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襄阳的“烦恼”!已更名七年多,还是经常被喊“襄樊”

荆楚网 2019-04-02


提起襄阳

你会想到什么?

是雄壮巍峨的古城墙?



还是让诗仙李白都崇拜无比的

唐代大诗人“孟襄阳”孟浩然?



还是《射雕英雄传》中

惨烈的襄阳守城之战



但是,有些人提到襄阳的第一反应是:

嗯?不是襄樊吗?


襄阳的“烦恼”


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但是更名七年多来,襄阳市至今仍会被误称作“襄樊市”。实际上,作为地级市的襄樊市只存在了27年,却一直成为襄阳的“烦恼”。7月份的公开新闻报道中,依旧不乏使用“襄樊市”——这个已被国务院注销了的城市名称的情况。


譬如,《华西都市报》在7月15日的报道中称,“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除了有武汉外,还有宜昌和襄樊两个经济副中心。”又如,《连云港日报》在7月16日的报道中称,“‘暑运’进入第二周后,上海和湖北襄樊、徐州、淮安等几条线热度不减,每天上座率达到百分之百。”


更名是传承历史、顺应民意之举



时任襄阳市委书记唐良智表示,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顺乎民意之举。


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据中新网报道,2010年12月9日,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市更名工作会议,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从即日起,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同时,襄阳市下辖的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网2010年12月10日发布的消息,12月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襄阳市委员会、襄阳市人民政府牌匾的更换,吸引着过往行人的关注。同日上午,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襄阳市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襄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牌匾也进行了更换。



襄阳因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襄水即今天的南渠。历史上,今襄阳地区主要使用过四个名称——襄阳、襄州、雍州、襄樊。


公开资料显示,襄阳县始建于西汉初年,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


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清朝时期,该地区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到民国初期,直属湖北省政府。


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黄龙一带(县内其它地方为国民党统治)建立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边苏区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该地区复以襄阳县之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1952年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79年改称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辖)。


1983年8月,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地级市)。



从公元208年曹操始设襄阳郡至公元2010年

使用“襄阳”的时间合计1039年

使用“襄州”的时间合计538年

使用“雍州”的时间合计165年

使用“襄樊”的时间合计60年


襄阳市人民政府官网上发布的一篇题为《襄阳,难忘的历史记忆》的文章指出,仅从使用时间长短来看,襄阳无疑是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地名。


“襄樊”这一名称,一是割断了历史文化传承,襄阳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上无不打上了深厚烙印;二是认知度和认同感不高,“襄阳”这个地名已经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记忆中。


襄阳改名曾掀起更名潮



襄阳的更名,在当时还曾引起一波探讨城市更名的热潮。据《华商报》2011年1月报道,2010年12月,多个网络论坛发布题为《已将襄阳还襄樊,可把长安归西安?》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勘界处表示,每年西安市两会都有这样的提案。尽管长安作为一个古地名,是一个文化符号,但与现在西安的行政区划不太一致,而且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不宜随便变更。



人民日报文化学者李辉曾写一篇《可惜从此无徽州》的文章。他表示,1987年,黄山市扩大至大部分徽州地区,徽州地名取消,易名为黄山市,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徽州”作为地名从此再无踪影,历史悠久的徽州,被一座山吃掉。他当时希望,湖北有“襄樊”更名为“襄阳”,能对“黄山”改“徽州”形成推动作用。


但是也有专家曾指出,地名要保持严肃性、延续性,除非是影响到民族尊严,有损政治文化的名字才需要改。城市改名也要本着科学、谨慎的态度衡量利弊,规范操作,盲从跟风损害尤烈。





来源 |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网络综合

编辑 | 张惟乔

出品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