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破解高血压

2016-09-27 特赢教育



 一,治病别害了自己

任何研究,最重要的是其严谨性。猜想也好,推理也罢,最后的结果正确与否,都要经过试验及验证。西医学的逻辑也好,中医学的的思维也罢,而最终都要经过病人的健康这一关。别管什么理论和办法,能把病治好了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医学的最高境界,不应该仅仅是治病,而更重要的是救人。不能老病没治好反而治出新病,或者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有的研究出现偏差和失误,损失可以弥补。如果楼盖塌了可以重盖,汽车报废了可以重造。而医学呢,病治错了,身体还能恢复到原来吗?人死了能复活吗?所以医学的研究来不得偏和差,也来不得错和误。很多新研究新发现新论点,在检验正确与否之前要考证。即使现有的作法,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很多定论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需要考证。真理是什么,真理是有理有据,真理是要验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的是结果,权威也好,专家也好,理论说得再天花乱坠,逻辑性再强,说服力再大,但如果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那么“定论”就是错误的,就需要纠正。君子曰:己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自己不明白的,不能轻易乱对人讲,更不要轻易让别人去做。所以说,在我的研究发现中,凡是我说出来的东西,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后才把它写出来。关于我在文章里说出来的论点,都是在实践中先有发现,再经过分析判断,然后再经过实践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才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交流。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儿戏、模糊,或者模棱两可,否则给人误导,害人害己。

因为这篇文章本身就是探讨高血压的,所以先在这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目的不是指责什么,主要是想通过我的阐述,对现有做法提出我的质疑,说明一下所谓“真理”的误导和害人。高血压病人都知道,降压药分为五大类:“扩张类”、“利尿类”、“镇静类”等。病人如果降压效果不理想的话,医生就会让加一类降压药。再不理想就再加一类,最后甚至搞出了个“联合降压”,几种药通通来点。这不是傻子疗法吗?还要医生干什么?到药店把各类降压药都买点、都吃点不就可以了吗?而且还都在总结联合用药的种种好处。病人看医生,就是因为医生是专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更明白,用药更精确。医生开的药吃了不管事,说明没给病人看明白。无论西医也好,中医也好,都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相当多的病人,都是吃两三种降压药,再吃心血康、脑心通,再吃阿斯匹林。高血压,吃上几年药,多了心脏病,再吃再吃复方丹参片,再过一段多了糖尿病,再吃降糖药,再过一段,肝吃出问题来了再吃保肝药,肝没有保好缺又吃坏了肾。大家看看最后的结果就知道,有身体越吃越好的吗?病人为了治病,必须吃的药要吃,但不必要吃的也吃,我想这不仅仅是多花钱多遭罪的问题。人人皆知药有毒、副作用,不该吃的药却在天天吃,什么结果?

任何药物或者疗法,都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以救人一命。利用不好,也可以害人一命。

 

二,抗击现代流行病,别让魔鬼缠上你。

 什么是流行病?简单地说,就是普遍病、多发病,对健康甚至生命危害最大的病,死亡率特别高的病。中国古代出了四个名医,其中张仲景被后人奉为“医圣”、“方祖”。不仅是他写了《伤寒论》,也不仅仅是他开创了“辩证论治”的中医之魂,更主要的是他选择和研究及解决的,是当时的流行病,拯救的是“芸芸众生”,功德无量。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这才是他对当时中华民族的贡献。智者善于研究最复杂的问题,勇者敢于抗击最艰难的挑战。所以他不仅是我们学医之辈的导师,更应是我们尊敬的医界英雄。流行病对人类的伤害,用“灾难”来形容一点也不算过分。奠定了欧洲文明基础的古希腊居然是毁于一场闻所未闻的大瘟疫,罗马帝国的命运居然也系于此,甚至中国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基督教的兴衰、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拿破仑命运的转折居然都掌握在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大瘟疫”上……(摘自网文),这就是流行病的恐怖。

目前中国高血压病人16亿,全世界是7亿。仅仅我国每年脑卒死就600多万,死亡200万,40%高度致残,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些个数字给我们的警示:100个高血压患者中,每年就有将近30个发生突发事件而进医院(临床)抢救,这30个中有10个抢救无效必死无疑。每年死亡200万,是汶川地震的30多倍。100个高血压患者中,每年有40个是高度致残的。也就是说三个临床高血压患者中,一个必死,一个重残,一个轻残是侥幸。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病进医院,耗费轻者几万元,重者几十万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人亡家破”的不是小数目。而对于条件好的家庭,安定祥和的幸福也即不在,每个家庭成员也被拖累得疲惫不堪,更何况对心灵的打击刻骨铭心。所以说,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对于个人来说是魔鬼,对于家庭是灾难,对于社会和国家是安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更让我们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化”,十几岁的孩子就开始血压高,三、四十岁死亡的已见怪不怪,“三高”大军日益壮大。今天1.6亿,不久就会3.2亿,全民高血压离我们还有多远?看看现在每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几乎都让心脑血管病人包揽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只是围绕“药物控制”的思路转来转去,我们听不到新的声音,看不到新的曙光。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在等待中无奈地当了实验的牺牲品,无奈地过早离开了这个世界。

   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你应该看看我下面的内容。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们将由浅而深,一步一步地破解高血压之神秘面纱。对文章里的见解和认识呢,如果你认为它是一缕春风,那么希望你多呼吸几口清新,荡涤已往那些陈旧的思维,让企盼奔跑起来,让畅想腾飞;如果你认为它是一场甘露,那么祝愿你多沐浴些许甘甜,沁润被病魔缠绕多年的肌体,唤回久违了的清爽,把梦想变真。

当然,如果能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高度的重视,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及,笔者甚欣,患者福也,善莫大焉。

三,解剖高血压——大道至简

首先要阐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现代医学把高血压定为一种疾病,这本身是不科学的。这也是高血压“久攻不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因为把它看成一种疾病,就缩小了研究致病机理的目标。看似简单的问题可怎么也无法明确具体原因,无形中又增加猜测的范围和难度。好似一团乱麻,越理越乱。

