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多年前,他从自家院里挖出19件珍贵文物,然后……

2017-07-10 點进入▷▷ 晒宝会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人民日报


导读

何刚,河南商水县围墙乡围墙村村民,他的名字和张伯驹、马衡、孙瀛洲、唐兰、陈万里、朱家溍、单士元等一大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一起,永远镌刻在“景仁榜”上。


何刚,1985年在自家挖出元代银器数件,遂主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1986年,又捐献元赭釉大缸1件。今年5月30日,在石(石家庄)济(济南)客运专线工程工地,一台龙门吊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倾覆,导致在此打工的何刚等人不幸遇难,终年54岁。

△何刚生前照片 资料图

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故宫博物院为他举行了追思会。他的名字和张伯驹、马衡、孙瀛洲、唐兰、陈万里、朱家溍、单士元等一大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一起,永远镌刻在“景仁榜”上。

这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为一位农民捐献者。

△景仁榜 资料图

故宫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文物价值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这样的名字可以排很多,这样的故事也可以讲很多。为了表达对捐献者的崇敬之情,并彰显其事迹、弘扬其精神,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80周年院庆时,在景仁宫专设了景仁榜,将捐献者的名字按年份镌刻于墙上,以作永久纪念。何刚的名字就是那时镌刻在了景仁榜。

“为故宫捐献者不乏其人,但作为农民,将从自家挖到的文物捐给国家,何刚还是头一个。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原处长梁金生说。

△何刚生前捐献文物资料图


 “他们的精神是同等的珍贵”


何刚,这个农民的名字,似乎不可能与故宫博物院有什么联系,然而,他和张伯驹、马衡、孙瀛洲、唐兰、郑振铎、朱家溍、单士元等名字一起,永远镌刻在“景仁榜”上。

众所周知,1949年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来源主要是捐赠、拨交和收购,尤其是个人捐赠占不小比例,它们成为故宫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刚捐赠的19件文物为高等级元代银器,包括二级甲等文物1件、二级乙等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1986年2月,何刚又将存放银器的缸也一并捐赠故宫博物院;

张伯驹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20世纪50年代,张先生将珍藏的《平复帖》、《游春图》以及唐李白的《上阳台帖》等书画巨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马衡先生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年,1952年调离故宫时,将珍藏的包括宋拓唐刻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卷在内的甲骨、碑帖等4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在他去世后,子女遵其遗愿,又把14000余件(册)文物捐给了北京故宫,种类众多,数量惊人;

孙瀛洲先生,20世纪50年代,他将家藏的3000多件各类文物捐赠给北京故宫,光瓷器就有2000多件,其中25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图 《平复帖》



“ 回应质疑:何刚是上交还是捐赠”



有声音质疑:从法律上界定,何刚应算“上交”文物,故宫博物院何来“捐赠”一说?对这一问题,故宫博物院表示:

中国现有法律对于主动上交文物者应享有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缺乏明确标准,这样很难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故宫博物院给予何刚“捐赠者”的身份,是对守法者的一种更大鼓励和认同。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

我国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均为国家所有,发现文物均应及时上报或者上交;

对及时上报或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故宫将何刚的名字镌刻在“景仁榜”上,更多的是希望将他这种身在困境还能恪守原则、淡泊名利的精神宣扬出去,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

盘点溥仪转运出宫的那些宝贝

她建的博物馆,仅次于皇宫!

谈古董收藏为何让无数收藏家百爪挠心?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风气的污染?

让我们中华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

温馨提示:《晒宝会》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推荐关注珍传网↓↓↓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低价淘一件满意 藏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