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梅伦不慎点燃了“脱欧公投”这把火,它将烧出怎样一个新世界?

2016-07-04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派

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Richard V. Reeves看来,英国的脱欧公投完全是执政的保守党为解决党内纷争而搞出来的政治噱头,根本没有必要,首相卡梅伦一手操办起这场公投其实是在玩火,而现在他终于把整幢房子都烧着了。


卡梅伦的这把火究竟是怎样一点点烧起来的呢?


危险的赌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事情还要从2013年1月23日说起。


这一天,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就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展望发表演说。这次演说备受外界期待,但《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Simon Nixon听罢后却说,这不过是一番老生常谈般的陈述,谈论的无非是些无关紧要的政党管理举措,除了一项新内容:


卡梅伦说,假如自己能再次当选,由保守党组建的政府将重新协商与欧盟的关系,然后在下一届议会会期的前半段就新的协商结果举行全民公投——这将是一次留或不留的公投。


这是英国“脱欧公投”首次被正式提出,外界为之震惊。


多年来,英国虽加入了欧盟,但并非欧元区国家。独立的货币帮助英国保持了贸易优势,并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也使得英国很难真正参与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在英国与欧盟这种若即若离关系的背后,是英国政坛多年来一直活跃着的排斥欧盟的势力,这股势力在保守党内部尤为强大,无论谁出任该党领袖,都不能对此等闲视之。


2009年起,欧债危机蔓延,在一些关键时刻,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却因利益冲突不参加欧盟的救助方案,反对金融监管政策,这引起了欧盟其他国家的不满。英国与欧盟的相互信任进一步降低。


卡梅伦在演讲中说,他深信一个灵活、适应性强且开放的欧盟最符合英国的利益,这样的欧盟才适合英国留在其中。他说,英国希望在改革后的欧盟中扮演忠实而积极的角色,但必须面对多个艰难的挑战,包括欧元区危机、欧盟缺乏竞争力及公众支持,以及须让英国民众在是否留在欧盟的问题上拥有发言权。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Simon Nixon在当天的评论文章中说,卡梅伦的这一提议相当于拿枪指着欧盟的脑袋。


根据英国法律,卡梅伦有权在英国向欧盟进一步让渡权力时举行全民公投。但在发表此次演讲之前,卡梅伦的策略其实一直是不惜代价地避免公投,因为他担心这么做会导致其所领导的英国保守党出现分裂。但卡梅伦没能坚守住阵地,在压力之下,他让党内的欧盟恐惧派取得了重大的政治胜利。因为他担心如果抵制公投,那么自己所在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将面临来自反对加入欧盟的英国独立党的巨大压力,弄不好会因此而下台。


Simon Nixon说,卡梅伦踏上了一段前途未卜的危险旅程。他可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解决一代英国人对加入欧盟的质疑,但他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和外交策略。卡梅伦的演讲是一场短期的战术性胜利,团结了自己的政党也打击了对手。但接下来的很多年内,等待英国企业和投资者的,是具有破坏力的不确定性。


“团结起来”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赢得胜利


应该说,卡梅伦抛出“脱欧公投”这个杀手锏确实取得了战术性胜利,保守党内部暂时形成了团结,并于2015年5月8日出人意料地在英国大选中获得巨大胜利,而工党等竞争对手则遭遇惨败。


图片来源:Andrew Matthews/Zuma Press

英国政坛重量级人物、保守党人以及脱欧派代表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庆祝保守党在大选中的胜利。


在650个议会席位中,保守党拿下了331个席位,以稳定的超半数优势获得了独立组阁权,不再需要与其他党派联手。这意味着英国政治格局的重塑。


次日,卡梅伦重申,他将就英国和欧盟的关系重新展开谈判,然后在2017年底就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举行全民公投,同时将向苏格兰下放更多自治权。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15年5月2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抵达国会开幕典礼的现场。