过去,一个人在田间劳作,突然就倒下死去了,中医把这称为“痹症”。那时候没有血压计,没有血压的概念,但那时候中医就知道是因为哪里“不通”造成的。其实,从中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症在外而病在里”。发病原因是由身体内部一个因素或多个因素混合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人的高血压可能是因为“栓”,那个人的高血压却可能是因为“堵”,第三个又可能是因为“挤”,这也是我们下面需要探讨的。因为不同病人的死亡原因不一样,有的是“溢血”,有的是“栓塞”,那么高血压的“内部机理”肯定不一样。如果我们遵循“辩证”的宗旨,一团乱麻就会越捋越清,最后真相大白。

我们先从头捋,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先看看血压是怎么回事。朋友们会说,谁不知道血压?这还用讲?其实,最复杂的问题就隐藏在最简单的道理之中。全世界范围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高血压,几十年仍捋不清头绪。为什么?就是把血压高想象的过于复杂化了。如果我们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血压高就不会那么神秘了。

什么是血压呢?血压就是血液在流动中对血管形成的“涨力”。 什么是高压呢?当心脏收缩把心脏里的血液射出去,这个期间血管里的血液最多,称为收缩压,简称“高压”。什么是低压呢?当心脏舒展把一部分血液收进来,这个期间血管里的血液最少,称为舒张压,简称“低压”。那么,血压的“压力”取决于谁呢?主要是心脏的泵力和肌肉收缩,动脉血压的动力(向远端血管的递进力)来自于心脏的节律收缩(泵力)和血管的(弹性)收缩力,静脉血管的压力(末梢血管流回心脏的递进力),来自于血管的收缩力和肌肉收缩的辅助压力。

因此,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四个因素:(1)血管的容量及弹性。(2)心搏及心率,即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及心脏“跳动”的快慢。(3)血管外周的压力(血管外周阻力)。(4)血液的前行阻力。

    首先提醒康友特别注意的是:人体一天的血压也是根据能量交换的需要而不断起伏变化的。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我们把血压初步划分为三种类型:

1)生理血压——正常人的血压:白天属于人体活动期就会“昼高”,晚上属于人体静养期就会“夜低”。 为什么人的血压会一天24小时不断变化呢?因为血液是管运输的载体,是负责人体能量交换的。血压的高低是跟着身体能量消耗的快慢而变化的,身体消耗快就需要补充得快,血液循环就得快,心率就得快。这就是生理血压,这叫血压的正常波动。清晨醒来后血压升高,至810时达第一高峰,至1618时为第二高峰,午夜至凌晨23时降至最低谷。如果将一天的血压波动连成一条蜿蜒起伏的双峰低谷曲线,其形态像吃饭用的长柄勺。从早到晚的血压波动较小,其曲线就像“勺柄”,而午夜后23小时的低谷曲线便像“勺体”,这叫“勺形血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样也遵循这种长柄勺形的双峰低谷的波动规律。另外还有少数特殊高血压的变化是“非勺形”高血压,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里探讨。

2)行为血压——如果我们站着或坐着,这时候的血液循环是“上下循环”。大概有700ml的血液“坠”向下肢,这时候测量(胳膊)血压较低(而如果测量脚腕血压则高)。当我们(睡觉)躺下的时候,血液变成“水平循环”。这时候没有了“下坠”情况,胳膊的血压变高而脚腕的血压变低,这叫“行为血压”。朋友们可以用“腕式”血压计,来做这个实验。如果我们跑上 100再量血压,就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因为身体的能量快速消耗需要快速补充。这叫“应答血压”,是人体的“自救行为”。请康友们注意, 这对下一步破译高血压的分析至关重要。大多数人“下午的血压要比上午的高”,就是因为上午的“劳作”消耗的体能需要在下午的时候来补充。如果你上午忙得很劳累,而下午的血压又不比上午的高,说明你身体的“自救能力”下降了。

为什么要讲“行为血压”呢?值得着重说明的也是这一点,请康友一定要格外重视:血压高本身固然可怕,但“行为血压”才是诱发心脑血管病临床事件的“罪魁祸首”。如果对二者定“罪”的话,起码要各打50大板。那么,典型的“行为血压”的危险因子有哪些呢?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强冷刺激、过度疲劳和暴饮暴食。这也是世界范围已经明确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临床危险因子”。关于其它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临床危险因子”的探讨,也在后面补充论述。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行为血压”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绝大多数的“高血压”将幸免于难。

3)病理血压——就是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循环不通畅。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证实:一现象,二分析,三验证。

首先是第一个高血压之迷——右胳膊的血压为什么比左胳膊高?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血压类型。如果测量两个胳膊的血压会一样吗?很多人认为应该一样,其实不一样。通常量血压都是测量一个胳膊,我给康友量血压时都是量两个胳膊。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你咋还量两个胳膊?对,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测量两条腿上的血压。提醒康友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测量血压只是选择胳膊肱动脉血压为参考指数,其实它只是一个局部血压值,并不是全身血压都是这个数值,从大血管到小血管的每个不同阶段的血压是不一样的。可以这么认为,这里的血压值“正常”,并不代表全身其它地方也正常。血压不正常,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循环障碍”。即使有很多人和很多文章里也提出“高血压是循环障碍”的因素,但却没人试图从解决血液循环的角度入手。我们为什么不从血液循环入手呢?如果我们能从这个最基本的思路去研究,问题是那么的简单和直观。

正常人的血压,左胳膊的血压会比右胳膊的血压高510个点(毫米汞柱),这是正常的生理血压。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怪现象出现了,几乎所有的人的血压,右胳膊的血压要比左胳膊的血压高。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有的右胳膊要比左胳膊高2030个点,这样的病人在高血压患者中并不是少数。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做个试验就明白了:如果把一个胳膊用绳子扎紧,再量另一个胳膊的血压,就会升高。这是因为扎住的胳膊血液循环不“通畅”了,血液前进受到“阻力”就会向其它地方“压”。我们通常一个姿势坐的时间长了,腿就会发麻。一会半会儿不能动,要缓解一段时间才能行动自如。这就是因为腿部受挤压,血脉不通畅造成“发麻”。这时如果测量胳膊的血压就会高,而麻腿的血压就会低,发麻是因为血液灌注不足。也就是说:血压高的患者肯定有血压低的地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详细解释。

