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排行榜公布,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阔步前行!

宣传科 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2021-01-28

 

11月10日

“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在上海揭晓

在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

我院位居全国79位,比去年上升20位,

位列排行榜进步最快医院前五位;



在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名中,

我院健康管理学科位居全国第2位,较去年前进一位;



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名中

风湿病学科进入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在同时发布的“2018年度七大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我院健康管理学科在华东区排行榜上位列第一,耳鼻喉、风湿病、血液科、骨科、心血管、妇产科、麻醉、神经外科、眼科、小儿内科、肿瘤、老年科、康复科、检验医学、临床药学、整形外科共16个学科进入华东区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当天,我院党委书记刘同柱,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刘连新与来自全国各地名院的院士、院长、医院管理者们,参加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百家争鸣医院学科建设论坛”,并见证一年一度的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



党委书记刘同柱参加百家争鸣医院学科建设圆桌论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教授等共同探讨学科建设的“分”与“合”。



从2010年8月开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以同行评议的方式,启动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国医院排行榜”评比工作。


该排行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特色,临床能力为根本,始终把临床专科声誉排名作为主要核心,也是目前国内公认最权威、最受行业重视的医院排行榜,榜单为老百姓看病就医提供了权威参考。



近年来,医院紧抓机遇,奋力作为,围绕“双一流”目标,以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为使命,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加速学科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引育和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医疗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按照“分步支持、动态调整、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的学科建设思路,遵循“纵向推进亚专科建设,横向发展多学科协作,立体化打造示范中心”的实施路径,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学科发展、技术水平提升的激励措施和绩效政策,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学科建设布局,带动提升整体效能

大力实施学科建设“登峰计划”项目,五年一个周期,每年投入6000余万,一期遴选6个“高峰学科”、12个“高原学科”和8个“高地学科”,以此推动优势学科发展,积极扶持新兴学科,辐射带动薄弱学科。


▲通过学科“登峰计划”,立足国际前沿,助推学科发展上新台阶


深耕亚专科建设,改革学科发展模式

2016年至今,医院已新设置76个亚专科,每个亚专科均建立固定团队、床位。对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等文件,为每个亚专科“量身”定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的目标、对策和计划。引入DRGs管理工具,动态考核激励。


2019年重点实施“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升CMI值”专项行动,鼓励学科、亚专科大力开展疑难杂症、急危重症诊疗和高精尖技术应用,造福患者,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人有专长、术有专攻、科有特色”的学科亚专科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以重点病种和先进技术为纽带,大力推进MDT建设

作为全国仅有的13家拥有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角膜等全部器官(组织)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之一,医院以器官移植技术为抓手,建设器官移植中心,大力推进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器官移植学科群建设。

▲肝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手术


▲肺移植手术


▲肾移植手术


▲角膜移植手术


以重点病种和先进技术为纽带,建立“胸痛”、“不明原因发热”、“胆道疾病”、“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22个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通过制订学科群建设管理办法,纳入考核,强化激励,从医院管理层面引导MDT有序、优质发展,提升疑难病、罕见病诊治能力。


风湿免疫科首批入选罕见病精准医学研究“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项目”,在干燥综合征、痛风等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均取得进展,走在国内前列。


▲风湿免疫科在全国首批入选罕见病精准医学研究“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项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安徽省唯一的“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创始单位。


炎症性肠病MDT近3年综合诊治2500余人次,其中重度IBD患者1000余人次,重症疑难复杂病例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消化道肿瘤MDT至今共诊治疑难复杂病例340余例;卵巢癌MDT近2年救治患者350例。


依托安徽省唯一省级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安徽协同中心”,远程会诊至今已超过千例。


大力推进脑血管方向肿瘤方向两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五星级高级卒中中心,医院大力开展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筛查、诊疗工作,脑血管病诊疗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4月医院在国家脑防委综合排名位列第四。作为安徽省首家通过认证的“中国胸痛中心”和安徽省首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医院在安徽省内唯一能够完成24小时全天候无等待即刻开展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服务。



立足学科综合优势,形成系列“拳头”技术项目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已超千例,是目前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单中心。糖尿病领域的研究和治疗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高学术奖项—“科学贡献奖”。




心血管内科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救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例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肺移植手术量位列全国前六位。


侧卧位下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技术(LDAA)由医院骨科专家独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及国内众多省市专家前来学习进修。



牵头成立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联盟,并当选为首届理事长单位。立体定向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习班举办32届,帕金森氏病、癫痫等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国内领先;通过无牵开器动态微牵拉技术手术救治颅底及脑深部肿瘤患者250余人次,国内罕有报道


