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国半导体产业:两难的“小跟班”

张河勋 电子工程专辑 2022-05-20


近日,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在报告中表示,韩国半导体企业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的占有率从2019年美国开始限制对其半导体供应后开始下降。报告中特别提到,相对2021年中国大幅增长的半导体进口,中国厂商对韩国半导体产品的采购大幅下降,助推了这一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一极,韩国半导体为何在中国市场“走下坡路”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韩国半导体产业“不自主”;二是制裁倒逼中国半导体国产化;三是半导体产业全球化不可逆转。本文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分享了一下个人浅见。


“不自主”韩国半导体产业


说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韩国这个国家绝对令人刮目相看。根据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半导体企业排行榜”,全球前三大半导体公司中韩国占据两席,三星、SK海力士分别位居一、三名,可见韩国半导体的实力。



然而,就是这样的实力,也有“不自主”的无奈。2019年“日韩半导体之战”仍历历在目。这一场由政治争端延伸到贸易争端的背后,是没有硝烟的科技战,是日韩这一对老竞争对手的长期积怨的“突袭战”。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打压日本强劲的半导体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培植了韩国这一“第三方”势力,而韩国确实也抓住机会,接过了这一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接力棒”。至此,日本半导体制造端逐渐“没落”了,在全球半导体的市场份额也逐年下降。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除了制造环节相对落后之外,在上游材料和设备环节,仍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极。否则,日本限制对韩出口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材料,也不会让韩国“举国震惊”。同时,我们应该清楚,韩国半导体产业重点环节,也受到美国的“技术挟制”,特别是半导体设备。这一点我们也容易理解,作为全球半导体的发源地,美国确实拥有太多的技术专利。


除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的掣肘外,韩国同样也深受美国政策影响,这也成为韩国半导体产业“不自主”的另一大原因。自从2018年开始美国加大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与封锁,特别是中兴和华为事件之后,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之下,韩国虽心有不甘,但在相关政策上仍“亦步亦趋”。根据FKI的数据,与2018年或制裁实施前相比,2021年来自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增长了4.4%,而日本公司则增长了1.8%。与此同时,同样遵守相关制裁措施的韩国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则下滑了5.5%。根据报告,与2018年相比,中国大陆2021年存储芯片的进口增长了约37%。其中以2019年为例,中国买下了全球34%的DRAM和37%的NAND,直接成为全球第一大存储器客户。


英国东亚问题专家汤姆·福迪曾在“今日俄罗斯”网站上刊文指出,韩国被美国当成附庸对待,却没有勇气反抗这种欺凌和操纵,这才是其在中美“半导体战”中利益受损的直接原因。此前韩国半导体制造商SK海力士在华工厂升级遇阻一事,无疑侧面证实了上述观点。


对此,SK海力士表示,该企业将在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之间做出“明智的决定”。这种表态的背后,是韩国业者的无奈。因此,被从产业链与政治层面双重“卡脖子”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也不得不接受被置于他人控制之下的客观事实。那么,对韩国厂商而言,“隔水相望”的那个庞大中国市场,似乎越来越远。


越制裁越自主的中国半导体产业


从2018年中美科技贸易战开始,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幡然醒悟”,也更坚定了一个事实:真正的核心科技是永远买不来的。特别俄乌冲突之后, 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芯片制裁行动。AMD、英特尔、台积电等芯片企业纷纷宣布对俄断供。对俄的制裁表明,中国亟需重视芯片产业链安全,做到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未来七年禁止向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和通讯元件。自此,中国芯片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四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刺激和驱动之下,半导体国产化的需求持续上升,一度形成半导体投资热。甚至在投资圈都有这样一个“传言”:不谈半导体芯片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增芯片相关企业数量2.31万家,同比增长173.76%;2021年新增4.74万家,同比增长105.06%。这足见中国对半导体的投资热情。



实际上,从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芯片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因为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然而,为何半导体会受到资本界的青睐呢?如果要说原因,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政策;二是市场。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业基金和相关政策支持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技术实现了跨越发展,体系和能力的建立,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底气和信心。其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均对半导体产业政策支持作了重点说明。在半导体领域,国家层面密集做了很多动作,比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各地政府产投成立集成电路类基金、项目补助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中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准许尚未盈利的优质成长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一政策的推出,无疑会利好投资大、成长周期长、风险大的半导体产业。2021年中国在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领域都加大投资力度,有35家相关公司IPO首发募集资金合计528.38亿元。中国半导体协会的资料显示,2021年共有7家芯片设计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20.9亿人民币,截至到12月1日,这些企业的总市值达到2230.2亿元。这些企业包括无锡力芯微电子、上海复旦微电子、上海艾为电子技术、格科微有限公司、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半导体产业政策甚至明确:大力支持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由此,中国半导体产业形成一轮投资热潮。


