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败者为王:李宗伟在马来西亚=姚明+刘翔+李娜在中国的总和

南阳宇 后厂村体工队 2023-04-12

羽毛球决赛打到决赛局,在对手握有7个赛点的极端不利局面下逆风翻盘,在家乡父老面前夺冠……尽管这样的剧情略显俗套,但无疑非常适合用在一部励志体育电影之中,可能唯一有些违和的,就是这部以胜利作为结尾的片子偏偏要叫《败者为王》这个名字(也没有办法)。


2018年9月,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上映,该片是基于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的自传改编而成,真实纪录了这位马来西亚运动界一哥在少年和青年两个人生阶段的成长经历。上面提到的情节,则是李宗伟在2006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逆转林丹的经历,不过在电影中,这位终生“宿敌”被处理成了“凌丹”,并且毫无牌面,一句台词都没给安排。


其实如果以恩比德的标准来评价林李这两位最顶级的羽毛球运动员,那么两人根本谈不上宿敌,因为后者在中国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绰号——千年老二,因为不管是在世锦赛还是奥运会,李宗伟都没有拿到过金牌,而很多次正是林丹亲手打碎了他的冠军梦,以至于李的同胞、华人说唱歌手黄明志恼羞成怒地写歌辱骂林丹。但在马来西亚,李宗伟却有着超高的人气和影响力:电影的首映式安排在了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体育场,当晚有超过2万观众出席并观看了电影,创造了马来西亚最大规模电影首映礼的纪录。


不仅江湖上流传着李宗伟的传说,身居马来西亚庙堂的政府高层们也对他极为看重:2008年奥运会获得银牌后,25岁的他被册封拿督勋衔,成为马来西亚最年轻的拿督;2016年第三次斩获银牌后,他又受封拿督威拉。

拿督,是马来西亚对当地有崇高名望人士的尊称,虽然这只是一个象征式的身份,但是级别上相当于我国的省长,也就是说李宗伟在25岁的年龄就获得了类似荣誉省长的地位。而拿督威拉又是比拿督更高一级的勋衔,仅次于拿督斯里——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任时勋衔就是拿督斯里。由于没有实权,套用我国政治话术,可以说“李宗伟在马来西亚享受了副国级待遇”。

有网友指出,李在大马的影响力相当于姚明+刘翔+李娜在中国影响力的总和。对于中国球迷而言,这个连亚运会冠军都没拿过的“千年老二”,凭啥能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这就要从马来西亚复杂的政治&民族生态历史说起。


大马华人可能是世界上掌握语言数量最多的群体,国语、英语、马来语、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等,这些语言都有特定的运用场景,比如在学校基本是用马来语和英语,和家人、同乡交流时用方言,和本地其他华人对话用国语。

这还只是马来西亚多元的一角,除了上世纪初至40年代至抗战前移居的华人外,本地马来人、印度人外加殖民地时期留下的英、葡、荷等欧洲后裔,共同组成了这个国家。而在宗教方面,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同时,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的信徒们同样享有宗教自由。


跟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如今的马来西亚过去只是“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的一部分,也是大英帝国“分而治之”政策下的牺牲品:马来人在乡村种田,华人采锡矿、做生意;印度人则去割橡胶或修建铁路。在殖民统治者看来,三大族群跟不可能形成共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遑论组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早在被殖民阶段,该地区占比最多的马来人和华人几乎没有交集和融合机会:被养成“马来人至上”特权意识的马来人却没有经济地位,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他们贫困率极高,但是却垄断了警察和地方军队;而凭借着勤劳、智慧、重视教育和族内团结等优点,华人很快成为了当地最有经济实力的群族,并且想要谋取政治力量。

横扫亚洲的殖民地民族主义浪潮来到了马来亚,在二战中遭到挫败的英政府也主张尽快撤出东方。在经历过一系列内外斗争后,1963年9月16日,英国以前在东南亚的四个殖民地组成了名为马来西亚的联邦制国家,而由于马来人惧怕新加坡为数众多的华人会削弱他们在国家的人数比例,新加坡独立,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知道的马来西亚。



但独立并没有改变三大族群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华人和马来人的矛盾。尽管保留了族内自由学习华语的权利,华语学校也有法律明文保障,但马来语仍是当地的官方语言,并且马来人享有诸多特权,如马来人的保留地制度、公职人员的保留名额制度等等,公民权获取、教育和就业都处处彰显着歧视与不平等,这些矛盾最终引发了马来西亚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族群冲突事件——5.13事件。


1969年,长期执政的巫统(马来人政党)、马华公会(华人妥协派,又被当地华人称为“卖华公会”)和印度国大党共同组成的联盟党在选举中失去了国会三分之二绝对多数席位,而以华人党派民主行动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则取得重大胜利,结果引发马来人对失去政治特权的恐惧。就在吉隆坡华人在5月13日组织庆祝游行时,他们与马来人发生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旋即蔓延全国,6000所华人住宅和企业被焚毁,超过184名华人丧生。

这次冲突并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引发了马来人更大的忧虑,当地政府并没有花太多精力思考如何弥补族群间的裂痕,而是推出了进一步提升马来人地位的“新国家运动”:政治上继续推广“马来人至上”,削弱华人反对党的政治力量;经济上利用国家政权重组社会资源,关键领域的国营公司也直接由政府控制;文化上则限制华人文化,如大学考试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按族群比例而不是成绩招生,同时大力推广马来化。


1981年,政治强人马哈蒂尔带领马来西亚走向复兴之路,但整个国家的族群矛盾却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消褪,这位总理持明显的偏向马来人的立场,常常警告马来人不要把经济主导权拱手让给华人,并要求其他族群臣服于国家的马来人特征和政策。