到了这里,还仅仅是个逻辑推理,真相是不是如此呢?判断是不是有道理呢?一是看症状:血液从左心室泵出后上行于两个胳膊和头部。如果一个胳膊不通畅(一个胳膊脉弱,一个胳膊脉强),那么有一部分应该流向这个胳膊的血液就会流向头部及另外一个胳膊,这就是高血压(偏)头疼的原因。胳膊不通畅的症状判断,除了上面提出的脉弱、尺泽穴区域疼痛外,还有疼、痛、麻、凉、抓举无力、曲伸不利等症状或感觉,在胳膊上循经按摩,还会发现颗粒结节、脂肪纤维瘤、肌肉僵硬及部分粘连、汗毛孔粗大等现象。二是看验证结果:早期或轻度的患者,通过按摩、刮痧、拔罐,重者再加上“通宝液”经络包灸、穴位贴灸及堵塞点“泻瘀血”等方法调理,上述这些症状就可消除,血压也趋于正常还有一个旁证也可验证:上面提到,胳膊的血液循环不畅通,就会引起头疼。同理,胳膊的血液循环畅通了,头疼也就立刻缓解或消失。

为什么说是缓解或者见轻,而不说是头一点都不疼了呢?因为高血压头疼不只是胳膊不畅通,还有颈椎部位的不畅通。这就是第二个高血压之迷---血压为什么有时高而有时又不高?请注意,这是生理血压之外的“反常”波动,也就是“病理波动血压”,也是高血压当中危害最大的一个因子。这也是最难防范的一类高血压,它没正常规律可循。有可能几天不高,但说高一下子就“蹿”很高。有时一天不高,但说不准哪一会就“蹿”高。这就是因为“脊椎生理弯曲变形”引起的,特别是颈椎变型(增生、错位、粘连等)。那么颈动、静脉(椎体外)血管和椎动、静脉(椎管内)血管受到挤压,也可以想象圆血管被挤扁了,血液上行(动脉供养)或者下行(静脉携带废物)就会不通畅。血液循环为了冲破阻力,心脏就会加快,血压就会升高。而当脊椎恢复正常弯曲状态时,血管恢复原状。血液循环就恢复通畅了,血压就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有的患者血压高时,不是静休而是出门走一圈,血压不但不升高反而下降了。所以说这类高血压只是在身体某种姿势,造成脊椎变形时才高。怎么验证呢?方法很简单,如果采取下蹲姿势,膝盖部的血管就会受到挤压。这样量的血压就会比站姿或坐姿高,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如果大幅度扭脖子或很低头、很仰头,血压也会升高。如果仔细查看颈椎,会发现颈椎增生、脖子粗大、僵硬、某侧肿胀、脑枕叶部位(风府穴周围)特别厚(好像多块肉,而且有的很硬,甚至高低不平形成横沟或竖沟)等现象,按压有痛感。这种情况的血压一般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这就是颈椎引起的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

具体又分两种情况:什么情况下收缩压偏高?什么情况下舒张压偏高? 1)如果受挤压的是动脉血管,那么血液上行受阻,反映的是收缩压偏高。它造成的是脑供养不足,所以这种情况会头晕、头昏、忘事、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等症状。(2)如果受挤压的是静脉血管,那么血液回流受阻,反映的是舒张压偏高。这种情况血液上得快而下得慢,所以头就会“顶”得“咚咚疼”,“危险预后”就是顶破血管“脑溢血”。又因为是血液下行受阻“血流慢”,所以容易造成“杂质沉淀”,也就是通常说的瘀血,所以会形成脖子肿大、“脑枕叶部位特别肥厚”等情况。

为什么会形成沉淀呢?我们都知道河流里的泥沙,都是在水流缓慢的地方“沉沙”,水流急的地方是不会“沉沙”的。血液循环也是这样,正常的时候杂质是不会沉的。循环正常血压就正常,血液动力及流速就会“恰到好处”地保持“动脉供养”和“静脉回收”的最佳状态。

为什么容易在脊椎形成“沉淀瘀堵”呢?因为人的一生有接近一半的时间要睡觉,整个背部(脊椎)及后脑处于受“压”状态,这就造成背部血液循环的缓慢,就容易造成“瘀堵”。另外每个人都好某个姿势睡觉,长期一个姿势也会使脊椎的“异形”造成血管血液循环的“瘀堵”。特别是枕头的软硬、高低,造成后脑部位的“增生现象”。胖人重,对“后背”的压力就大,瘀堵也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胖人容易血压高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把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叫“椎源性高血压”。

我们知道了挤、压造成“瘀、堵”的原因,那么就到了第三个高血压之迷----血压为什么随着年龄而增长?如果我们沿颈肩和脊椎按摩查看,会有肉皮“硬厚”、“毛孔粗大”、“脓包”、“结节”等现象。特别是在颈七和胸一(大椎穴)部位会有巴掌大的肌肉僵硬粘连(又厚又硬,用手抓不动),另外舒张压(低压)过高的人,会有一个大疙瘩(女性低压过高者见多),这就是“瘀堵”形成的增生。而且增生面积、增生病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增大,那么“增生”的里面是什么呢?做这个试验会让大家很惊奇:用“泻血针”在增生部位扎眼后拔罐,出来的是又黑又粘又稠的“瘀血”,我们也可以叫它“死血”。因为它已经不参与循环了,这是瘀堵在身体外部的。如果是瘀堵在身体内部呢?是不是形成肿瘤的因子呢?这是题外话,有待另外深入研究及探讨。大家会问:血液应该是红的,检查血脂也不高,血液也不粘,哪来的又粘又稠又黑的“瘀血”呢?这就是血液采样的问题,体检抽取的是血管里的好血,像包括“血糖”检测等很多检查指标不可全信就是这个道理。各种仪器没错,但操作仪器的是人,认知的不同和理解的偏差,都会影响检查的结果。这就是检查的局限性,很多毛病查不出原因,可身体就是不舒服,就是因为“隐藏”的问题不能被发现,所以有的时候相信自己的感觉比相信仪器更重要。为什么毛细血管的血会是黑的粘的呢?有两个原因:我们知道炒菜的锅,要用开水烫才会“刷”干净,因为油都粘浮在锅壁上。身体的体温是越向外越低,血液也就越向外越粘稠,血液流速也就越向外越慢,就会粘浮在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栓塞”。我们煮粥的时候,粥稀不容易粘锅,粥越稠粘锅越重。古代的人一天吃多少油?过去我们一天吃多少油?现代我们一天又吃多少油?所以我们的血液越来越粘稠,所以得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另外一个原因,血液的杂质从动脉里“挤出来”,由于杂质的直径大于静脉血管的直径“挤不回去”了,就会造成“瘀堵”。我们知道,皮里肉外(身体远端)的都是毛细血管和微静脉血管,所以我们可以叫作“毛细血管瘀堵”。

