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馆藏历代玉器精选

2017-08-02 點进入▷▷ 晒宝会

新石器时代

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故宫博物院藏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玉人兽复合佩,高8.2cm,宽4cm,厚0.6cm。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故宫博物院藏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佩上部为人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宽,眼为孔洞形。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过多种推测。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商代

玉虎形刻刀,商,高5.8cm,宽3.8cm,厚0.4cm。故宫博物院藏

器为白玉质,但已沁为黄褐色。扁薄片状的造型将一只扭头卷尾的玉虎打造得栩栩如生。虎张口,用连续钻孔的工艺制成口中的利齿。椭圆形眼,蘑菇状角。胸前凸起一环形小穿,可供系挂。尾一侧琢出一小尖刀,刀刃部两面磨薄,使之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这件玉刻刀虽然外形似虎,但由于头上有蘑菇状角,所以也有人认为是龙与虎的结合体。商代小型玉质刻刀多见,均是在尾部雕琢出刀刃,而刀柄则是各类动物的造型,有兽形、龙形、鱼形、蝉形、虎形等,大多有穿孔可系挂,使之成为可佩可用、美观实用的玉饰品。


战国

玉兽面纹剑格,战国,高2.2cm,宽5.5cm,厚1.7cm。清宫旧藏。

剑格为新疆和田玉质,青白色,截面为菱形,两端薄,中间厚,两面均饰兽面纹。兽面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显,兽面两侧饰勾云纹。作品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剑柄。全器边棱锋利,光亮度强。

 玉镂雕双龙首佩,战国晚期,长13.5cm,高7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佩青玉制,有色变沁斑,薄片状,整体呈“弓”字形。佩以中线为对称轴,对接双龙,两端雕龙回首仰视,唇吻部位卷曲夸张。龙身短而宽,饰凸起的谷纹,谷纹以短阴线勾连。佩中部廓外上、下镂雕云纹,上部及两下角都有镂雕的孔洞,可穿绳。这件玉佩为成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这类带有前肢的半身龙玉佩在战国玉佩中非常罕见。


汉代

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汉,高5.4cm,宽4.7cm,厚0.7cm。清宫旧藏。

珌(音必)白玉质,玉质温润,玉中有黄色沁斑。器身三面围外框,框边缘呈凹凸状,并阴刻“二”字纹。框内两面镂雕螭虎纹,正面稍弧凸,高浮雕,背面稍内凹,浅浮雕。螭虎圆眼,大鼻,扭身上卷,绞丝形尾。两面螭纹略有不同。此器上下有贯穿孔,从形状看,似玉具剑剑鞘所饰之剑珌。古代多用玉装饰铜剑或铁剑,称为玉具剑。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具剑饰出现于西周,发展到战国汉代逐渐有了较为固定的模式。一套完整的玉具剑一般有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音卫)和玉剑珌四种。剑首与剑格是固定于剑身之饰,由于体形相对较小,不易把玩,传世较少。剑璏和剑珌为附于剑鞘上之物,体形相对较大,可佩饰把玩,后世多仿,传世也较多。


玉“益寿”谷纹璧,汉,高13.2cm,宽10.5cm,厚0.5cm。清宫旧藏。

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而来,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清宫档案有关于“益寿”璧进宫的记载,称其为“拱璧”。


唐代

玉狮,唐,长6cm,宽4.5cm,高1.5cm。清宫旧藏。

狮白玉制,略有绺裂。狮圆雕卧式披发,发呈多绺的螺旋状,环眼,阔嘴,四肢伏于地,肘部带有螺旋纹,尾自身后上冲,亦带有螺旋纹。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与此兽形象相同的唐代三彩作品,足证此作品为唐代所制。此作品可使我们了解唐代玉兽造型中肘部饰螺旋纹的状况。

白玉莲瓣纹碗,唐,高4.6cm ,口径7.1cm,足径4cm。故宫博物院藏

玉为白色,有绺及白色絮斑,局部有褐色沁。碗壁较直,略厚,表面浅浮雕三叠莲瓣纹。莲瓣表面阴刻平行线条以示叶脉。足略外撇,稍欠周正。

唐、宋时期,作此玉碗造型,或器壁饰莲瓣纹的金、玉、陶瓷器皿时有所见。此碗材质精美,碾琢细腻,造型古朴,器形小巧,是唐代存世不多的玉容器精品。

中国古代玉器经历了战国、两汉的繁荣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式微。唐代疆域辽阔,国势强盛,工艺美术获得极大发展。就玉器而言,其使用功能的世俗化倾向日益彰显,花鸟装饰题材广为流行。玉质容器、服饰成为唐代用玉的主流,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宋代