当然,政策不是形成这一投资热潮的唯一原因。庞大的中国市场是资本以及产业界钟情半导体领域的另一大原因。有数据显示,在目前全球主要电子产品出货占比中,中国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比75%,在平板电脑市场占比80%,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比90%,显示器市场90%......无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基地。根据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块,同比增长16.9%;进口金额43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同时,2021年,虽然疫情笼罩全球,全球多个经济体增长出现下滑,但是得益于5G、AI、智能汽车和数据中心的需求推动,半导体行业出现了显著增长态势。


因此,在政策加持、市场叠加下,即使在国外技术打压与封锁下,中国半导体产业也越来越自主化,而且相关制裁反向让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利好的政策+稳定的科研投入+庞大的市场+自主化技术替代”正循环中。与之相反,中国自主化半导体产品对国外半导体厂商的替代性越来越大,对韩国厂商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小。


世界半导体全球化不可逆转


半导体技术属于高科技产业的底层技术,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复杂等特性。然而,因贸易战、疫情、俄乌战争的影响,半导体产业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对原本产业链全球化、分工化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美欧对俄罗斯全方位制裁,以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让全球各国和地区更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各国和地区已经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政策支持,比如美国出台了《2021年创新与竞争法案》《2022年竞争法案》支持重点产业链环节的发展以及产业链回流;欧洲《芯片竞争法案》提振本土芯片产业,降低对美国与亚洲的芯片依赖;日本《半导体和数字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半导体产业尖端技术的研发与生产能力;韩国联合企业打造完整的高效的半导体产业集群。


近日,美国政府更是向韩国政府与主要半导体企业提议组成CHIP 4同盟,也向日本与中国台湾提出邀请。分析指出,美国集结存储器最强的韩国、全球晶圆代工霸主中国台湾与拥有优越半导体技术的日本,是为筑起半导体围墙,将其他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以外。如今,在半导体领域,美国正通过“连横合纵”的方式,极力打压一切战略对手,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战更是其重要的一环。


不过,有一个事实不得不关注,那就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已形成“东转西移”的整体发展态势,即:“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其实,读过“液晶战争”一文的人都知道,全球显示产业也呈现了“东转西移”的发展态势。不过,相对于“芯”,“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以往中国“缺芯少屏”产业现实,如今只差“芯”的问题。


实际上,从2019年美国将中国华为拉入“黑名单”开始,中国就意识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半导体已经逐渐成为了战略资源。如今,中国也为此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然而,这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产业实现吗?当然不是。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让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化。政策、市场与技术并不能完全割裂开。因为政策环境是市场繁荣和技术创新的支撑;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是产业政策的出台依据;技术创新则反哺市场增长与政策优化。简单来说,美国技术需要在中国市场变现,中国市场也需要美国技术支持。尽管各国都在强调发展本土产业链,但“闭门造车”只会延缓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然,比尔·盖茨也不会反对打压制裁中国半导体产业。


其实,个人还有一个预想:或许,半导体产业转移到中国之后,还会继续西移,比如印度。目前很多厂商包括中国厂商在内,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均是看重印度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在人力红利逐渐消失之后,中国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中低端生产组装环节无疑也会外溢,有着低成本人力和广阔市场的印度必然会是产业转移的方向(尽管印度对待外企也有诸多黑料)。从整体来看,半导体产业的梯队也会逐次形成,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全球化合作与竞争也将成为主流。而在半导体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半导体在实现自主替代的同时,也将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特别是如今韩国在政治站位上越来越倾向美国,韩国半导体产品和技术则会成为“次要选择”。


作者:张河勋

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


END
往期热文回顾45家国产AI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荣耀手机美系芯片成本占比升至40%,国产降至10%
年轻人宁做蛋糕不做芯片,台科技企业花式留才
慧荣回应出售传闻,SSD主控行业“内卷”激烈?
竞合:英特尔重回王者之路要靠台积电



评测活动

江波龙FORESEE XP2100 PCIe 4.0 X4 NVME SSD 1TB


评测任务:

1、  收到产品之日起,在指定日期内,必须完成(以下2选1):

(1)1篇图文评测

(2)3-5分钟视频作品介绍

2、评测发布在面包板社区。评测作品标题,请按照格式 【江波龙FORESEE XP2100】+自拟标题

3、请严格按照申请时提交的“评测计划”提交评测报告,禁止简单的开箱、上电、等简单的评测报告。


奖励:

完成评测后,江波龙赠送256GB移动硬盘


扫码免费申请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