这些血液不流通了,在身体里长期缺氧就会慢慢“变质”,就会越来越黑,慢慢干化和钙化,就会形成增生。皮下的就会形成老年斑,拱出来的就会形成“肉瘊”, 腐化的就会形成“粉刺脓包”。“肉瘊”一般在脖子周围会大面积出现,糖尿病人多长在两个腋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栓塞的部位会越来越多,栓塞的长度越来越长,栓塞的面积越来越大,所以血压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怎么验证“栓塞”理论呢?看舌下体静脉血管(中医叫舌下络脉)。正常的情况是:一条、两条或多条大血管“不见粗长怒张或细短紧束,其颜色多呈暗红偏蓝色”,周围小血管清晰,栓塞越重者越混浊,颜色晦暗,就像“静脉曲张”一样。高血压病史越长者,舌下静脉血管栓塞越严重,特别是舒张压过高的患者。中度的舌头伸不出来,严重的舌头不能打弯。说话不利落,半身不遂,就是这样演变(恶化)而来。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舒张压(低压)过高的原因是由于栓塞呢?我们看下一步对高血压的详细探讨。

 

四,分解高血压——证据结论

科学研究也好,医学研究也好,最后要的是结论(根和据)。结论分推理结论、逻辑结论、试验结论、数据结论、证据结论。但所有结论,最真实的结论是证据结论,法律还讲“谁主张谁举证”,更何况人命关天的医学。现代医学的一些结论大都不是证据结论,所以很多病理研究和治疗思路也就可谓“盲人摸象”。证据结论又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尽管像小白鼠这类的实验,虽然算作证据结论,但属于间接证据。拿动物实验的结论应用于人体,肯定大有偏差。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本身就相当大,更何况人与动物呢?事实也是如此,很多病人当了非证据结论的牺牲品,药物也是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所以医学的研究,最完美的要求是(直接)证据结论。

上章讲了三个结论,高血压的三个关键问题:

(1)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症在外而病在里。

(2)高血压的发病因子(病源或者病根)---“病理血压”---血液循环不通畅 (挤压瘀堵论)。

(3)高血压的临床因子(诱发原因)---“行为血压”---生活习惯。

这些结论的正确性要用直接证据(人体)验证才更符合道理。第一点毫无疑问,那么我们从第二点开始探讨:

为什么血液循环不通畅会造成高血压呢?心脏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胳膊不通,血液就会压向另一个胳膊,这是按“生理血压”来理解,只是理论意义上的推理结论。事实上心脏的动力是要变的,不但要变而且还会变得相当明显,这也就为验证结论增加了说服力。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汽车上坡的时候要“轰”油门加大马力,不然上不去。血液前行中遇到阻力也要加大马力,心脏跳动就会加快,血压就要升高。干什么?要冲破“阻力”,这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应答血压”。它是人体的自然本能,是身体的“自救行为”。怎么验证这个结论呢?很简单,我们把两个大腿上(股动脉)用绳子紧紧地缠上几圈,流向下肢的血液就会“阻力”加大,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再测量血压,心率会加快,血压会升高,这时候“阻力”以下的双腿就会“缺血”,就是血液灌注不足的地方,并且伴有或麻、或胀、或热、或酸的感觉,这时候测量腿腕的血压就会比缠腿之前低。按照“挤、压、瘀、堵”论,对高血压的两大疑团也各自找到了合理的答案。

这两个疑团就是:“流行规律”和“靶器官损害”。所谓流行规律,就是高血压发病的根源——通过规律找根源。所谓靶器官损害,就是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目标)。

一代又一代的前辈,通过对高血压的研究,尽管没有彻底攻克高血压,但是经过不懈努力,总结出了高血压的一些普遍性特点。这对高血压防治的参考功不可没,但却始终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无法向更深一步迈进。而按照“挤压瘀堵论”,问题将变得豁然开朗。同时反过来又可验证“挤压瘀堵论”,也为今后高血压的防治打开了探索空间。

先看对高血压流行规律的探讨——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前文已论。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女性更年期之前每月月经流失血液,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冲抵了高血压的显现;并不说明没“瘀堵”,也不说明没有高血压。是因为血总量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没能力多为心脏供血,也就形不成“自救行为”。所以更年期之前女性的高血压界定标准要低,不能和其它高血压一样界定和判断。

