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选秀大会上秀骚操作?看看这部电影你就知道了

南阳宇 后厂村体工队 2021-01-21

当你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看着某体育联赛主席在选秀日当天走到摄像机前,面带笑容念出第一个名字时,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场景会是什么?


如果你是这支球队的死忠球迷,便会把他看作是队伍振兴的希望;但如果你是球队老板,往往会思索的是这个新人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某些地方有所重合(毕竟赢球带来球迷这是体育中的铁律),但在导向上却有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在特定的时候会导致球队会做出一些在媒体和球迷看来非常匪夷所思的举动——因为球队内部本身也非铁板一块,总经理、老板、主教练、核心球员和他们的经纪人,各方势力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打算,再加上其他球队、媒体和球迷们施加的压力,种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球队最终的判断和选择。

如何处理球场外的战争,往往比场内的情节更加精彩。而《选秀日》,无疑是当今关于体育选秀这方面最好的电影,它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向大家生动的描绘了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电影的主角,桑尼-威弗,是克利夫兰布朗队的总经理,这座小城市的球队背负着无数人的期待,但球队主力德鲁在上赛季因伤长期缺阵,让他们无缘季后赛但得到了7号签,桑尼也早早确定了心中的最佳人选——打球充满激情的防守悍将范铁-梅克,但在选秀前的12小时,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是老板,他希望桑尼能够向上换来状元签,从而将全美最火爆的四分卫新星波-卡拉汉纳入麾下,理由非常简单:这种自带“水花”(流量)的超级新人,正好符合当地球迷的胃口。在老板的视角中,卖座(而非赢球)才是最重要的。


而球队高薪挖过来的冠军教头则有不同意见,他非常看好雷-詹宁斯,他是一名出色的翼侧攻击队员,而且其父亲还是布朗队名宿,两人对球队的认同度极高,可惜因为场外的一次斗殴事件,给他的口碑和选秀前景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练与老板相互之间的需求矛盾从一开始就让桑尼很头疼——对于他来说,这不是球迷眼中简单的A或B的选择:满足老板可能会一时保住职位,但如果球员不能符合教练的需求,最后背锅的依然是自己。而满足教练的需求,则相当于直接站在了老板的对立面,同样意味着自己可能会随时卷铺盖走人。

所以,桑尼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这枚首轮7号选秀权是他的全部赌注,但问题是,此时如何下注,实际上已经由不得他了。

而此时桑尼自己的私人生活此时也是一团糟:为球队奉献一生的父亲一周前去世,未公开的地下女友意外怀孕,四面八方的压力朝他袭来。尽管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拿捏在他手里,但老板、财务人员、教练组、技术分析团队和队员,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同样至关重要,于是桑尼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都说商场如战场,在商言商的球队管理也同样如此,桑尼的为难处境就像是在大海了滴了一滴血一样,很快吸引了一群鲨鱼围过来。此时握有状元签的海鹰队总经理汤姆打来电话,他了解到桑尼糟糕的现状并打算趁火打劫,提出用状元签换取布朗队连续三年的首轮选秀权。

高压之下,失去理智的桑尼最终决定接受了这个条件,并打算用这个签位选走波拉汉先满足老板的意愿,而遂了心意的老板得知消息后立马乘坐飞机前往纽约,他迫不及待地想给这个超级新人递上队服。

但是,由短视老板逼出的这个赶鸭子上架的交易,很快就展现了桑尼预期到的毒性。得到消息的球队炸锅了。主教练虽然认可卡拉汉的实力,却认为桑尼这样透支球队未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自己和球队的前途感到悲观,他用自己冠军教头的身份来给桑尼施压,甚至跑到后者办公室烧掉了团队之前做的球员分析报告。


更加麻烦的是,准状元卡拉汉和队内明星四分卫布莱恩-德鲁位置重合,收到消息的德鲁认为球队这是在赶他走(NFL施行硬工资帽和无保障的合同,一个球员被贬到替补意味着自己的合同会很快贬值,甚至被扫地出门),气愤异常,直接冲进来砸了桑尼的办公室,并且让桑尼赶紧交易自己。



当桑尼用“各司其职”的理念打发走教练,并且安抚好德鲁后,更加麻烦的事情来了:根据专业球探和分析人员得到的消息,卡拉汉虽然有很强大的实力,但在人际关系(没有队友参加他21岁生日派对)、心理素质(被捕杀后惊慌失措)和诚信(习惯性撒谎)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这样的球员往往被认定为难堪大任。

这也就是说桑尼情急之下用透支球队未来的方式,换来了一位很有可能沦为“水货”的状元。

焦虑的桑尼和他的团队此时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显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桑尼死定了。


绝境之下,桑尼出招了。

老板、教练、球员,算了,爱怎么样怎么样,我将遵从我内心的决定。卡拉汉很好,詹宁斯也不错,但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既然已经上了赌桌,我就应该成为我筹码完全的掌控者,在选秀大会上,所有人都得听我的。

于是非常出人意料的:桑尼掀了牌桌。他没有选择卡拉汉。转而选择了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范铁-梅克——毕竟他是非常符合桑尼对球队的未来需求预期,以及建队计划的球员。

但是,梅克的预测顺位最高也不过是第7,并且非常有可能进一步下跌。这意味着不通过交易布朗队本来也可以得到他。于是这个选择成了让所有人都懵逼的无脑操作,原本期望卡拉汉成为球队救星的老板和球迷们也怒不可遏。