2015年5月2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新一届议会开幕仪式,标志着大选后英国议会正式重启。女王在于威斯敏斯特宫发表的讲话中公布了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的立法计划,确认英国将就脱离欧盟一事举行公投。


英国正式向欧盟开出“留欧”条件

 


图片来源:Reuters

2015年11月10日,伦敦,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有关欧盟改革的讲话。


2015年11月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兑现承诺,提出了他本人在改变英国与欧盟关系问题上最全面的诉求大纲。对于并不希望英国脱欧的卡梅伦来说,这一招可谓“借力打力”之法,用英国脱欧派的政治压力促使欧盟对英国做出让步,使英国在欧盟内部获得更大的行动自由。


卡梅伦在当天发表的讲话中详述了他已确定的四大改变领域,包括保护英国及欧元区以外国家在欧盟统一市场上享有平等权利、提升各国议会的话语权,以及采取措施允许英国对来自欧盟内部的移民加以控制。他还表示,英国希望出现有法律约束力且不可撤销的改变。


卡梅伦在这次讲话中承认了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例如他提出的一些要求可能不会太受其他欧洲国家的欢迎,以及他所做出的努力可能会被本国一些人士认为走得还不够远。


与此同时,卡梅伦还致信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概述了他的要求。这封信将启动英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谈判。在此之前,英国和欧盟官员讨论的重点还只集中在执行卡梅伦所要求变革领域的技术层面。


一位欧盟新闻发言人在对卡梅伦致图斯克的信做出初步回应时说,尽管卡梅伦的一些建议是可行的,但欧盟认为,英国在欧盟统一市场以及它在欧元区成员国和保留自身货币的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有可议之处。

 

卡梅伦“玩火”升级,英国脱欧公投时间被提前


2015年12月18日,卡梅伦释放出明确信号:英国可能于2016年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公投。他说,2016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英国可能在2016年彻底解决英国人对是否留在欧盟问题的担忧;英国的去留将由英国人民来决定。


卡梅伦之所以决定将英国脱欧公投时间提前,很可能缘于他的两个自信。


首先,之前与欧盟官员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令他满意,与会者在这次会议上讨论了卡梅伦提出的改革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建议。卡梅伦自信地认为,欧盟其他国家领导人朝着与英国达成协议的方向已经迈进了一大步。


其次,或许在卡梅伦看来,英国内部的反欧盟运动混乱无序,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强有力。尽管此时的一系列民调明显,英国人似乎整体上更倾向于支持脱离欧盟,但实际上,英国的反欧盟运动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很深的个人和政治分歧。这两派反欧运动无法就英国退欧后的未来达成共识。或许卡梅伦此时自信地认为,英国脱欧派内部的这种混乱使其“难成气候”。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上述两个自信,卡梅伦决定给自己的“借力打力”行动再添一把火,将脱欧公投从2017年提前至2016年,逼欧盟和英国脱欧派双双就范。


但卡梅伦此时或许忘记了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给他的一句忠告。据说当卡梅伦对于是否在英国举办脱欧公投举棋不定时,萨科齐曾对他说:政府选择提什么问题,但投票人决定回答什么问题。


卡梅伦认为他从布鲁塞尔获得的让步足以说服英国人继续留在欧盟,但反对欧盟的活动人士却得意地指出了卡梅伦种种留欧努力的一大根本性弱点:卡梅伦向欧盟提出的许多改革要求根本不会限制欧盟公民进入英国寻找工作,而民调显示,这才是选民最关心的问题。


更何况,英国脱欧派反对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的理由中,除了反对欧盟公民进入英国寻找工作、享受英国福利这一条外,还有一条就是对外来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移民的担忧。只不过,前一条理由是可以堂而皇之拿出来说的,后一条理由却是尽在不言中。英国的反欧人士可能不愿将他们自己与法国极右翼政党 “国民阵线”的领导人玛丽娜•勒庞相提并论,但其实他们着力吸引的选民群体是一样的。

 


艰难谈判


图片来源:Yves Herman/Reuters


2016年1月31日,英国首相卡梅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就如何改变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举行谈判。


