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幸上市,无关咖啡!

韩小黄 AI蓝媒汇 2019-08-1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韩小黄      来源|蓝媒汇


昨晚,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LK,发行价17美元。截至今晨收盘,瑞幸咖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9.88%,报收20.38美元,市值约为47.4亿美元。

成立一年半成功上市,瑞幸为什么能够再次以“快”取胜?或许是因为这个上市的故事和咖啡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是一场资本的游戏。

 

1、神州系下的资本局

 

从瑞幸此前披露的股权结构可知,董事长陆正耀(包括其本人、家族信托等共计)持股30.53%,为第一大股东;CEO钱治亚持股19.68%;黎辉代表的大钲资本持股11.9%;刘二海代表的愉悦资本持股6.75%。

 

这几位关键人物加起来,合计控股近70%。

 

如果说瑞幸的资本运作是一场大戏,那么CEO钱治亚只是台前卖力唱戏的演员,而被称为神州系“铁三角”的资本老手陆正耀、刘二海、黎辉才是这出戏的导演团队。

 

显然,瑞幸的资本局,实际上仍是神州系在掌控和操盘。

 

陆正耀和钱治亚与神州的关系自不必多说,刘二海和黎辉的关注稍少,但在瑞幸这场资本局上扮演的角色却至关重要。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瑞幸上市之前,陆正耀的这两位“老铁”直接或间接为瑞幸带来了5.5亿美元的融资。



说是“老铁”并不过分。坊间传闻,陆正耀和刘二海、黎辉都是“老交情”了。

 

2005年刘二海投资了前者的早期项目“联合汽车俱乐部”,项目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自那之后,刘二海代表的君联资本不断为神州租车、神州优车输送弹药,在二者融资上市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5年,离开君联资本的刘二海创立了愉悦资本,属于“神州+君联”的故事暂告一段落,属于“瑞幸+愉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瑞幸急需资金扩张的2018年,刘二海均直接或间接为瑞幸提供了巨大的融资支持。

 

黎辉与之的故事也基本雷同。任职华平投资期间,黎辉就投资了神州租车,后直接加入神州优车任职副董,如今退居二线担任神州优车战略委员会主席。2017年,黎辉创立大钲资本,同样在瑞幸急需烧钱扩张的时候给予了巨大的融资支持。

 

面对如此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业内人士分析或许是瑞幸找不到第三方机构接盘,又或者是瑞幸直接拒绝了其它机构入局,选择“吃独食”。

 

至少从首发当日的情况来看,神州系的老铁们,基本已经回本了。

 

2、资本运作优先避险

 

除了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瑞幸在上市前的融资手法也处处透着精明。

 

不同于互联网普遍存在的风险投资故事,瑞幸在募集资金方面选择了债券先于股权,引入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

 

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瑞幸咖啡通过股权融资共计筹集资金7.5亿美元,通过各种借贷共计融资人民币12.85亿元。2018年6月之前,还没讲好故事的瑞幸首先进行了六轮债权融资,到第七轮才正式引入天使轮股权融资。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护了债权人,也就是幕后操盘手“铁三角”的利益。因为一旦到了破产清算的时候,这部分债权需要优先偿还。显然,从公司成立之初股东们心里想的就不光是能赢多少,而是输了怎么办的问题。

 

除此之外,瑞幸在融资的过程中,还引入了融资租赁的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5月,瑞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向光大融资租赁处获得3.5亿元资金。今年3月,瑞幸又以咖啡机、奶箱、粉仓等设备作为抵押物,向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融资4500万元。两次加起来,共计融资3.55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很难想象这种常用于抵押飞机、轮船等大型重工的融资手段,也能用在小小的咖啡机上。按照此前媒体报道的数据来看,瑞幸咖啡一家快取店一般有2台咖啡机,每台价值约为8-12万元。按照三月底之前全国2370家门店的数字粗算下来,共计3.55亿元的融资额并不划算。“亏本”的买卖也要做,看来瑞幸也是真的缺钱。

 

面对彼时媒体的报道,瑞幸回应这是一次正常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瑞幸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资产价值最大化。”

 

“先卖后租”的手段虽然在现阶段看来并不划算,但比起“玩脱”之后再以二手价格处理资产,现在解决也算免了一些后顾之忧、提前规避了风险。万一呢。

 

瑞幸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一种豪赌之下的小心翼翼,虽然“铁三角”坚信自己能够摆好瑞幸这盘资本棋局,但碍于不可回避的风险,还是提前留了好几手。

 

所以对于这个项目的未来,瑞幸的高层早就心中有数。陆正耀甚至不屑在敲钟时刻多说几句关于咖啡的愿景,因为在他心里产品是咖啡还是奶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赢下这盘棋局。

 

3、烧钱打法还能跑多远?

 

对于这种狂飙式的烧钱打法,我们早已不陌生,从外卖到出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烧钱补贴就成了互联网的铁律,瑞幸更是把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成立18个月,扩张近40个城市,开店2370家,移动端APP一个月内下载量从70位冲到第一(App Store),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换来这份效率的,是10亿美元的巨大投入,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累计亏损额高达22.27亿元。

 

有人这样比喻瑞幸的烧钱速度:“如果把这些钱的现金从银行取出来,然后放在炉子上烧,每天要烧490万元。瑞幸这样烧了560多天,而且还将继续烧,甚至可能越烧越多。”

 

每一个烧钱的企业都声称是在培养用户习惯。钱治亚在瑞幸IPO仪式上说:“因为高价和购买的不便利性等因素,曾经阻碍了咖啡在中国的普及,人均每年咖啡消费量不到7杯。但是,因为瑞幸的加入,中国正成为全球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咖啡,喜欢瑞幸。现在,在瑞幸89.6%都是回头客。”

 

但问题在于,让用户从“免费的不喝白不喝”到“这一杯,谁不爱”的过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况且瑞幸从今年开始强调的获奖级别的咖啡豆,也并没有打动那些咖啡爱好者。



因为本质上无论是星巴克还是瑞幸,都不是卖咖啡的,而是卖咖啡饮料的。“拿铁、卡布奇诺、焦糖玛奇朵这些品类还能忽悠一部分人,因为它们牛奶和糖的比例比咖啡高的多,跟奶茶没什么区别。但就无法‘作弊’的美式来说,瑞幸还是比星巴克差了107-11不止。”咖啡爱好者直言。

 

当然,就像上文说的,好不好喝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场资本游戏能否持续“精彩”。

 

巨亏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后续弥补亏损的能力。这直接关系着瑞幸这种伸手烧钱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9亿元,同时有短期债务8.48亿元,而在2018年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债务的数据分别为16.31亿元、7.81亿元。此外,瑞幸咖啡长期债务为2.32亿元。

 

另外,截至2018年年底,瑞幸咖啡用于经营活动的净支出现金为13.11亿元。2019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达到6.28亿元,同比增长406%。业内人士称,现金流支出压力越大,瑞幸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

 

所以从财务状况来看,瑞幸也对得起招股书通篇的态度:能不能继续扩张,取决于未来是否有足够的钱可以烧。

 

在此前,小蓝杯的快速崛起被互联网产品经理争相膜拜,“创新的运营模式”被夸大为成功的关键。但随着事情一步步发展,人们越来越看清这背后不过就是一个精密而又大胆的资本赌局。

 

我们也只能感叹多亏美国股民,我们才可以继续放心地喝免费咖(nǎi)啡(chá)。


往期经典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