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咱安徽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一流医疗服务?全国人大代表这样说……

宣传科 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2021-01-28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教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职责的同时,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健康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市场星报》、中安在线、新浪网等多家媒体采访,就校院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联体建设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安徽省政府、国家卫计委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揭牌成立,我院以直属附属的形式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相关阅读:今日!安徽省立医院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附视频)


学校和医院在融合方面有哪些新的动作?

如何将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何时招生?

将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

……

对于各界关注的问题

包信和院士这样回答


▲包信和院士接受中安在线记者采访


▲包信和院士接受《新安晚报》记者采访



把附属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


包信和表示,中国科大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方面有良好基础,很有信心把附属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中心。 


中国科大将如何把附属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医院?


对此,包信和给出的答案是:探索发展“科大新医学”。“即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调创新、生命科学和医学一体化发展。”



研究成果直接转化造福患者


包信和说,“新医学”就是要将现代科技发展出来的成果应用在医学上,这恰恰也是目前国内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口。 


“我们希望开设专业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目标是对某一个疾病来做研究,比如肿瘤、药理、病理、分子检测、免疫、脑疾病等,目前在做的项目差不多有十个。”
包信和介绍,学校为此在近期引进了一批顶级专家,包括院士及其团队等。


他透露,研究所都将设在医院,这样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造福患者,患者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直接作为研究课题。 


此外,为了更好促进校院融合,学校和医院共同拿出了一笔资金作为校院的融合基金


“基金主要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合作的项目,只有医院的医生和大学教授共同提出来一个课题才可以申请,从而更好促进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医院的临床研究融合在一起。” 


▲包信和院士接受《安徽商报》记者采访



通过医教研融合突破精准治疗


“如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很快,国家科技部界定了包括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在内的四家人工智能平台,科大讯飞比较早地在附属医院开展智慧医疗,把医疗方面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基础研究结合起来,我们有信心走在全国前列。”


包信和表示,中国科大在基因研究、脑科学以及精准治疗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信息学以及网络技术在医教研领域的交叉融合,在精准诊治、诊断和靶向给药为目标的精确治疗等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很快招生


包信和透露,目前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教授的引进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招生手续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就会开始招生,时间应该很快。” 


中国科大将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会更注重理工科在医学上的应用。”包信和说,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课程设置和其它医学院校是有差别的,按照科大的传统,本科生将在入学的前两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要读理工方面的课程,把科大理工的特长和优势用到医学上来。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包信和认为,学校培养人不能太功利化。


“科大的人才培养还是有特色的,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受到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就是数学和物理的交汇,而科大的理工优势比较明显,国内几家比较知名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都是科大校友创办的。”


包信和说,学校并不是把人培养成专家,而是把人培养成能适应社会,掌握现代科技的方法,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沟通的人。



从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十五次履行代表职责,将医者的责任与期待、将基层的真实状况和百姓呼声带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相关阅读:关于医者的责任与期待,一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有话说

今年,对于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牛朝诗来说,他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医联体建设上。关于医联体,参加两会之前他做了大量调研,而且作为有十几年科主任履历的“局中人”也有切身感受。

牛朝诗,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教授,擅长各种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脊髓肿瘤、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治和外科手术,在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方面有一定造诣。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曾获安徽省直“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优秀医生”、第八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第七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牛朝诗教授做客新浪安徽与安徽经济报共同打造的全媒体访谈间


(长按>识别图中的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



医联体建设意义重大


“开展医联体建设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通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可以促进医疗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在牛朝诗看来,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抓手,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满足广大患者医疗需求、提升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牛朝诗教授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



刚性约束一定要有


“目前,有些省级医院签约了很多县级医院,通过技术帮扶使联合体内医院成为一个闭环,然后将部分病人引到自己的医院,对技术帮扶基层医院不上心,让医联体流于形式。”牛朝诗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对医联体一端的省级医院考核约束不够。


从现行医疗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区域有比较成熟的医联体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主要依靠医联体内部的一些约定来管理运行,缺乏刚性的要求和约束,也缺乏共建共享机制。


积极性受阻的另一个因素是医保“跟不上”。


牛朝诗表示,目前,很多医联体工作开展困难,就在于医保对它的结算支持不足。例如,本身是二级医院的县级医院,开设了三级医院的联合病房,医保定额如何计算?区域内专家门诊的定额又如何计算?这些问题影响了医联体开展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内部转诊。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牛朝诗认为,应加强医联体顶层设计,制定医联体管理办法。建议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医联体建设标准、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同时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这样才能使医联体建设步入规范和可持续发展轨道。



*图文来源:整理自人民网、《健康报》、法制网、《新安晚报》、《安徽商报》、中安在线、新浪网等


热门阅读推荐

■ 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未来已来!安徽省立智慧医院正式揭牌!

 @77万长丰父老!每周百人次专家“上门”坐诊,为您服务!

 还不知道什么是“医联体”?就是它能帮你更便捷地享受省医服务!



策划 / 胡礼源 方萍   主编 / 许秀文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雯   组稿 / 方雯 朱伟华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