 会谈结束后,卡梅伦发布声明称,欧盟委员会已经接受了英国提出的限制欧盟移民在英国工作福利待遇的计划。但双方在经济治理以及减少滥用欧盟人口自由流动政策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


次日,谈判继续。


2016年2月2日,经过两天的激烈辩论,欧盟公布了一份改革方案,其中一项措施是,允许英国将享受上岗福利(in-work benefits)的时间限制在最多四年,从而限制欧盟公民进入英国的规模。卡梅伦已向英国公众承诺,在就是否退欧进行公投前,将在四个关键领域获得变革。


图斯克当天在致欧盟各国政府首脑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上述方案,其中一项提议是,将允许各国议会共同合作阻止欧盟立法。其他关键提议措施还包括,允许英国等未加入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可以将其认为不利的欧盟方案提交给欧洲理事会领导层,从而寻求作出相关改变。


图斯克的提议也明确涉及了未来修改欧盟条约的选项。但这些举措的力度可能达不到部分英国人所主张的程度,其中包括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内部的一些议员。随后,欧盟28个成员国政府展开磋商,讨论过程激烈而艰难,围绕卡梅伦提出的在一段时期内限制欧盟移民获得英国福利的提议的讨论尤为激烈。


2016年2月22日,欧盟做出让步。


卡梅伦与其他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历时两天的艰难谈判后敲定了重新确立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协议, 欧盟领导人对卡梅伦的一些关键要求作出让步,包括所谓的“急刹车”措施,即未来抵达英国的欧盟国家公民最多需等待四年才能享受英国的在职员工福利,另外也同意英国能使用这项机制最长七年。


这份协议的达成为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历史性公投铺平了道路。


来自全世界的警告


图片来源:Reuters/Getty Images/AP/Bloomberg News


随着英国脱欧公投时间的逼近,对于英国脱欧后果的警告之声也不断从世界各地涌来:


  • 美国

    2016年4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采访时称,英国单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他重申了敦促英国留在欧盟的立场。

 

  • IMF

    2016年5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如果英国6月的全民公投支持脱欧,则可能使英国陷入长期的不确定性加剧困境,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影响经济产出。该组织称,长期经济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其理由是有研究显示,英国若脱欧,其长期经济规模可能较留在欧盟情况下的经济缩小1%-9%。


  • 英国央行

    2016年5月12日,英国央行表示,若全民公投支持英国脱欧,则将导致英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导致家庭推迟消费、企业推迟投资,并推高失业率。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会导致英镑急速贬值、进口成本上升,并推动物价更快上涨。如果英国脱欧震惊海外投资者,则英国还可能面临一个重大的融资难题。

    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英国脱欧,英国经济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即经济产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的情况。他警告称,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货币政策层面上应对脱欧决定给英国经济增长和通胀造成的后果,但货币政策不可能立即抵消英国脱欧造成的所有影响。

 

  • 跨国金融机构

    2016年2月25日,汇丰控股首席执行长欧智华(Stuart Gulliver)表示,如果英国投票决定脱离欧盟,汇丰控股可能把市场业务迁出英国。因为根据已经商定的条款,英国脱离欧盟将对市场业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很多职位迁出英国。

    高盛高管称,如果英国公投决定离开欧盟,那么该行位于伦敦的新欧洲总部可能会比原计划多出一些空置空间。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 Inc.)发布报告称,如果英国民众投票决定退出欧盟,该国可能要面临英镑危机。


  • 商界大亨

    对冲基金投资人索罗斯在写给英国《卫报》的文章中警告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将造成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至少15%,甚至有可能超过20%,至1.15美元。索罗斯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英镑跌至这一水平,那它就和欧元汇率一致,从而成为加入欧元区的一种办法,但在英国没人希望出现这种局面。


    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力主英国留在欧盟,称一旦脱欧对英国的损害很大,对整个欧洲也存在负面影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10wqact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两分钟速览英国脱欧对全球的长期影响


