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原来已是40年前!增城人的记忆全在这!看完泪奔……

增城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12月18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40年,14600天,350400小时……

祖国每分每秒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增城的旧貌新颜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


万达广场夜色 姚泽林/摄


  第一条水泥公路、第一家百货商店、第一家增江电影院……无数个“第一”见证着增城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从1993年增城撤县设市,到2015年撤市设区,增城走过了从县、到县级市、到区的历程,其经济形态也从单一的农业业态,到发展工业、商业,再到对生态的重视转而发展旅游业。



增城撤县设市、撤市设区


增城建县于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隶属南海郡

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

因南海郡原辖6县

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



约100年前的增城地图


1993年12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



2014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

广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县级市增城将撤市设区

2015年5月29日

增城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

辖4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多元化发展


“个体户”这个几乎与改革开放

同时出现的词汇

涌动心头的依然是一个时代

所释放出的创富激情

一批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

增城谱写了新的发展篇章


▲挂绿路(资料图)


  1969年,凤凰山下的地标建筑被称为“红太阳”,曾经是增城人的文化阵地。1979年2月,增城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把“红太阳”这个文化场所出租给港商投资,成了“东林制衣厂”


东林制衣厂资料图


  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厂是增城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工厂,也是增城最早做牛仔裤的工厂。当时这个工厂解决了六七百人的就业。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制衣厂规模的扩大,其搬出了“红太阳”。


红太阳 摄于1991年 作者:王水强


红太阳 摄于1994年 作者:王水强


说到牛仔,就不得不提

改革开放后

新塘镇的牛仔裤产业多元化

甚至闻名全球


工人们在新塘进行牛仔服装生产


伴随着小小的来料加工厂

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

越来越多新塘人发现了致富的“钥匙”

办起了制衣厂,大量生产牛仔服装

到90年代初

全镇的牛仔服装厂就有近2000家

民营制衣迅速崛起


新塘镇牛仔服装市场


新塘牛仔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让国人瞩目的同时,也吸引了全球眼光

新塘牛仔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被评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塘的牛仔产业目前处于转型升级

态势良好


▲2002年中国广州(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现场


增城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经济实力不断上升

其经济形态也从单一的农业业态

到发展工业、商业

再到对生态的重视转而发展旅游业



2017年以来,我区以

“高水平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导向

积极推动白水寨、湖心岛、大埔围等

景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去年全年

我区旅游接待游客逾26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


一份国民经济数据简表显示

  1978年的时候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只有500块多一点,到了2008年就翻了60倍有3万多块,而农民的收入对比就更加明显了,2008年的年收入有7000多块,是30年前的79倍。到了2017年,增城GDP已超1000亿元这一年增城迎来了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富士康。


▲超视堺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11月建设现场。


衣食住行的幸福变迁


解放初期

市场商品供应不足

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有计划地分配商品

各式各样的票证

粮票、油票、布票、肉票……

成了增城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购粮证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去买布,再拿到裁缝那里剪裁成衣服,一个成年人一年往往只能做一套衣服。


▲粮票


  那时的衣服以“蓝、黑、灰、绿”为主色调,男人主要是军便装、中山装、解放帽;女人虽美一点,但也就是花格布,裙子都很少见。谈起“衣”来,有一句话被奉为金科玉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图片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保暖御寒”向“美观舒适”转变“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做衣”向“购衣”转变


  增城居民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中山路百货商场,增城的第一家百货商店。 摄于1987年


  据父辈回忆,改革开放前,荔城的商铺主要集中在中山路、相江路、和平路。中山百货、西门百货、糖烟酒公司、增城戏院……满满都是老一辈的回忆。


增江电影院 摄于1987年


  40年后的今天,增城的购物商场鳞次栉比,如万达广场、东汇城、挂绿广场等,各种服装品牌层出不穷,色彩和款式也琳琅满目,我们在穿的方面逐渐有了时尚、美丽、舒适、个性等更高的追求。


潮府馆<现万达广场所在地>摄于2012年 作者:巫国明


万达广场 摄于2018年 作者:巫国明



  计划经济时代,肉、蛋、油等粮食是需要凭票证供应的。票证由公社统一发放到各单位、各街道,再由各单位、各街道派发给居民。票证的发放又是按照城乡居民定量分配的,根据每家的大人小孩,工人的工种及体力消耗来按月发放粮食。人们的消费主要用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增城县卖猪留肉票 图片来源:7788.com