3)地理分布差异。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造成血压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缺氧,二是寒冷。海拔高,空气里含氧量低,人体为了满足供氧,就要相应升高一部分血压。寒冷因素前文已论,寒冷影响的是体表“微循环”或“末梢循环”。这个因素还造成一个流行规律,前人没有发现,就是舒张压(低压)过高,将在下文“特征高血压”里详细论述。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气温越高代谢越好,血液循环越好,“瘀堵”越轻。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高血压是生活习惯病,而饮食习惯占生活习惯的主要成份,古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关于饮酒,“少喝为酒、多喝为药”,药是什么?“毒”。所以提倡“限酒”很对,大家都可以做个试验,看了结果,不怕死的才会再喝大酒。把身体泻出来的“瘀血”,放在白酒里面浸泡半小时,会形成一块像皮筋一样的胶质,用镊子夹起来不断,晾干后像石头一样硬。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其实这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不宜造成“瘀堵”。脑力劳动吃得好动得少,领导干部和大老板得高血压的是不是多?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关于肥胖导致高血压,前面已经说了一个原因,胖人对脊椎的挤压变异因素。需要说明的另一个原因是,胖人的营养需求线扩大扩长,特别是解决对“末梢循环”的营养供应,身体需要增加血压。如果胖人的血压在一般人的正常水平,反而说明身体不正常。又因为心脏属于“小马拉大车”——超负荷运转,根本无力产生 “自救行为” 。所以胖人的高血压界定标准应该提高,当然是在检查心脑血管循环没有异常前提下,因此胖人的高血压判定和防治更要因人而异。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这个结论牵强:(1)高血压是后天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遗传是生殖基因携带,父母在生孩子的时候还没患高血压,哪来的高血压基因?谁又能确切描述染色体中哪个基因链含有高血压变异因子?所以说不准的不能随便说。这种说法很容易对高血压病人误导,很多人认为是遗传的,防治的信心就会消极。家族中存在高血压的多数致病危险因子(比方大人吃咸孩子也学得好吃咸等),也就是说,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就容易得相同的病。现代人用空调的多了,患高血压的就多了,这就是所谓的“遗传”。

9)妊娠高血压。孕妇并不都发生“妊娠高血压”,有的有,有的没有。所以唯一的原因就是某种胎位对腹腔血管丛的“挤压”造成“循环不通畅”,“大肚子”胖人坐低座位久了,血压就会升高也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对靶器官损害的探讨——

寻找靶器官的损害,视角偏重于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判断上。这恐怕是犯了一个思维性错误,因果倒置。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思路:高血压是凶手,靶器官损害是受害者。高血压是“因”,受害靶器官是“果”。

其实原来的研究达到这一步,已经接近了发现高血压成因的“蛛丝马迹”,只是我们没换个角度思考。既然临床及研究已经发现了很多靶器官损害,这说明它们肯定存在着因果关系。但谁是因?谁是果?那就天壤之别了。其实这些“靶器官损害”与高血压的因果关系确实存在着混淆,如果详加甄别,无疑是柳暗花明。如果我们把靶器官看做“因”,把高血压看作“果”,这不就找到高血压的具体成因了吗?在已明确的“靶器官损害”中,像“脑出血”、“心室肥大”、“心率过速”等,是高血压本身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但像“冠脉病”、“肺栓塞”、“心肌缺血”等,血压越高对它们越有利,这种情况显然高血压不是“因”而是“果”。比方“肺栓塞”,肺动脉的压力就会增高,这种情况导致的血压高,我们可以叫“肺源性高血压”。这种情况不是“左心室”肥大,而是“右心室”肺大,就是右心室打出来的血液遇到阻力向回返把“右心室”憋肥大了,这也就反过来近一步验证了“挤、压、瘀、堵”论。

既然讲因果关系,那么从对“靶器官损害”研究就又带出来一个问题,这就是“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已找到具体原因的高血压。那么把高血压划分成两类:“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显然又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矛盾的是,怎样理解其划分的意义?是“有具体原因和无具体原因” 还是“已探明具体原因和未探明具体原因”?(1)如果按“原发”字义理解,是没具体原因吗?但目前全世界都在找,实际上也是有原因,任何问题都有“因”和“果”,任何现象发生都不会无缘无故。这样,事实上又对绝大多数病人形成了误导,原发性高血压“终生不愈论”及“终生服药论”怎么解释?(2)如果按“有具体原因未探明”理解,那么这个“原发性”用词不当,不贴切。这样划分就不能自圆其说,课题研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想不到的后人可以想出来,想错的后人可以给纠正,顶多是让后人多走点弯路。但是犯这样的超级“失误”会令后人笑掉大牙。

其实,在现已发现的“继发性高血压”中,都能找到“挤、压、瘀、堵”论的症状。像“肾源性高血压”,说明“挤、压、瘀、堵”在肾血管。而所谓“原发性高血压”,只不过是暂时找不到“挤、压、瘀、堵”在哪里。一是说这些迹象已经显现了“挤、压、瘀、堵”论的端倪,只是我们没有进一步深入。二是不应该按“原发性与继发性”划分,所有高血压都是“继发性高血压”。按照“挤、压、瘀、堵”论,都能找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应该按“已知原因高血压”,“未知原因高血压”来划分,这从下面对高血压的进一步认识中将更为具体。

对“特征高血压”的思索与探讨——

什么是“特征高血压”呢?就是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特征。现行对高血压风险程度预后的分类为三级,尽管有很大的警示意义,但对具体防范的指导性尚显不足。有的高压180没什么感觉,也可能不出危险,而有的120没事130就难受得受不了,也可能突发高危险情。这就是不同特征的不同区别,这就要具体原因具体对待。而进一步划分特征高血压,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讨不同特征对不同靶向攻击目标及风险预后的深化。不过对各种风险预后是针对比较严重的、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病的描述,主要是给康友及同仁点启一个思考判断的思路。