马来人在这个国家生来高其他族群一等,“马来人至上”的意识早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甚至国家的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族群关系是不平等的。因此不管继任者提出“学生交融计划”还是“一个马来西亚计划”,收到的效果都不好,那些被边缘化的族群始终没有得到平等对待。

尽管由于5.13事件的教训,大马在近50年来都没有大规模的族群冲突事件,但诚如马华工会前总会长翁诗杰所言:“大马建国五十年来,各族仍未真正交融,各族仍停留在容忍的阶段,容忍是被动的、有限度的,不晓得何时会崩溃决堤。”前总理纳布吉也有着类似的理念,他强调“容忍”意味着不太喜欢,是在别无选择时的被动接受。

正是这种错综复杂而又危机四伏的族群矛盾,让李宗伟的影响力突破体育圈,成为整个大马极具影响力的名人。


出生于昆明的美国学者安德森-本尼迪克特将民族称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因为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跟自己的大多数同胞进行交往,却能因为某个互相连接的意象而产生认同。竞赛化的体育运动则是连接大众、建构民族认同最有效的“意象”之一,因为大多数人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政治的关心,而竞技体育则很容易让人产生荣辱与共的民族情感,尤其是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这种极具仪式感的颁奖方式,非常能凝聚民心。

羽毛球是马来西亚国球,也是为他们赢得最多冠军的运动项目,在这个并不以体育见长的国家,羽毛球几乎是他们最后的尊严,曾在汤姆斯杯取得男团三连冠的马来西亚,最近一次捧杯已经要追溯到1992年,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李宗伟一人在苦苦支撑,他的身上也一直寄托着整个国家奥运夺金的梦想。

李宗伟的实力也确实担得起这份期望,连续825天占据男单世界第一的宝座,超级系列赛、各种公开赛冠军拿到手软,首位积分突破10万的男单选手……虽然从来没有拿到过奥运冠军和世锦赛冠军,甚至始终无缘亚运冠军,但只要他参加比赛了,就永远是马来西亚最有希望夺冠的运动员。


在《败者为王》的电影中,多次出现一群马来西亚人聚在一起看羽毛球比赛的场景,这的确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尤其是李宗伟出战重要比赛时,几乎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他的表现。比赛结束后,第二天所有马来报纸的头条都会是他成功或者失败的消息。等到他回国,又是接机、掌声、“你仍是国家英雄”的呼声扑面而来。据说在16年奥运会,总理甚至承诺如果李宗伟夺冠,马来西亚全国放假一天,这是何等的待遇。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被寄予了如此大的期望,李宗伟自然也背负了比普通运动员更沉重的压力和使命:为这个国家夺得奥运首金。

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宗伟就萌生了退役的想法,并在公开采访时表示这事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他的目的是为国争光,因为“马来西亚和我至今都还没有一枚奥运金牌”。而在伦敦收获银牌后,他又在里约再次屈居第二,甚至现在仍然没有放弃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机会,可见其对奥运金牌的执念有多深。



同样是在伦敦奥运会,马来奥运代表团团长直言“李宗伟的健康是一则马来西亚的国家秘密”,以“保护国家机密”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当他在一年后的世锦赛决赛因伤退场后,总理纳吉布、华人公会署理总会长廖中莱都对他的体育精神赞不绝口,要求民众向英雄学习。

遗憾的是,大马的羽协跟我国足协同样自带招黑属性。李宗伟不止一次公开抱怨羽协,训练环境差、领导只看胜利、改革一刀切、迷信洋教练等等都是槽点,这些给李宗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在被质疑为何输球时,曾带过李宗伟的中国教练李矛就曾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发火,指着一众领导的鼻子骂:

“就是因为你们!我在中国队输过球,在韩国队也输过球,没有一个国家像你们这样。宗伟不过输了一场球,你们那么多大人物要来了解情况。输球哪有你们这样的?我现在最希望宗伟在马来西亚输一场球,这一定是好事。”


印尼羽毛球名将陶菲克曾批评李宗伟心理素质差,只能算优秀而不是“伟大”的球员。但也许只有自己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感受到切实的压力。如果你能理解克利夫兰16年夺冠后对勒布朗那句“Cleveland, This is for you”背后的宣泄,那么李宗伟背上的压力大概是勒布朗的100倍,因为骑士队的胜负还只象征着一座城市的复兴进程,而把拿督的羽毛球拍放到显微镜下,或许会看到“民族团结与复兴”几个字。

当然,李宗伟在马来西亚也有很多黑点,比如给前总理纳吉布站台,后者的老婆罗斯马出席了李宗伟的婚礼,甚至直接坐在了他和妻子黄妙珠之间,关系非同一般。而随着纳吉布腐败被实锤,很多人也质疑李宗伟赚的那么多钱是不是也跟腐败有关。再加上他和马华公会走得很近,一些大马华人对他的印象也不算好。


不过只有在谈到李宗伟、为他加油呐喊的时候,整个马来西亚才忘记肤色、种族、宗教的分歧,紧紧团结在一起。“千年老二”始终没有得到过世界冠军,但他的的确确得到了马来西亚人的心。

对于中国羽毛球迷来说,李宗伟只是“千年老二”的代名词,是给林丹搭戏的配角。然而对大马人民来说,他不只是一名运动员,而是一个集政治、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符号,这个国家任何族群都能暂时集中在电视机前屏幕,团成一股绳。只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不是一个李宗伟就能解决的,他或许可以让各族群人士暂时坐在一起,但如何处理好复杂的族群关系,还需要考验当政者的智慧。

年近40的李宗伟已经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国家赋予他的使命,而属于所有大马人民的下一个李宗伟,不知何时才能出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