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增城,处心积“绿”!


在这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

美好时节

我们迎来了第44个

植树节



3月12日

增城区在仙村镇碧潭村举行主题为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增城”的

2022年义务植树暨巡林巡河活动

种下了细叶榕、铁冬青、黄金榕等

250多株乡土乔灌木

为增城再添新绿


点击观看视频↓
植树活动结束后区领导还与干部职工一行人到仙村镇碧潭村古树公园和西福河沿岸进行了巡林巡河活动参观了古树公园、碧潭小学旧址、碧潭村史馆等




进入春季以来全区各镇街、各部门陆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全区累计添绿约2000棵

▲毛纬经/摄


区林业园林局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抓当前造林黄金时节狠抓精品工程打造、新植树木管护、森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作

▲刘厚廷/摄


全年计划

种植高质量水源林7300亩

开展森林抚育4万亩

新改建绿道12公里

建设口袋公园约12个

为做强做优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

作出更大贡献


▲凌云/摄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

增城守住了115.5万亩的森林面积

52%的森林覆盖率

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

使绿色发展变成现实







构建组织领导架构

  建立三级林长体系,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全区共设置林长1473名、护林(绿)员315名、林(绿)管员364名。





探索创新运作机制

  实践推出“林河众采”志愿小程序和林长制APP,将原来孤立的16个子系统打造成1个平台,实现巡林巡河联动结合。






全面铺开“产业林长”机制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共确立了60名产业林长,涉及林地总面积约11.63万亩,以推动辖区产业经济的发展。2021年,共带动12.6亿元的林业产业收入。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总体规划

  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完善大东坑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等工作,严格林地使用、林木砍伐审核审批制度,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组织开展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提升1500棵古树生长环境,复壮濒危病弱古树450棵。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组织植物检疫执法检查,整改涉及林业有害生物企业103家次。受理并办结林业行政案件75宗,打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187宗。处理各类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诉求件214宗,共救助野生动物181只(条)。






留住青山名木

守护绿色乡愁


碧潭村生态资源丰富

走在碧潭村后龙山公园

人们不难发现

一些树木都钉有一块不同编号的铭牌

如同人们的“身份证”一样



后龙山历时几百年

形成几十株古树集中分布、

各类小树交错其间的古树森林系统

鸟语花香、古树苍翠

后龙山古树公园占地约45亩

拥有黄桐、华润楠、沉香、黄樟等

共30多种宝贵的

古树后续资源



为留住青山名木,守护绿色乡愁

近年来

仙村镇对后龙山19株古树后续资源

进行全面摸查

形成“一树一档”台账

并定期开展

有害生物防治、安全隐患治理等



这是增城健全完善古树名木建档保护及信息管理工作的缩影之一




认真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增城对全区2017株古树名木以及155株古树后续资源进行普查建档,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将古树信息纳入区林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古树名木保护模式。


  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日常巡查、养护、复壮、修复等工作,让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守护绿色乡愁。


  全区林长、护林(绿)员及林(绿)管员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终端监测古树名木动态并上报,广大群众通过“林河众采”小程序适时督查督办,绿化主管部门可立即通过系统实施问题整改,筑起古树名木资源信息化管理架构。






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重现水清岸绿美景


近年来

增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形成了“河长领治、上下同治、

部门联治、水陆共治”的

良好工作格局







深入推进涉水污染源查控工作

  通过开展全类型全覆盖的涉水污染源整治、“3+1”涉水污染源整治等工作,累计完成涉水污染源整治4.48万宗;强化涉水违法建设整治,拆除河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414宗,总面积约33.33万平方米。






加快补齐治水公共设施短板

  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总处理规模53.55万吨/日;建成污水管网约5103公里,全面完成全区25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区806个农污设施常态化运行。






加大水生态修复、保障水安全

  高标准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累计建成碧道114.5公里、海绵达标建成区面积40.45平方公里。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增城区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排名全市第一,成功创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和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国考大墩断面、增江口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标准。


增城将切实加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

如今正朝着做优做强

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

方向发展



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妍 凌云 海报设计、封面图设计/傅威 海报文案/刘晓雯

编辑:刘晓雯

编审:黄家荣

审核:陈翠珠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合作、报料联系小编微信号 :zcrb-qm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