肝脏移植术、精准肝切除术、腹腔镜肝胆手术等技术国内领先,在安徽省内率先实现直肠癌肝转移的同步腹腔镜手术,减轻病人痛苦。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达全国先进水平;成人心脏外科年心脏瓣膜手术800余例,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量超过100例,救治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急诊团队通过ECMO转运成功救治多例重症肺炎、重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危重症患者。




实施“科研攀登计划”

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理工基础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丰富资源,医院大力实施“科研攀登计划”,以医药卫生领域前沿技术和重大疾病为主题,进一步加大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着力打造临床研究中心,建立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平台和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助力学科提升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近两年来,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主管的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的中国1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与大数据中心均落户医院。


与中国科大共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脑衰老与脑疾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大“智慧病理研究所”落户医院,整合成立医教研于一体的省内首家临床病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担任学科带头人。先后承办第11届亚太国际病理学会学术大会、首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等国际高端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揭牌


牵头成立中国Ⅰ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与大数据中心



▲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脑衰老与脑疾病联合研究中心”


▲成立临床病理中心


依托5个院士实验室,医院着力建设好“医教研协同创新”重点科研平台。与生医部制定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最高资助经费1000万元,在研究生指标、学术团队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高层次拔尖人才支持。


启动全省医疗系统首个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依托中国科大搭建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平台,创新博士后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启动“双聘博士后”项目。此外,医院不断加强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申报通过3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位居安徽省首位。


2019年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并首获重大项目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1353万元。中青年医务和科研骨干在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领域厚积薄发,近两年先后在《THE LANCET》、《NATURE》子刊、《CELL》子刊等国际顶尖医学和生命科学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越来越多的中青年骨干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学术交流,发出我们的声音。


▲我院医生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自然·风湿病学综述》发表我院医生研究综述

▲我院专家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 首次发现WWOX基因变异与多原发性肿瘤发生相关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


在中国科大和大学生医部的统领下,医院积极推进各类人才引育制度建设,为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团队引进模式汇集高端医学人才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葛均波院士受聘担任医院院长,执行院长、肝胆外科著名专家刘连新教授及其博士团队,副院长翁建平、刘新峰等一批国内顶尖高层次医学人才来院工作,为医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葛均波院士受聘担任医院院长


依托中国科大海外招聘会和墨子论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优秀人才库。建立“人才双聘”机制,校院在薪酬待遇、科研启动经费配套、实验条件等方面相互补充支持。充分调研特聘专家与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匹配度,以柔性引进人才方式,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赴海外求贤


▲积极参与中国科大“墨子论坛”,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


医院现有特聘院士6名,双聘专家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青年杰出人才、海外院士、特任研究员等45名,特聘专家29名,博士后57名


人才梯队内部培养渠道持续拓宽

通过提供经费资助、组织培训交流、选派海外研修、推行导师制等方式促进“四类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共选拔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亚专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余人以及杰出技术骨干、青年技术骨干120余人



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

全面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立足全国首家智慧医院挂牌和安徽省内首家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医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掌上医院进一步完善,推出电子就诊卡,开通公众号线上AI导诊;建成院内智能导航系统;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发的导诊机器人服务功能不断升级。门诊实现预约挂号到结算全流程自助服务,实现门诊医保卡绑定支付和全院所有窗口、自助设备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多渠道便捷支付功能;开通社保线上支付,安徽省内首家上线“刷脸支付”。上线门诊电子病历,推行诊间检查预约。整合资源,建立门诊检查预约中心,方便病友。


先行先试,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智慧医院5G联合实验室”,先后完成全国首个移动ICU改造;安徽省首个基于5G(SA)模式的实时远程手术指导;安徽省首个远程麻醉实时指导……通过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个场景落地,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诊疗效率、优化管理模式,使医疗服务更贴近群众。

完成全国首个移动ICU改造


安徽省首个基于5G(SA)模式的实时远程手术指导


医疗进步永无止境,医院发展没有终点。高水平的医疗救治、高效能的健康服务,才能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不仅是省医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中国科大附一院人的责任担当!


医院将不忘“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按照“三步走”战略目标,以中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基准,以“科大新医学”为导向,坚定地向一流的研究型医院、一流的质量效益型医院和一流的人文型医院转型,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中国科大服务安徽人民的重要阵地,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安徽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稿方式

邮箱:

ahslyyxcb@163.com  

联系人:

方萍、方雯、朱伟华、吴家炜


声明:本文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授权,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胡礼源 方萍  主编 / 李矗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雯 朱伟华 文字素材来源/学科办 人事处 科研处 组稿 /宣传科  组图 / 宣传科  部分素材源自健康界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热门阅读推荐

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揭牌

■ 中国科大智慧病理学研究所暨安徽省病理诊断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揭牌

■ 再出发!我院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 振奋!静脉疾病患者有望用上国人自己研发的支架


继续前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