然而,支持英国留欧的人可能都没劝到点上


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出炉,51.9%的投票者选择脱欧,48.1%的投票者选择留欧。英国决定脱欧。


卡梅伦可能认为,他成功地让欧盟领导人在限制欧盟公民享受英国福利问题上做出了关键让步,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让英国脱欧派无话可说了;全球各界人士则纷纷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告诫说,若脱离欧盟英国经济将遭遇难以承受的损失。这种连拉带吓的苦口婆心策略应该能够见效吧?世人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也就是为何直到公投举行的那一刻,全球市场人士依然压倒性地认为大多数英国人将在公投中选择留欧。


但人们似乎都忽视了萨科齐上述那句话:政府选择提什么问题,但投票人决定回答什么问题。


卡梅伦政府以及留欧支持派以为英国留不留欧主要是个经济问题,而大多数英国人却很可能认为,留不留欧是个事关民族未来前途的问题。


公投结果尘埃落定后,《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Greg Ip指出,脱欧派在此次公投中胜出一事表明,经济因素对选民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他说,在以往的选举和公投中,政治人物往往会煽动起选民对国家经济陷入孤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恐惧,以此来压制选民心中对国家安全和民族认同的担忧这类更具本能性考量,而最终的投票结果常常也是恐惧压倒了本能。然而在英国这次的脱欧公投中,用糟糕的经济后果来吓唬选民的策略却未能奏效。对许多英国人来说,他们更担心的是英国有太多控制权被布鲁塞尔(或者还有移民)拿走了。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Simon Nixon也在他评论英国公投结果的文章中指出,导致大多数英国选民宁愿承担不确定的经济后果也要选择脱欧的最主要因素,是脱欧派的民粹主义宣传,而这些宣传中最蛊惑人心的一条是土耳其即将加入欧盟(这消息当然是假的)。


但这条消息也绝非空穴来风。面对愈演愈烈的难民风潮,2015年11月29日,急于将蜂拥而至的穆斯林移民阻挡在境外的欧盟与土耳其签订“城下之盟”:土耳其承诺会采取措施减少流入欧洲的难民数量,作为交换,欧盟将提供资金并帮助土耳其加入欧盟。欧盟领导人还承诺开展有关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新谈判并举行一年两次的欧土峰会。他们还承诺加快考虑土耳其要求允许其公民免签证进入欧盟的请求。


试想一下,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欧洲将平添七千多万穆斯林人口,对于已经因欧洲穆斯林人群拒绝融入欧洲主流文化而焦虑不已的许多欧洲人来说,这将产生多么大的心理冲击力。有人说,英国人选择脱欧是不想做“欧洲人”,然而在英国许多脱欧派人士的内心深处,他们恐怕是担心有朝一日即使在英国本土也做不成“欧洲人”了。


脱欧结果无可更改,英国下一步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Chris Ratcliffe/Bloomberg News

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当天,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将辞职。


由于公投结果出乎大多数人预料,英国政坛一时间陷入了混乱。卡梅伦在公投结果出来当天宣布辞职,英国政坛出现半真空状况。无论谁来接替卡梅伦,他都将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不是绝对无法完成的话)。他除了要带领英国与欧盟构建全新的关系外,还要为因脱欧而放缓的英国经济指引方向,而最难办的恐怕是,他要拿出有效办法团结因脱欧而严重分裂的国家。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Richard V. Reeves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说,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使得苏格兰最终赢得独立成为几乎确定无疑之事,现在的问题不是苏格兰是否会独立,而是何时独立,相应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政坛格局也将重新塑造。


现在看来,英国脱欧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接下来无论谁接替卡梅伦主政英国,他都必须首先与欧盟谈出一个稳妥的脱欧方案,让英国在尽可能摆脱欧盟牵绊的同时,保留住它目前作为欧盟成员所享受到的大部分经济好处,非如此,将不足以让苏格兰甚至还有北爱尔兰回心转意,打消脱离英国独立的念头。