一,单纯收缩压高(高压高)。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或者说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知道,血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心脏的“泵力”,那么离心脏越近的动脉血管压力就会越大。所以离心脏越近的动脉血管受“挤压”不通畅,收缩压(高压)就会越高。也就是说“高压高”的原因,在于动脉血管被“挤压”。怎么验证呢?用绳子扎住或用力压住一条胳膊的肘关节处的动脉网,等几分钟胳膊有麻、胀、木等感觉时,测量另一个胳膊的血压,高压升的多而且明显。这时再测量被绑扎胳膊的腕压,血压则降低。单纯收缩期高压高,就会造成(脉)压差大。高压高有什么风险预后呢?1)如果一条胳膊血压高,另一条胳膊血压不高,就是前文提到的情况。那么可能堵在颈肩或者锁骨下动脉,有一侧胳膊就会感觉麻、疼、皱,重者胳膊伸不直,风险预后:(偏)头疼、耳鸣、脑溢血。(2)如果堵在颈椎,那么头部就会供血不足,感觉是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失眠、记忆减退等。风险预后:脑血栓、面瘫、痴呆、脑萎缩、脱发、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等脑缺血并发症。(3)如果堵在肺动脉或者冠脉,那么就会感觉胸闷、气短、心慌、心绞痛等,风险预后:心率过缓及二连律、三连率,肺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二,单纯舒张压高(低压高)。在舒张期,血压高低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血管的总容量和血管里的总血量。随着毛细血管的瘀堵及小静脉血管的栓塞,血管总容量逐渐缩小,低压也就慢慢升高,所以低压高在于静脉血管的“瘀堵”。怎么验证呢?在全身特别是胳膊或者背部查找僵硬、粘连的肌肉,轻者按摩,重者刮痧,再重者“泻瘀血”,血压就会下来,低压降得幅度大而高压降得幅度小。这也是降压药降高压效果明显,而降低压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低压高有什么风险预后呢?1)如果堵在颈椎部位,那么头部回血不畅,在后脑枕叶部位有“瘀血沉淀增生”。就是前面讲的横沟、竖沟,脖子粗大、有肉猴,感觉是头皮厚(水肿)、头紧、(偏)头疼、头胀,风险预后:脑溢血、脑瘤、脑栓塞等。(2)如果堵在胸椎,偶有驮背现象,也就是体位性高血压的一种。一般在早晨起床时血压高,有的坐着高躺下不高,而有的躺着不高坐着高。背部有肌肉僵硬、结节、脓疖、“肉猴”,有胸闷、气短、心绞痛等感觉,特别是腋下有“肉猴”,伴有血糖高。风险预后:肺栓塞、冠脉栓塞、糖尿病、心肌梗死。(3)如果堵在腰椎,有腰椎变形现象,也是体位高血压的一种。腰疼、发沉、发凉,有皮厚、毛孔粗、脓疖,特别是在五节腰椎左右有增生,用手按摸就像肉瘤一样的钙化肿块,压迫坐骨神经。一般从腰到腿后侧(膀胱经)疼,蹲下起来困难,妇女还有从腰到腿外侧(胆经)疼。风险预后:下肢静脉曲张、肾病、子宫肌瘤、半身不遂。

三, “非勺型”高血压(晚上高)。除了胸椎、腰椎“瘀、堵“与“非勺型高血压”有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尿潴留”(尿频、尿急、尿不尽)。那么膀胱膨胀就会挤压血管,白天随憋随尿,不存在这个情况。到晚上特别是冬天能憋尽量憋,所以晚上血压高。

怎么判断是否“尿潴留”呢?有的人排不空会有感觉,没感觉的可以实验:膀胱的容量是350——500毫升,一次排尿量低于300毫升或者更少就会是排不尽。怎么验证血压变化呢?晚上起夜排尿之前先量一次血压,等尿完再量一次就会发现血压降低了。风险预后:这种情况很矛盾,“高压事件”和“低压事件”都可能发生。如果不吃药,第二天早晨血压升高可能突发“高压事件”(脑溢血),如果晚上吃降压药,再赶上“生理血压”低峰,又可能突发“低压事件”(脑血栓或者心肌梗死)。其实,不仅仅是“非勺形”高血压,所有高血压也是这样,依赖药物降压都是有利也有弊。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接下来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探讨。

 

五,防治高血压——生死抉择

为什么要用“生死抉择”来形容高血压的防治呢?因为它是号称第一杀手的现代流行病。真的就像一个魔鬼,不仅让人天天烦恼痛苦,而且让我们防不胜防,稍有不慎“一命乌乎”。

其实,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对防治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是关键,措施得当“无妨大碍”,措施不当“在劫难逃”。所以用“生死抉择”一点儿也不夸张,路选对了就能“生”,路走错了就是“死”。

(一)先看高血压并发症的探讨——

严格的讲,高血压的并发症来自两个方面:

1)高血压本身造成的并发症。上文已经讲了,多项“靶向器官损害”并不全是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继发症”。其中,高血压本身造成的并发症主要有:脑出血、心率过速、心室肥厚等。高血压的第一个并发症是“心室肥厚”,为什么会这样呢?心室为肺动脉和主动脉供血,因为血液循环的阻力超过了原来的正常阻力,为了冲破阻力心脏就要加快加劲。泵出来的血液受到阻力反过来又加大了反流力,久而久之把心室“憋”大了。如果左心室肥大,说明是主动脉循环障碍。如果右心室肥大,说明是肺动脉循环障碍。

2)其余大都是因为药物降压造成的并发症。降压药物的并发症也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脾胃、心脑、肝肾的“毒”作用,我们都知道怀孕不能吃药,怕药的毒性大,对胎儿不好。可是正常人吃药,毒性就小了吗?对胎儿能造成伤害,对身体其它地方就没伤害了吗?其次是尚没被警觉的“副”作用,盲目抗压的反作用。这就是前文提到的,高血压是人体的“应答血压”,是人体的自救行为。吃药把血压是降下来了,但是把身体的“自救行为”给破坏了。身体在加油门,吃药却是踩刹车,真正的问题没解决,还会引发其它副作用。血压高的部位给降下来了,但血压低的部位却降得更低。所以高血压造成的各种不适感觉并没有减轻,甚至是加重,像耳鸣、头疼、头沉、头晕、局部没劲等。因为这些情况是因为血压低造成的,应该升高血压才减轻症状,所以全身整体状况会越来越差。

(二)再看降压药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吃降压药不等于“治疗高血压”,只是控制高血压。很多人认为吃降压药是治疗,越吃对高血压越好。错了,吃降压药对高血压的好转一点儿帮助也没有,而是越来越重,慢慢加大服药量就说明这一点。

2)高血压是“未明原因”病症,就是“糊涂病”。 找不到具体病因,治本就无从下手,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有降压药都不是“靶向治疗”,也不是“功能修复”,这又是“糊涂治”。所以现行的高血压防治,是“糊涂病糊涂治”。

