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孩子高考,我把厂停掉了,还进学校当了保安

2017-06-08 波仔 电影头条

今年全国940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昨天已经考完了语文、数学,想想十年前,波仔也是高考生,十年前啊?波仔你很老了吧,OH NO,我其实是90后的带头大哥——80后。



波仔老家湖北黄冈,就是那个盛产各种《黄冈密卷》、《黄冈兵法》、《黄冈宝典》的地方,各位亲某些记忆已经涌上心头了吧?哈哈……


除了这些教辅,最著名就是黄冈中学,据说现在河北衡水中学、安徽毛坦厂中学,就是它的化身。



2001年,我参加黄冈市中考,我所在的黄冈市浠水县,考生约一万两千人,当年黄冈中学只录取了20人。我们班有一个男生考上了,后来高考和女朋友一起去了武大。


班里的第一名,也是全校的第一名,因为浠水一中给了很高的奖学金,就没去黄冈中学,后来高考考上了北大医学系,最后去了美国读了博士。



在我老家黄冈,既不靠山也不靠水,经济比较落后,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只有两种出路,要么读书考大学,要么就去打工,直到今天也差不多。


我读初中、高中时就住校,爸妈在武汉打工,我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留守儿童”。


记得读初中时,有一年春节,我老妈对我说,“你要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就有个好的工作,过完春节就能背个包,直接去上班了,不像我们过完年,都不知道去干什么”。


2011年波仔大学毕业,5月底,我在北京找到一份财经报社的工作,从北京回武汉,我老爸骑了个自行车,晚上10点多,在出口等我。远远地看见我,一脸笑容,招呼我早点回去睡觉。


十年后,波仔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堆积如山的黄冈试卷,更如果不是因为高考,我可能就去打工了,早早地结婚生娃了,今天我也不可能和亲们在这里“神交”了。



昨天,波仔静静地看完纪录片《高考》,豆瓣8.9分,2015年出的,这也是波仔看过的,讲述高考最好的纪录片,没有之一,适逢2017年的高考,无数记忆涌上心头。



这部纪录片分为6集,波仔着重讲下前两集《毛坦厂的日与夜》。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每年有上万学生就读,三分之二是复读生,这里成为学生和家长最后的希望。


2015年《纽约时报》曾这样介绍毛坦厂中学:


它被隔绝在安徽的山脚下,距离最近的城市有两小时路程,以屏蔽了现代生活的干扰为傲。学生不准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大约一半的学生住宿舍,房间里特地没有装电源插座;不准谈恋爱。另外一半学生住在镇上,大多与母亲一起栖身在狭小的隔间里。”



“当地政府已经取缔了一切娱乐场所。这可能是中国唯一没有电子游戏厅、台球厅和网吧的小镇。没什么可以做的,只能学习。”


纪录片里毛坦厂中学保安队长吴俊,在查分得知他儿子复读一年考了526分,远超过一本线489分,面对镜头情不能自已,几次流泪,他哽咽地说道:



“有点感动,我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真的很多,我把厂停掉了,为了孩子我进校(当保安),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努力没有白费,有回报。”


“从小学到初中,他念书,我始终伴随在身边,就为了一个梦想,就为了一个梦想,圆了一个梦,这是一种感动。”


这是这个家庭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是幸福的眼泪,而片中一位房东说的话,“我孩子考得不好,她哭完我都想哭”。



班主任程晓东,斯斯文文的年轻小伙,很像波仔的高中老师,他在结尾时说:



“要求你这一代比你父母那一代过得好一些,怎么过得好呢,靠高考。”


“我跟学生讲的,晚上不一定是我睡得比你早,早晨起来的话,你也不一定比我早,我一天睡的时间,有可能是跟你睡得差不多,你的话只要辛苦这一年,但我在这的话,我就要干一辈子。”



“在毛坦厂,星期日的操场全部是车,太多奔驰宝马,还有法拉利、宾利、玛莎拉蒂、林肯,也有三轮车、摩托车……”一位就读过毛坦厂的网友这样说道。


在这里,高考是学生,也是家长最后的希望,无论贫富,谁都不例外,唯有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就像片中的女生何飞说,”在这里的生活,有我太多的第一次,我不会放(弃)我自己的,怎么会不考呢?不考会死得更惨,考了还有希望呢!“



老师们更是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片子中班主任程晓东说的,“我就奉行一句话,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我尽量尽我所能,让他们尽量多考几分”。


“比较差的学生,我要更关注一些,因为他的学习态度更差一些,我就怕学生若干年后想起你,这个老师如果当年重视我一点,我会考得比这好。只要他没讲这话,我就感觉我成功了。”



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关键,想想40年前恢复高考,可以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我们很多人的父辈,就是抓住了77年、78年高考的机会,进城读了大学,改变了身份。后来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批大学生被委以重任,迅速走上了领导岗位,这种历史机遇,可以说是几千年来的大时代。


其实无需再去辩论高考制度,至少在目前这是比较公平的制度,尤其对于农村的学生,以贵州省为例,2015年,普通高考应届考生263897人,其中,城市应届考生52356人,农村应届考生211541人,占比约80%;往届考生44592人,其中:城市往届考生7076人,农村往届考生37516人,占比约84%。


如果真的全国统一考试划线招生,中西部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就根本上不了大学,就更不要谈阶层逆袭,那概率就更低了。


图/6月4日,毛坦厂中学补习中心的教室课桌上,离开的学生在课桌上或写或刻上这些字句


另外,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每年就招那么多的人,一分压倒一批人,农村的学生只能更苦,更累,更拼命,挤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做题、考试……


人人生而平等,那时法国人的口号,是愿望,不是事实。有人出生就是王思聪,有人出生就是王宝强,人从娘胎里一钻出来就不平等,但通过努力,也可以改变命运,看看王宝强就知道了。



片子第五集《留学潮下》里,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有机会出国留学,高考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其中自费留学49.82万人,70%攻读本科及以上学历。


第六集《校长的选择》,讲北大附中校长的教育改革。高一高二各种通识、选修、活动,学生自治,真正的自主学习,真正的素质教育,高三备战高考,99%的惊人的一本达线率。



这些年来,高考改革始终围绕着公平和科学展开。如果说高考科目,从固定考几门调整为实行3+“6选3”或3+“7选3”,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特长;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以区域和阶层均衡为目标的高招计划改革,为相对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构筑起新的希望。(人民日报)


这些也代表了中国未来高考和教育改革新的方向,就像北大附中王铮校长说的那样,"一种多样的,多元的,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地方"。



高考,它是一场考试,当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是教育的一部分。


神级纪录片《人生七年》里,最后做了的律师安德鲁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无法确定留给下一代什么财产,但起码保证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知识是抢不走的”。


现代社会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壁垒,在不断加高,只有良好的教育,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应对全球化的竞争。


图/2014年,6月3日,毛坦厂中学,71岁的潘奶奶送饭到学校给孙子吃,老人一直端着盛菜的碗,等着孙子夹菜。


更有媒体评价说,”古人说,朝中不可无人,如今,是常春藤里不可无人。这些年里,从核弹、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市场,哪一项不是顶尖高知分子和顶层阶级,全面收割落后分子/国家?智商税是这个地球上最重的赋税。“


高考过后,人生也才刚刚开始,无论怎么样,都要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地掌控人生。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商务合作QQ:1577572690

内容授权及品牌合作请后台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