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者福利 | 他是诺奖评选史上最大的“输家”,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2017-10-13 外研社 外研社

我是阿研

求关注!


提起诺贝尔文学奖最长久的“陪跑者”,阿研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今年又落榜的村上春树,也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米兰·昆德拉,而是早已逝去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0.2-1991.4.3)。


有人说格林是诺奖评选史上最大的“输家”,因为自1950年第一次获得诺奖提名,他破纪录的被连着提名超过二十次,却终其一生没能得奖。


但直到去世,格林一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曾对他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将他评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

   

著作等身、荣誉满载的格林


自1932年以小说《斯坦布尔列车》(Stamboul Train)成名,几十年来格林佳作不断。他的作品探讨了当今世界充满矛盾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能力使他获得了广泛好评。


格林是一个天主教徒,宗教主题是他最擅长的创作主题,他最著名的四部以天主教为主题的小说是:

《布莱顿硬糖》(Brighton Rock)

《权力与荣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

《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 

《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


他对国际政治或间谍题材也非常感兴趣:

《密使》(The Confidential Agent)

《第三人》(The Third Man)

《文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

《我们在哈瓦那的人》(Our Man in Havana) 

《人性的因素》(The Human Factor)


除了多次错失诺奖,格林一生荣誉满载:

1948年,获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

1976年,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最高荣誉奖——大师奖。

1981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

1986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英国功绩勋章(Britain's Order of Merit)。


格林究竟为何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这个问题,理由不一,有无奈,有偏见,更有八卦。


从诺奖的一贯评选风格来看,奖项向来不授予畅销书作家。1980年,诺奖评委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就透露出了一个原因:格林的作品太畅销了。评委朗科维斯特(Artur Lundkvist)说:“格林太受大众欢迎了,再说,他也不缺钱。”


诺奖也有这“地区平衡”的传统。1961年,格林距离桂冠仅有一步之遥。但委员会出于地区的考量,以鼓励提拔更多第三世界作家为由,将诺贝尔奖颁给了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


关于八卦,有传闻他和诺奖评委之一的妻子有染,当然只是传闻,没有证据。不过从他的名作《恋情的终结》可以看出,这也不无可能。这部作品是格林最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爱上有夫之妇的不伦之恋。《恋情的终结》与《蝴蝶梦》、《霍乱时期的爱情》并称20世纪三大爱情经典。





各种原因,格林终其一生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他很不幸运,但也可以说这是诺奖的不幸。评委拉斯·福塞尔在接收采访时曾直言:“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马尔克斯也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伟大的作家靠伟大的作品名垂文学史,而奖项不过是锦上添花。有多少诺奖得主不为人知,但格林的名字将一直被铭记。



近些年,格林的作品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国内的读者也渐渐熟悉了这位数次错失诺奖的作家。除了《恋情的终结》等畅销书,格林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里阿研就为大家推荐几本格林中后期的成熟佳作。


喜剧演员

The Comedians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郭贤路

出版社:外研社

出版时间:2017-7

格林向来不太情愿他的作品被归类为小说和消遣,但是《喜剧演员》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我们在哈瓦那的人”终于触及了“问题的核心”。

——《泰晤士报》

媒体推荐

格林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品,冷战中大国阴影下的海地危机,殊死的政治斗争中的理想、温情与牺牲。


开往海地的航船上,主人公布朗结识了单纯的美国人史密斯夫妇,以及油滑的英国人琼斯“少校”。他们各自或纠葛难断,或追逐理想,或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回到或去往海地。


杜瓦利埃政权阴影下的海地,他们不情不愿、不知不觉地成为一场残酷荒诞剧目中的“喜剧演员”。在这块梦魇之地,他们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会有怎样的结局?


名誉领事

The Honorary Consul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刘云波

出版社:外研社

出版时间:2016-12

在这部自《与姨母同行》之后格林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里 ,这位英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终于找到了他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终极故事”。

——《纽约书评》

媒体推荐

格林本人最为推许的得意之作。南美大陆风云变幻的历史,冷酷血腥与勇气温情相交织。


巴拉那河岸的一座小小的港口城市中,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行动过后,所有当事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辜被绑的名誉领事,骑虎难下的游击队员,备受良心煎熬的英国医生,在情人与丈夫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妻子,还有冷酷无情的政客……宗教教义、社会理想、人性底线,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混乱中,他们各自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吉诃德大神父

Monsignor Quixote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房小然

出版社:外研社

出版时间:2016-10

《吉诃德大神父》十分重要,因为它展示了作者长期以来在有关信仰的需要、本质和效力等问题上进行自我辩论的最后一个阶段。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媒体推荐

《堂吉诃德》的现代戏仿,格雷厄姆·格林晚期力作,用浪荡汉小说的外壳包裹其最擅长的宗教主题,诙谐之中暗藏机锋。


燠热的西班牙中部平原上,一位刚刚意外晋升为高级教士的神父,一名笃信共产主义的前任镇长,开着一辆锈迹斑斑的西雅特600汽车,正朝着马德里驶去……一路上意外不断,吉诃德神父与“桑丘”镇长就各种问题展开辩论。信仰遭到拷问,怀疑暗地滋生,两人事态频发的旅程最终将走向何处?


第十个人

The Tenth Man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李军

出版社:外研社

出版时间:2016-9

这本小说将超现实的风格和精心策划的阴谋相结合,使得《第十个人》充满梦幻般的感觉。

——《纽约时报》

媒体推荐

一篇被格林数次遗忘的故事,也是较之著名的《第三个人》而言,格林本人更加偏爱的故事。


二战期间,法国律师夏瓦尔被关进监狱,不幸抓阄成为要被处决的十人之一。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夏瓦尔用全部财产换得监狱里另一名囚犯詹弗耶替他赴死。战后,失去一切的夏瓦尔回到自己的家园,面对詹弗耶愤怒的妹妹和不知情的母亲,他决定隐瞒自己的身份,成为这个家庭的零杂工……


读者福利


关注“外研社”微信公众号

分享该文至朋友圈

截屏分享页面

发送截屏至外研社微信公众号后台

(同时发送微信号手机号信息)


阿研会从中抽取4位幸运读者

随机赠送《喜剧演员》《名誉领事》《吉诃德大神父》《 第十个人》其中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17年10月18日


往期精彩文章:

村上春树又双叒叕陪跑诺奖?其实他还有很多“陪跑小伙伴”

12岁就做过上百场演讲,大学生演说家邹奇奇的3个演讲技巧

只知道Red,Yellow和Blue?这十年来的流行色都在这里了

“最美图书馆”应当是什么样?


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 : waiyanshe-fltrp

新浪微博:@外研社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格林名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