3)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那么吃降压药是否就真的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不尽然,也值得探讨。高血压对心脑血管有三大危险:一是脑卒中,二是心肌梗死,而脑卒中又分“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问题来了,这三大危险是在血压“高”和“低”完全相反的状态下出现的结果。其一,“脑血栓”和“心肌梗死”是“低压事件”。我们都知道晚上最好不吃降压药,因为晚上血压处于低峰,如果吃药很容易“低上加低”,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很多人睡觉“睡过去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降压对“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突发事件不是减少而是增多。我们看看身边常常出事的病人,是不是发生这两大危险的多?他们就像“好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天天按点吃、按量吃,可他们仍然“难逃恶运”。为什么?我们不应该“琢磨琢磨”吗?其二,血压越高越容易造成“脑溢血”,这也不尽然。因为也有两种情况:如果堵在颈静脉上(血压上的快下的慢),那么越高越容易突发“脑溢血”。但是如果堵在颈动脉上呢(上的慢)? 血压越高说明脑缺血越严重,流速越慢越容易形成“栓塞”。一样的道理,越吃药也就越增加“脑血栓”、“脑萎缩”、“脑瘤”、“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

4)再看降压药物的原理:降压药的作用原理是借助调控身体的其它功能,达到“间接降压“的目的,并不是调理或修复身体本身自有的降压功能,这无疑是“饮鸠止渴”。利尿剂的原理是减少血液里的水份,就像用盐腌咸菜“摄水份”一样,也就是缩小血液的总容量。血压高是因为血液里的水份多吗?现代人的血液本来就粘稠,“粘上加粘”不更容易形成“血栓”吗?β-阻滞剂,主要作用就是降低心率,让心脏跳得慢。心脏的快慢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而灵活机动的,心脏越慢越增加“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可能。心脏是什么器官,是全身的动力中枢,牵一发而动全身。钙拮抗剂,各个部位的钙密度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而自行调配进出的。高血压是因为钙游离吗?强行人为调配,身体不会乱套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等,不是抑制就是阻滞,道理也是一样,都是以牺牲身体其它正常功能和人体正常平衡为代价。而且代价相当大,甚至对身体各系统的伤害可以说是 “得不偿失”。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吃降压药的人几乎都“阳萎”,性功能下降甚至衰竭。阴茎“勃起”是充血过程,吃了降压药供血减少就硬不起来,硬不大会儿。我们都知道,“伟哥”药原来是治疗心脏病的,在临床却发现可提高性功能,又成了非常知名的“性药”。什么原因呢?降压药是把身体的正常供血量给降低,而吃了伟哥增加了身体的供血,所以性功能又“奇怪”地好转了。那么,降压药干扰的只是性功能吗?身体其它功能呢?如果我们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很多类似问题存在。这就是药物对身体的“胡乱干扰”,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个醒,药物的毒副作用不仅仅是临床发现的这些。所以药物降压在防止心脑血管病上,全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到底是哪里不通畅?而“千人一方”、“万人一药”严重背离了“对症下药”的医学宗旨。对有的患者是功,对有的患者却是过,并不全是利,甚至“弊大于利”。 现行的高血压治疗思路和办法,显然是给身体帮了很多“倒忙”。本来在自救的过程中起码还能冲掉一些沉淀,起码能延缓“瘀、堵”的加重。而人为的药物降压,不但原来的“阻力”不能冲破,本来“瘀、堵”的地方反而会因为压力变小越堵越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再向下分析,就不是仅仅给身体帮“倒忙”这么简单了。它打乱了身体很多原本正常的程序,本来身体出现了一个毛病,现在帮来帮去却帮出一大堆毛病。

(三),如何避免突发事件?

我们已经讲过,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说“病理血压”是突发事件的“定时炸弹”,那么“行为血压”就是造成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只要不点燃“导火索”,炸弹就不会爆炸。那么如何避免灾难的发生,研究“导火索”至关重要。生死系于“一念之差”,关键是我们要对这些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采取积极得力的防范措施,生命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魔鬼时间:魔鬼时间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早晨6点—9点,也就是起床前后。为什么这个时间容易发生危险呢?因为这个时间血压是全天最高峰,而造成血压高峰的原因有三个“不通畅”:1,睡觉时脑枕部长时间压于枕头造成该部血液循环不通畅,最好改用带孔枕头或麻将枕头。参考“长寿枕头”。 2,颈椎因改变姿势造成动脉或静脉循环不通畅,最好把枕头的高低调整合理。3,晚上睡觉整个背部压在床上造成背部微循环不通畅,最好侧身睡或变换姿势睡。另一个魔鬼时间是晚上睡觉中,特别是子夜前后,为什么这个时间容易发生危险呢?因为这个时间血压是全天最低峰,再加上三个“不通畅”,就很容易造成“血栓”。特别是心脏部位发生“血栓”的话,人就睡过去了,最好晚上不吃降压药。特别不能喝“大酒”,酒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如果晚上喝大酒喝到到半夜,“酒劲”老是下不去,血压就老是上不来,很可能就“醉死梦乡”。

魔鬼季节:魔鬼季节也有两个时间段。一是秋末冬初(加衣服的季节),一个是冬末春初(减衣服季节)。这两个时间段都是冷热交替季节,人们换衣服不及时,容易受风寒的侵袭。高血压主要是怕寒冷,哪里怕寒冷呢?头、颈椎和脚,脚冷导致下肢循环不好,引起血压升高,一定要让脚感到热乎。特别是头和颈椎怕寒冷,因为它们的外部毛细血管里的瘀血本来就很粘稠(像果冻一样),流速本来就已经缓慢了,再加上强烈的寒冷,特别是长时间在室外,血液流动就更加缓慢,极易诱发“血栓”。冬天里室外的水管都要用防冻的东西包住,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外出一定要戴帽子和围巾,只要保护好脖子和头,就会避免危险的发生。