然而《华尔街日报》驻布鲁塞尔编辑Stephen Fidler认为,别指望欧盟会出于维护其自身在英经济利益的理性考虑而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放英国一马。他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既然英国脱欧已无可避免,欧盟确实应该寻求与英国建立尽可能紧密的经济关系,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但也别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


Stephen Fidler说,除了欧盟对英国的愤怒情绪、一些欧洲国家想取代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以及相当一部分欧盟成员国对英国的经济依赖度其实很低这些因素外,担心有其他成员国步英国后尘脱欧将是阻止欧盟在后续谈判中对英国采取理性态度的最主要障碍。欧盟进一步解体的长期经济后果是如此严重,欧盟领导人有可能认为,通过对英国采取惩罚态度而发出一个清晰信号是值得的。这个信号就是,无论是欧盟哪个成员国,它都将为选择脱欧付出高昂代价。


事实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警告说,英国不能在脱欧谈判中挑挑拣拣。她表示,除非英国承担一些成员国义务,否则无法获得欧盟单一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完全准入。她还表示,那些想离开欧盟大家庭的国家不能指望取消所有的义务,而继续保留特权。此外,她还反对延长英国向欧盟提出正式脱离该组织要求的期限,理由是这段不确定的时期会损害欧盟其他成员国和英国的经济。


难道,英国未来就只能“任欧宰割”了吗?


Illustration: Pep Montserrat


可以说,由于卡梅伦玩砸了脱欧公投这一边缘政策,英国与欧盟的强弱地位已经发生了逆转。公投前,由于卡梅伦能够以脱欧相要挟,英欧关系上更多地是欧盟迁就英国,尽一切可能挽留英国不脱离欧盟,因此是欧盟有求于英国;公投后,英国失掉了要挟欧盟的利器,反倒是欧盟可以用是否继续给予英国优惠性市场准入这张王牌,来要挟英国就范,因此局面一变而为英国有求于欧盟。目前处于下风的英国难道只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了吗?


但不要忘记,自从英国遭诺曼人征服后被注入“海盗基因”以来,绝地反击的好戏已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再上演。1588年,“海盗船长”德雷克率领英国舰队以弱胜强,击败了来犯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一跃而为新的海上霸主;二战期间,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首相后,率领英国在本土上空与希特勒德国打响了“不列颠空战”,捍卫了英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尊严。


这一次英国还有望绝地反击吗?答案很可能要从美国的全球大战略里去找。众所周知,美国近几年一直在努力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而将西方国家及其盟国的经济整合在一起,现在TPP的谈判已经完成,TTIP的谈判正处在关键阶段,如果这个时候英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横生枝节,在欧盟的非理性情绪干扰下双方迟迟达不成经贸协议,那么美国织就的这一全球经贸大网就有破功的危险;如果英国这时再以被欧盟排斥为由加大与俄罗斯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力度,甚而至于自行解除对俄经济制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和欧盟又 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如此看来,俄罗斯和中国很可能就是英国手里的王牌,它可以用这两张牌去要挟美国,以达到让美国出面对欧盟施压的目的。事实上,脱欧结果出来后,英国政府已经透出了要加强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发展经贸关系的口风,这话应该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然,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英国和欧盟迟迟达不成令市场满意的经贸新协议,英国脱欧这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无法消除,这不仅对英国经济,对欧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一大利空,就算欧盟横得下心,世界其他国家也不愿长期遭受池鱼之灾,恐怕他们也会压欧盟尽快与英国达成协议的。


“大戏”还在后头


英国的脱欧公投这场戏沸沸扬扬,近段时间赚足了世人的眼球,然而细想起来,扣人心弦的公投过程只不过是垫场戏,这一很可能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历史性事件,其高潮部分很可能要在今后两到三年里才会陆续展开。这把由卡梅伦不慎点燃的大火将烧出怎样一个“新世界”呢?世人不妨拭目以待。


《华尔街日报》记者综合报道

编译 | 刘罡 / 李晓 / 张乎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