到这里,桑尼基本死定的结局依然没有更改(可能只是死的稍微有点尊严):失望的教练员和愤怒的核心球员,球队被透支的未来,冒着被当做蠢蛋的风险,跳过大热选了一个冷门新人(看上去相当于2013年骑士选择本内特),家庭的羁绊和烦恼……总之,你完了,尤其是在老板都忍不住朝桑尼喷脏话,表示自己一定会开除他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桑尼还没有下桌,这个游戏还得由他玩下去,而已经豁出去了的桑尼决定干脆干票大的,而且对未来成竹在胸——因为卡拉汉场外问题的暴露,他跳过卡拉汉的操作激起了蝴蝶效应,绝大多数球队都认为既然手握状元的桑尼都不看好卡拉汉,那卡拉汉就一定很有问题,所以桑尼出乎意料的状元选择并没有打乱其他队伍原来的部署,卡拉汉的顺位一跌再跌。

(这个情况其实非常类似2013年,原本的状元热门诺尔因为有伤病隐患,在骑士状元签选择本内特之后顺位一路狂跌,到第六位才被选中。


然而现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果卡拉汉跌到第7位,那么海鹰队就能够在白拿布朗未来首轮选秀权的情况下选到自己心仪的球员,桑尼还是会成为傻逼交易的超级背景板,被钉在年度最烂总经理的耻辱柱上。

但桑尼显然有备而来,因为他在之前已经做过调查,持6号签的美洲虎总经理是这方面的菜鸟,卡拉汉顺位一路下滑让他手上的选秀权成为烫手山芋:按计划选?还是拿下卡拉汉?之前的老鸟们都跳过了他,这个新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菜鸟经理显然已经慌了。


桑尼这时打通了菜鸟的电话,利用菜鸟经理脆弱的神经和不愿意冒险的懦弱,用模棱两可的谎言彻底击溃了后者的心理防线,当对方表达了愿意交易的倾向后,桑尼则用可能的舆论声势和慢慢流逝的时间(球队在倒计时10分钟内必须完成选秀)进一步压价,最终以连续三年次轮选秀权换来了6号签。


显然,桑尼扳回了一成,但如果只是在6号截回卡拉汉,桑尼仍然透支了球队未来三年的所有选秀权,况且卡拉汉的确不是他和教练心仪的球员。

不过交易还在继续。海鹰之前用卡拉汉摆了桑尼一道,但桑尼知道卡拉汉依然是海鹰队球迷和老板最心仪的球员,面对之前坑了他的汤姆,这次掌握了主动权的成了桑尼,他提出用6号签换回之前交易过去的三年首轮选秀权。


汤姆自然没那么好忽悠,可是桑尼也早已掌握了他的弱点:海鹰球迷喜欢卡拉汉,对汤姆交易状元签非常不满,这让汤姆的位置岌岌可危。桑尼从各个方面掌握了这个信息,他清楚汤姆要是错过近在咫尺的卡拉汉,很有可能会被球迷轰下台。除了向对方施压,桑尼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即使完成这笔交易,海鹰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以更低的价格(6号秀比状元便宜不少)得到了心仪的球员。



等到汤姆同意归还三年选秀权,桑尼也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来了一次趁火打劫,提出要以跑锋大卫-普特尼作为添头,进一步完善了球队阵容,陷入两难境地的汤姆没有任何选择,在骂了一句脏话后确认了交易。



而拿回7号签的桑尼此时已经掌握了全部的主动,他最终选择了教练心仪的对象——对球队认同度极高的雷-詹宁斯,也遂了主教练的心愿,赢得了后者的认可和信任。(教练:真香!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桑尼完了一招乾坤大挪移,用三年的次轮选秀权导手换来了状元签和大卫-普特尼,评论员都忍不住夸他“在现有的选秀权上洒了一圈镁粉,为大家变了一场魔术”。

更加重要的是,桑尼的操作几乎没有瑕疵,每个人都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

对桑尼本人来说,他不但挽救了之前的失误,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打造了一支球队,还一举封神,提前预定了年度最佳总经理的位置;

对老板来说,桑尼虽然没有选中能“炸出水花”的波拉汉,但这一系列操作同样让球队“喜提热搜”,激起了巨大水花,球迷们也更有兴趣进场看比赛了;


对主教练来说,球队不仅保留了未来的希望,自己心仪的詹宁斯也成功入队,同时还留下了明星四分卫德鲁;

对德鲁和他的家人来说,他们暂时不需要担心被交易然后搬家,伤愈归来的德鲁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球队核心,有机会继续证明自己。


从电影的角度,《选秀日》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影片前半段几乎都是“下沉”的剧情,观众们眼睁睁看着桑尼一步步走向绝望,最后再一步步爬出深渊。中间穿插的几段谈判对话也非常精彩,其给人带来的观感不亚于一场激烈的体育比赛。

而从体育迷的角度,这部影片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观看职业体育比赛的视角。对于普通球迷,我们往往都是从球队的成绩出发来考察和评定总经理的操作,但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操作通常都是基于“保住工作”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会出现很多球迷眼中的“蜜汁操作”。


球迷的情绪只是影响总经理工作的因素之一,球队经济状况、主教练态度、队内的和谐、媒体舆论的宣传,这些同样会影响到老板的思维,从而决定总经理的去留。搞清了这点,也就能理解影片中三位经理人各自的决定了。

当然,也有很多经理人跟电影中的桑尼一样,是带着极大的“情怀”走上了这条道路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支队伍的忠实球迷,会带着球迷思维去做一些非常“理想主义”的决策,但很少能做到像电影这般完美。比如一直被球迷调侃的NBA摆烂大师、76人前总经理萨姆-辛基,从76人的现状来看,辛基当年的决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辛基最后下课的结局也是命中注定的。


从这点来看,如何平衡好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性和球迷的理想主义,的确是一个难题。毕竟,职业体育早已不只是运动场内的胜负,场外的情况其实更加复杂。

相关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