  时至今日,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农贸市场、超市、大型商场,各种食物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人们渐渐将美食升级成了一种生活态度。




  改革开放前,增城很多地方都是田地、鱼塘、山林、小路,人们居住的大都是土坯瓦房;屋内少有装饰,平常人家里除了床、桌椅、衣物柜外基本没什么别的家具了。


正果老街资料图


  4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以前的土坯瓦房向平房、楼房、公寓、别墅等发展;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里面装修或豪华、或简洁,各具特色,各种家用设备摆放齐全。


西游记宫<现金河湾小区>  摄于2010年 作者:巫国明


金河湾小区  摄于2018年 作者:巫国明


  城市环境不断美化,各类公园、广场陆续开建或开放,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前,人民代步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三轮车因道路建设的落后,人们的日常出行极为不便。父辈的记忆中,增城辖区范围内,石滩、仙村、新塘一带交通比较发达。


石滩火车站资料图


  1987年,增城的第一条水泥公路——增滩公路建成通车,开启了增城城市道路的新纪元。如今,这条公路也由原来的双向2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1993年,增城撤县设市,这一年,荔新、荔三、增派、增滩、增龙等公路动工扩建,路通财通成为当时的新观念。


增滩公路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多样。高速路、地铁、轻轨、飞机等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增城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积极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完善大交通体系,推动了交通枢纽和一批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加快建设。


广州地铁21号线


  地铁方面,地铁13号线首期已通车,地铁21号线今年年底分段开通;高快速路方面,已建成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北三环高速一、二期、广河高速等,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东部快线、广惠高速西延线、从莞高速惠州段、新派高速等正加快推进;高铁方面,广汕铁路广州段正在推进建设;城际轨道方面,穗莞深城际轨道、新白广城际轨道等稳步推进建设……


沙园路 摄于1995年 作者:王水强


沙园路 摄于2016年 作者:王水强



增城在广州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


改革开放以前

经济水平有限,教育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教育事业奋起直追

推进实施一系列变革

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增城中学资料图


不论是贫困山区还是大城市的孩子

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并通过读书进入理想的大学

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0年

增城在广州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

正式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在广州市区或本地读书的增城籍学生

高中学费将由政府支付

这是增城提高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荔城二小 摄于1994年 作者:王水强


荔城二小 摄于2016年 作者:王水强


  增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3年的教育投入持续在广州11区中排名第一。“百万年薪”在全国引进名师名校长,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品牌等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广外附设增城实验学校、增城区应元学校、黄冈中学广州增城学校…增城教育加速布局!


广外增城实验学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从“赤脚医生”鼎级专家乡村诊所“超级医院”......四十年沧桑巨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


改革开放以前,没有医疗保障体系

乡村医生解决了

大部分农村人看病的难题

医疗机构不健全、卫生资源匮乏

专业人才紧缺、基础设施薄弱、

医疗技术落后

阻碍着当地群众对健康的追求


前海人寿医院外观实景图


  改革开放以后,增城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11个镇街均配备基层医院。增城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广州前海人寿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为百姓安居乐业创造更好条件!


时间翻页,记忆永存,

有些记忆会淡去,

有一些则停留在我们心间,

历久弥新……


  今天,当我们乘着地铁,开着汽车,可能已经记不清当年骑单车往来各镇街的情景。



  使用粮票、布票的日子已离我们远去。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仅用手机就能随意选购,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增城40年的变迁

我们都是这光荣历史的创造者

也是见证者和受益者


绿色之城 巫国明/摄


今天,为自己点赞!

为增城点赞!

为中国点赞!



今日精选


  重磅!增城再获“国字号”荣誉,全省仅2个!


  最高23℃!增城要回暖了?但接下来的天气……


  快了!地铁21号线可直接换乘快车,增城人到广州中心城区要多久?


源:广州增城发布、广州市增城区国家档案馆、增城日报、网络

编辑:黄家荣、刘晓雯

编审:曹剑萍

增城日报全媒体出品

合作、报料联系小编微信号 :zcrb-qmt

增城日报

增城区石滩镇

永宁街道办

广州增城交通

广州增城发布

增城区小楼镇

平安增城

增城商务

文明增城

美好增江街

增城河长

增城群文

廉洁增城

朱村微生活

增城环保

增城扫黄打非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