白玉骑凤仙人,宋,高7.8cm,宽5.4cm,厚2.2cm。故宫博物院藏

白色玉质,立体圆雕高髻簪花仙人骑坐于凤鸟之背,袍袖飞扬。凤身下承流云,凤尾铺展如花。凤尾及流云均双层透雕。凤翅满饰平行阴刻线,并以一条横阴刻线分割。这都是典型的宋代玉雕特征。此玉雕表现的是“弄玉乘鸾”的故事。据汉刘向《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有名萧史者,善吹箫。穆公之女弄玉对他十分仰慕,下嫁与萧史为妻。萧史教弄玉凤鸣。穆公因此为萧史、弄玉筑凤台。二人居凤台数年,一日双双乘凤而去。此故事在后世引申为求得佳偶或女子升仙。以此为题材的玉雕作品,甚为罕见,目前仅见此一例。本器玉质莹润、碾琢精美、抛光细腻、造型别致,是宋代玉雕的上乘之作。


元代

青玉镂雕鹿鹤纹带饰,元,长8.5cm,宽7.2cm。故宫博物院藏

带饰玉色青白,有较多的玉皮色及染色。椭圆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为镂雕图案。图案下部为山石流水,生有松、竹、灵芝,左侧有一龟,伏于荷叶之上,口吐烟云,右侧一猴于松树上。松树下有雌雄二鹿,雄鹿回首昂视,雌鹿低头似欲饮水,一鹤飞于松梢。器两侧图案间有孔可穿带。作品为人身腰部装饰。

白玉镂雕双兔佩,元,高4.3cm,宽2.7cm,厚1cm。故宫博物院藏

佩白玉质,料上有淡黄皮色,为和田籽料。整器略呈长方形,多层镂空透雕而成。正面雕琢柞树、灵芝形祥云,云上托起一轮圆月。树下两只白兔,一大一小,似为一雌一雄,双耳竖立,毛纹细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态安详。山石成为第二层镂雕,双兔、柞树、祥云均以山石为背景,颇有立体感。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兔是月宫里的灵物。此器巧妙利用籽料的淡黄色皮俏色雕琢,玉兔、树叶及圆月上均有一层淡淡的黄晕,加之背后白色山石的衬托,似乎能感受到在皎洁的月光下山林静谧的夜晚。整个玉雕意境幽远,艺术形象活泼生动。

玉荷鹭纹炉顶,元,高5cm,底径4.3-4.7cm。清宫旧藏。

炉顶玉质白色而局部为黑色,整体近似圆柱形,顶部略细,镂雕荷叶、芦草缠绕状,荷叶巨大而张开。一张荷叶上有黑色乌龟爬行,口吐烟云,其旁有荷花,荷、芦中可见5只鹭鸶隐现其间。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绳结系。荷叶、水草、水鸟、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广汉南宋窖藏出土有龟巢荷叶带饰,北京丰台金代涡古沦墓出土有龟巢荷叶玉饰,与此作品应属同类题材。此外,上海地区的元代墓葬中也曾出土类似的饰荷叶、鹭鸶图案的炉顶。这表明此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明代

“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明,高11.4,口径4.2cm,底径3.8cm。清宫旧藏。

花插筒状,茶色,梅树干形。器身有白斑,巧做俯仰白梅二枝,花蕾并茂。一面琢隐起两行行书“疎影横斜,暗香浮动”八字。末署圆形“子”、方形“冈”阴文二印。充满了文人画韵味,格调高雅,技艺不凡。原藏清宫南库。水晶依质色不同称紫晶、绿晶、茶晶、墨晶、蓝晶、发晶、鬃晶、黄晶等。出于矽卡岩、伟晶及热液脉状矿床中(砂矿)。茶晶产于我国内蒙、甘肃等地。此茶晶有白斑,玉工因材施琢白梅,是冰晶器中难得的俏色之作。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明,长5.5cm,宽3.5cm,厚1.4cm。故宫博物院藏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青玉兽面夔纹炉,明,高8.8cm,口径9cm。故宫博物院藏

炉青白玉质,色均匀。仿古簋样式,圆形,敞口,口沿下饰夔纹及凸起的小兽面纹。炉腹微鼓,饰阴线锦地,锦地上有凸起的兽面纹及夔纹。炉两侧有兽吞夔饰耳。圈足,足上有夔纹。炉内底部刻乾隆题诗:“伊谁割璞为磨锼,蟠夔直纹制从周。博山应薄遗炎刘,肯教甲煎艳香留。宝兹韫德兼刚柔,虹光十丈屋梁浮。”款署“乾隆御题”并“古香”、“太 ”二印。此器为明代陈设品,也用以烧香。


