦幻又轻盈的恋爱氛围,但更多的,《爱乐之城》是一封写给城市、写给城市里的追梦者的情书。


给你,给我,给所有年轻人和所有曾经年轻的人。



我常会想浪子为什么迷恋远方。后来觉得自己想明白了,因为远方是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完美故乡。


而la la land,就是追梦者的故乡。


它要你疯,要你不满,要你拥有比别人更大的欲望;也会要求你爱,要求你谅解,要求你徐徐而归。


(我做到了,没有剧透没有撒狗粮!我好棒!快给我点赞!)


ps,本片不提供汁源。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商务合作QQ:1577572690

内容授权及品牌合作请后台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