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格里芬:猜火车
文:体工队特约作者猫三
2017年12月1日,掘金VS公牛,初冬时节一场很普通的比赛,虽然巴顿打出了生涯最佳表现,还有一个上篮绝杀,但这注定终将成为一场被遗忘的普通比赛,其中理查德-杰弗森再度登场,在被年轻的对手们完爆的几分钟内完成了自己在这个联盟中16年来的第1167场比赛。
在这个联盟里,没有几个人打得比杰弗森打得更久。当时他已经37岁又163天了,每过24小时,年龄就会增加一天。但和他同一天进入联盟,且与之命运交错,一个叫做埃迪-格里芬的球员,生涯数据却永远停留在了303场比赛,以及25岁又79天。
2001年夏天的选秀日上,时任火箭总经理道森做成一笔向上交易,以13顺位的理查德-杰弗森、18顺位的杰森-柯林斯和23顺位的布兰登-阿姆斯特朗从篮网手中交易来7顺位的埃迪-格里芬。
在当时看来,这是又一笔典型的道森-亚历山大式交易:能够用一张Q和一张K换一张A的交易,绝对不容错过。
他们就是用这样的交易逻辑换来了巴克利、皮蓬和绝对不会去温哥华的弗朗西斯,以及后来的麦迪。
在当时,得到格里芬的方式显然也是遵循这条逻辑线。你可能会问:19岁的格里芬在当时的新秀中算是A的存在吗?当然,在选秀前NBAdraft的评分上,你能看到当时人们对格里芬有多大的期望。
埃迪给人们留下的第一眼印象,就是他很会防守,封盖能力极强,但如果你再细化他的比赛,你会发现他会的不止这么多,他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全能大前锋,三分投射已经是他的常规武器之一。多年后他在AUU时的队友托尼才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球员模板来形容埃迪:
「现在,看安东尼-戴维斯的比赛常常会让我想起埃迪。」
去到火箭之后的第一年,埃迪给出的数据是:8.8分5.7篮板1.8盖帽,每场要还能命中1.2个三分。在当年的百回合盖帽榜上,他已经是联盟第7,排在他前面的:大本、丹皮尔、拉弗伦茨、基里连科、莫宁、穆托姆博。
在百回合失误控制上,埃迪更是联盟一流;而且,虽然身为封盖狂人,埃迪场均犯规却只有1.6次。
为什么要强调后面这两个数据?
因为为了评估一名球员在获得充足出场时间的情况下会有怎样表现,我们往往会使用每36分钟数据来评估,但有些球员却会因为过高的失误率和犯规率连36分钟的出场时间都无法承受(比如……周琦)。
格里芬绝对不是这样的球员,他在36分钟换算时间内的失误仅为0.9次,犯规更是只有2.2次,几乎无伤的表现下,却能换回12.2分7.9篮板2.5盖帽的输出,还有1.7个三分球。
从出手分布来看,埃迪的三分出手比例最高,超过4成,而从篮下到三分线距离的出手频率几乎是均等分配,跳投出手占据了全部出手的8成以上。
所以,从第一年的表现来看,19岁的埃迪有希望成长为一名什么样的球员呢?
他有希望成长为一个灵活的能护框的空间型4号位。
现在我们知道他大概可以被培养成什么模样了,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滑稽——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球员?但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不是每支球队都需要花钱花时间培养这种类型的球员的,因为他的受助功率同样高达8成以上,既不是那种可以自己持球搞定一切的后场基石,也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做得不错的侧翼基石,更不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内线基石。
他很不错,拥有一双机动的大长腿,也许陪着弗朗西斯和「老猫」莫布里跑来跑去不成问题,至少要比卡托什么的快一些,在疯狂的攻防节奏中,成为一个能投篮能抢篮板的防守侧翼,但也仅止于此了,他们这样组合也许可以在未来进入季后赛,但距离总冠军,可能还是太远。
但是,当球队在第二年选中姚明之后,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从姚明成为火箭内线核心的那一天开始,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前锋就成为重中之重。
姚明需要一个怎样的四号位搭档?
当然,因为姚明是重型中锋,需要篮下空间,4号位必须要有外围投射能力;因为姚明移动速度有限,补协防能力受限,需要一个能够护框和应对挡拆的搭档。
让我们简单来说,这个搭档需要能在诺维茨基头上抢篮板,能够给后仰跳投的布泽尔一个大帽,能够在姚明被基里连科包夹时在外线投进一个三分。
简单来说,火箭希望他能成为奥拉朱旺身边的罗伯特-霍里那样的球员,当未来姚明在总决赛被包夹时,送出类似霍里在95年火箭打魔术时场均18+10+3+3+2的数据。
然而那些年,火箭给姚明搭配过泰勒、卡托、威瑟斯庞、霍二叔、帕吉特、海爷、斯威夫特、斯科拉、兰德里。
要么有投射的没防守,有防守的没投射,两个都有一点的没身高,有身高的没空间,有空间的没篮板,有篮板的没投射……
埃迪看起来很像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但直到很多年以后,火箭才在姚明身边放置了一个防守极为出色,而且也能够投三分球的高受助功率无伤侧翼球员,同样是2001年选秀出身,排位正好在埃迪前面一位的,肖恩-巴蒂尔。
为什么埃迪没有成为站在姚明身边的那个人呢?
篮球不是问题,生活才是。
他为什么会在2003年10月13日突然离队,关掉手机,然后缺席球队训练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最终被火箭裁员;
他为什么会在自己出轨被女友发现时反而对女友拳打脚踢,并用手枪送她离开?
他为什么在得到篮网递过来橄榄枝后,又用三个月试训时间就毁掉这个机会——他在一个陌生人的婚礼中殴打了新郎。
他为什么会在森林狼,在加内特的身边打出两个「正常的」赛季之后,又烂醉如泥的边撸管边开车,直到撞上别人的汽车?
然后,再次被森林狼扫地出门。
或者,为什么在埃迪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毒品、抑郁、酒精依赖症、暴力、枪击、违章驾驶这些东西。
而最终,他在25岁又79天的那一天,在被森林狼裁员后不过三个月,在烂醉如泥的情况下选择开着自己的SUV撞了火车,然后化为一堆焦炭,法医甚至只能通过牙齿来辨认他的身份。
据目击者和亲属形容:「即便烂醉如泥,也不可能无视警示灯,冲过护栏,撞上轰隆作响的火车。」
而自杀,似乎又不像那个之前还在积极准备去海外打球的男孩可能会做出的选择。(更可笑的是,这件事后来以讹传讹成了艾迪-格里芬边看黄片边撸管开车结果被火车撞死)
所以,直到最后一天,埃迪留给这个世界的仍然是无尽的疑问。
对于我来说,这些疑问并不重要。
我不关心他在篮球场上还有多少潜力尚未被挖掘,他是否应该成长为姚明身边的那个合适的人;
我不关心他到底是像老卢卡斯所说「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训练其实不爱篮球」,还是像墨菲所说的那样「每天第一个到训练营」;
我也不关心他是否在世俗道德观里的坏孩子,还是加内特在追悼会上所谓「他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你不能一概相信关于他的报道」。
出于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我只知道一件事情:
埃迪25岁,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