清代

青玉涉水戏童渔翁,清,高10.9cm,宽9.1cm,厚5.7cm。故宫博物院藏

雕像青玉质,用立体圆雕手法,底部较平。翁、童神态写实生动,营造了一幅祥和富足的生活场景。清代玉器的制作高峰是清中期,称得上精品多、纹饰多、玉质佳、种类全。但因为纹饰过于强调细腻的表现,构图异常复杂,所以也有学者把清代称为中国玉器史上的倒退期,认为其繁琐的纹饰表现出的文化品味并不高。其实清代玉器不仅仅有纹饰繁复堆砌的状况,也有生活气息浓厚、民俗性强、亲切清新的写实作品。这在此件玉雕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就治玉工艺来说,这同样反映了玉器制造中综合技术的高度发达与成熟。

碧玉凤鸟形砚滴,清,高6.5cm,口径3.3×2.4cm。故宫博物院藏

砚滴碧玉质地,有黑斑。圆雕一凤鸟,呈卧伏状。凤鸟微张口,口部有孔可出水。腹部掏空,可贮水。双翅收于背部两侧,双爪收于腹下,长尾,羽分两缕支于地。背部开孔可入水,上有盖,盖亦雕作卧凤形状。其下配有镂空雕松、竹、灵芝等纹饰的红木座。砚滴是文房用具,因研磨时用水量比较小,多一滴一滴地注水,故名。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清乾隆,高11.6cm 宽31.5cm 厚7.8cm。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带黄褐色沁。整体作背山临水的一片狭长山间台地,三松居中挺立,松下小亭中一老者凭栏而坐。左侧岩壁上镌刻楷书“兰亭”二字。亭下有苍竹数丛,小炉上置水罐,一童子正持扇生火备茶。这组画面往右又是另一幅场景。一人居中抚琴,其周四人或坐或立聆听。近前一童子趴于水边岩石上,手持一物拨弄水上漂流之物。再往右,二人并肩而立,其一似持笔在山石上题咏,右侧一童子捧砚侍立。亭子左侧也分三个场景。石壁下二人持书相对而坐,作探讨状。其左又有二人各自临溪抚膝盘坐。其中一人似正呼唤童子取酒。近景临溪二童正备酒回望呼唤者。场景的营造错落有致,情趣各具,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构图颇具匠心。山子背面镌刻乾隆帝丁卯(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嘉平月既望御临《兰亭序》,文后署“太”、“王卜”二印。大片的黄褐色沁斑渲染出一派秋意。

玉器表面琢碾带有叙事性和图画性装饰图案的做法,始于宋代。明代玉图画更为盛行,多将山水、人物、花鸟、典故、诗文意境移植到玉质器皿的表面作通景式的表达,但这种表现多是平面的。玉山子作为室内陈设之一,在清代十分流行,既有硕大无朋重达万斤的大禹治水图山子,也有精巧雅致可收纳于百事件中者,大小适中的案头陈设山子更是不胜枚举。玉山子多取材绘画、诗文、历史故事,精心布局,立体展示,有的更镌刻诗文、印章,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极富文人雅趣的三维雕刻艺术。

白玉合符,清,直径6.3cm,厚(合)1cm。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带皮 玉质细腻,雕刻精美,寓意吉祥 成对使用。

青玉双婴耳杯,清,杯高4.4,口径6.4,足径3cm。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芭蕉仕女,清,高12cm,宽8.3cm,厚4.5cm。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达摩渡海图屏,清乾隆,通高15. 8cm,宽11cm,厚2cm。故宫博物院藏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白玉人面鸟兽纹斧,清乾隆,每件长9.6cm,宽4.2cm,厚0.6cm。故宫博物院藏

斧白玉质,两件的器形、大小类似,上端宽而有刃,每面都琢有阴刻纹饰。一件下端为两孔,正面上部为一正面人首,其两耳下各有一侧面人首,下部为变形兽面纹,背面为上下两组变形兽面纹。斧两侧分别阴刻隶书“洪字七号” 、“乾隆年制”。另一件下端为一孔,正面为鸟兽纹,鸟爪触及兽背,背面为勾莲纹。斧两侧分别阴刻隶书“荒字八号”、“乾隆年制”。这是两件带有千字文序号(“洪字”、“荒字”)的清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其器形、纹饰、钻孔均仿古代玉斧而琢,是这一时期仿古玉器中的精品。



推荐阅读:

市面上热销的“和田玉籽料”造假方式

张善孖画的虎,虎虎生威

王献之《敬祖帖》竟有六种版本!

【海外回流-杂项专场】8月4日 低价起拍

温馨提示:《晒宝会》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推荐关注珍传网↓↓↓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低价淘一件满意 藏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