魔鬼行动:主要是生活习惯,前文已经说过,诱发高血压突发事件的因素有: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强冷刺激、过度疲劳和暴饮暴食。另外需要补充的还有几个方面:(1)降压药选择:一定要看说明书,了解降压药的原理,最好有自己值得信赖的专家指导用药。绝不能看别人吃什么药自己就跟着吃,特别是不能自己到药店随便买药。就像前面分析的,如果心率正常的人,吃了降低心率的降压药,造成心率过缓,就更容易“血栓”及“心梗”。(2)降压药的数量:降压药的作用就是降压,高的时候吃,不高的时候可以不吃。关键是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特点,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很多患者家里连几十元钱的血压计都不备,夏天不知道减量,冬天不知道增量。好像吃药是为医生吃的,天天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能不出意外吗?(3)服药时间:一般降压药起效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所以要掌握自己的血压高峰以前吃。等感觉难受,量血压高了再吃已经晚了。再一个前面已经说了,最好晚上不吃降压药。(4)喝大酒:前文也说了,如果晚上喝大量的白酒,血压会“低上加低”。特别要强调的是,把泻出来的粘稠“瘀血”放在白酒里浸泡会形成“皮筋”一样的胶质,这或许就是全世界都在寻找的“血栓因子”。(5)输液:中国人好“打吊瓶”,一有点毛病就喜欢输液。如果长时间输液再加上排尿不方便、不及时,液体大量进入血管,血压就会升高,很容易突发“脑溢血”。(6)喝冷饮、冷啤、吹空调:喝冷饮、冷啤进入胃里,会造成周围毛细血管拴塞。经常开空调,会造成末梢循环缓慢,瘀堵越来越重,身体内里也会因为循环缓慢造成“血栓”。

 

六,高血压的康复有很多办法

首先对两个定论进行探讨:一是“高血压不愈论”,二是“终生服药论”。这两个定论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目前没找到真正的发病原因。但是没找到不能说永远找不到,现在的“药物疗法”只能抗压。现代医学不仅把高血压、糖尿病定为“终生不愈”,对付像失眠、头疼、气管炎、鼻炎、颈腰椎等等很多“慢性功能性病”都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病人和医生各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一是病人为什么得病?是因为在“生活习惯”上违规太多,这是病人的错。二是医生在治病时不重视和利用人体的“自愈功能”,企图用医疗战胜或代替人体自愈,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又是医生的错。错上加错,终生不愈论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对付高血压,药物降压并不是唯一的办法,采用其它疗法康复的大有人在。不要因为一叶障目而挡住我们的视野,只是没人专门收集、总结、推广。

早期高血压,坚持游泳和放风筝或者走步就能康复,大家信不信,不信就试试。当然时间要长,只要有效果就继续,要长期坚持。如果再不信高血压能康复,那么再告诉大家一个“回归疗法”: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吃不饱、穿不暖、出苦力、流大汗,看看还有几个高血压不能康复?其实说白了,高血压就是“富贵病”、“生活习惯病”。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天下无“高”。但现在的生活充满诱惑,没几个人愿意再回到从前。

那么大家就尝试我介绍的“自诊自疗”,高血压是人体的“自救行为”,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帮助或者辅助身体净化血液、清理淤堵、解决“阻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我介绍的办法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又很复杂。说简单就是道理简单: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就是“瘀堵”,调理的目的就是“疏通”,调理的办法就是“活血化瘀”。说复杂就是做法复杂:因为“瘀堵”也可能在胳膊,也可能在腿,也可能在颈椎,也可能在胸椎,也可能在腰椎,也可能在骶椎,也可能在一条经络或几条经络,也可能在某个器官或多个器官,这就是“辩证”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根据各种不同症状细心地查找堵点,每个人也可能有一个堵点,也可能有多个堵点。对这些堵点怎么理疗呢?就是应用“自然疗法”。自然疗法几十种,都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几千年与大自然作斗争,与病魔作斗争而积累总结出的瑰宝。以效果好而快,又被人们愿意接受的,就是常用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温灸、清瘀等几项。对脊椎变形的,我们可以按摩加温灸进行复位。对肌肉僵硬粘连的,我们可以刮痧加拔罐使其松弛、剥离。对增生肿胀的,我们可以穴位贴灸和经络包灸,也可以清瘀。总之,针对各种症状,可以用一种疗法,也可以联用几种疗法。理疗的效果好,速度快是目的,所以要灵活运用。不同病症的具体理疗措施,参考“高血压自诊自疗”。

因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尽相同,我不可能把每个人想要的都介绍得面面俱到,这里只是简单说明要点。如果认为我是“授人以鱼”那是幼稚的。把它理解为“授人以渔”,那么大家在自诊自疗中才不会感到“束手束脚”,应用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庄子》里讲一个做车轮做得特别好的老木匠,告诉徒弟说,我可以教你怎么刨、怎么削,怎么弯,但是刨、削、弯到什么程度,这个感觉,我教不了你。

很多人认为自然疗法登不上大雅之堂,不相信高血压能康复。那么就用事实说话,按照我的理疗办法,一般高血压,35天就会有明显的下降,随降随减降压药,一般15天就能彻底停药。中度12个月,重者(病史及服药史长),35个月彻底停药,况且身体的其它不适都相应地减轻或消失。当然,我说的时间需要长,是考虑到承受能力和休养需要,要循序渐进而不能操之过急,一是身体调整需要时间,二是减药停药身体有“戒断反应”。我的座右铭是“治病忌埋患”,不能为了治病把身体搞垮了,一切都应向好的方面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能治好病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有时一碗水能救人一命,对于这人来说,水就是最好的药。自然疗法能把高血压治好,自然疗法就是最好的药,身体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再便宜的药能治好病就是好药,再高明的医术治不好病就不是好医术。

很多人好问,这样调理高血压是根治吗?你解决的是根本问题,当然是根治。不仅高血压是根治,连冠心病、头疼病、心率失常等心脑血管病都相应得到根治。因为高血压是“罪魁祸首”,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抓住问题的源头,系列问题一应而解。能撑多长时间?你只要改变生活习惯,想撑多长时间就能撑多长时间。一辆汽车,在好路上跑出毛病就会少,在孬路上跑出问题就会多。带着毛病跑,报废得就快。人也是这样,汽车还要三级保养,何况人的健康呢?更需要自己精心呵护。所以健康在病人自己,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身体,反过来身体就要惩罚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