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业教育:高教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2016-11-16 青海大学团委


文 | 樊丽明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正在积极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已将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正式提上议程。在当前新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际趋势,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这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新教育由来已久。“创业教育”概念正式提出,源自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该文认为创业教育将是21世纪青年除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1正在建设科创中心的上海,急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TomPeters) 曾说:“差距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以来,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目前,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20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5位,占全国总数的11%。在沪外资研发中心达到3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和 1/3。在沪高校各类国家重点学科数、高端人才数以及创新群体、创新团队的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二。

在创业方面,上海2015年新设企业25.43万户,同比增长13.1%;新增注册资本3.11万亿元,同比增长67.6%。平均下来,相当于上海每天诞生1087户企业。“阿里巴巴云创客”“腾讯众创空间”等知名品牌也正式落户上海,成为助推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在科创中心建设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上海应有一种警醒意识,直面“科创”短板,解决相关问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城市创业指数 (2015) 报告,上海位居北京、广州、深圳、宁波、苏州、珠海之后,仅列第七。一些专家表示,在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上,在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上,上海尚未跟上国际创业型城市的步伐。

除此之外,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海创新创业人才的涌现。据上海零点发布的《上海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报告2015》 指出,上海大学生综合创业指数得分达到60.8分,略高于分界线50分,虽然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其中真正选择去搜集信息、学习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并且积极寻找合适机会的人数不到10%。上海高校林立,高教资源丰富,这里既不乏精英教育,也有达到一定水准的职业教育,目前亟待提高的正是创新创业教育。

作为科创中心的知识源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场所和创新成果的诞生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意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纽带,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更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维持创新创业浪潮的持续推进,也就难以实现“创新中国”的伟大梦想。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成为有力的助推器。

2领先的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模式化”,而是“特色化”

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大学已经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并在摸索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迄今已逾60年。其中百森商学院(BabsonCollege)是全美创业教育排名第一的学校。该校追求卓越的创新创业精神一直贯穿于其发展轨迹。百森不仅重视创业课程教育,而且关注创业实践。在创业课程方面,它将创业思维和行动融入了其课程中。本科生和研究生,不管他们的方向如何,都将学习到创业技术作为基础。选择创业作为方向的学生还会学习关于可行性分析和创业计划的核心课程。在创业实践方面,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如“加速器”、暑期创业项目、商业大赛和杰出企业家协会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加速器”项目,不仅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加,每一环节均可得到教师顾问支持,而且通过“加速器”的多环节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美国另一所创业型大学———斯坦福大学则十分注重营造校园的创业氛围。学校各类创业中心、创客空间和校企合作交相辉映,为在校生提供了大量创业机会,并积累创业经历。学校的创业文化还表现在:鼓励教授创业。所有教授均可申请两年的“创业假期”。走出校园的教授更能看清社会的真正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实际、发现问题。斯坦福大学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体现于学科间的深入合作交流。其创业教学和研究主要分散在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教育学院中,而校内所有的创业相关研究中心或项目、学生协会、技术授权办公室等联合组建了斯坦福创业网络(简称SEN),目的是连接斯坦福的所有创业“社区”(community)。这个组织为所有的斯坦福“社区”服务,包括各院系的同学、教师、员工和校友;它还努力帮助各院系师生与硅谷的其它创业“社区”建立联系。


英国政府于1987年发起的“高等教育创业”计划 (EHE),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可迁移性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队伍中的佼佼者谢菲尔德大学认为,“创业能力”并非指创业学或者商业技能,而是指学生急需的一系列成熟并起作用的技巧,使他们在当今全球经济中选择领域并能成为领域内出色的领导者。谢菲尔德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参与度与体验感。例如学校开展的“领导能力大挑战”,这是一个像游戏一样的创业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选择担任一个领导角色以帮助团队达到既定目标。无论小组活动成功与否,他们都有机会来反思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并且团队成员如何对领导作出有效反应。该校一直将创新创业教育根植于现实中,设法使在校生校园活动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商业活动尽可能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商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从世界范围看,这三所大学已经走在创新创业教育前沿,并在摸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教育模式。

三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模式:

百森商学院重视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的结合;

斯坦福大学重视创业氛围的开展与创业网络的连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则侧重于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感知。


三所高校所展现的特色,对于国内高校而言更多的是学习借鉴,而非孰优孰劣。

3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不是培育项目,而是对“人”的教育

教育,至少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欧美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一个共同点在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谢菲尔德大学尤其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中的切身体验和主观感知。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人”不但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其实质应该是实现对“人”的教育,而非对“项目”的教育。“项目”只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项目”即使失败了,但是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植入年轻学子的心灵,我们相信一定会在恰当的时候开花结果。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强调面向个体提供设计思维训练,强调机会识别和开发能力,更是强调培养学生在别人犹豫不定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倡一种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更是提倡一种尊重创新的“宽容失败”的文化,也是提倡一种自我挑战的基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正如美国普渡大学副校长迪巴·杜塔表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存在一个重大的疏忽———只关注创业却忽略了创新。事实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在本质上是互相渗透和融合相通的,真正的创业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基础,而创新教育往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和实现形式。

其核心理念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差异主要是创新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创业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商业化的运作能力,而不是将创新理念停留在“纸”的层面。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课堂内的课程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也就是“第一”、“第二”课堂。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既要面向全校学生,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又要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致力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且强调综合的、整体的学习方法。课堂外的实践主要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咨询、资本获得和物理空间这三方面的基础支持。指导与咨询即需要学校为创业学生配置导师,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的组织冲突、项目前景和融资问题;资本是创业项目孵化与成长的重要支撑,学校要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创业的早期阶段所需的初始成本问题;而物理空间则是创业者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一个平台。

4财经院校的探索:启动“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中,不同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走出各自特色之道路。财经院校学科的最大特色就是“服务”,会计、财务、金融、营销、信息管理等都是服务。我们认为,财经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服务+”其他行业的创业实践,通过推动服务创新,催生新项目、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上海财经大学正在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卓越财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学校依托创业学院这一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服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有效增加创新创业型人才供给,提高卓越财经人才培养质量。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上海财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初显成效。2015年学校创新创业计划立项项目159个,参与人数达611人,占全校本科生人数的8%。目前,上海财大已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新苗,“匡时班”作为创业学院特色班,一期学员47人,基本上实现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目标。这些项目大多围绕在“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市场服务”等方面,目前已有18家公司注册,多家获得天使投资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结合上海财大的实践,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该继续推进五个层面的工作———


一种协同工作体制机制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方案,形成“保障体系”。上海财大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创业学院与教务、研究生院、学工等单位。学校还成立了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创业学院顾问委员会,负责为创业学院提供外部资源支持,对创业团队予以贴身指导。在校内,由教务部门负责人和教研专家参与的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咨询、培养方案审核以及教学质量控制等。


一支双导师队伍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面向创新创业学生的导师制度。通过大力推进业界创业导师聘任,推进专职师资招聘,利用外部资源设立创业讲席教授,探索优秀导师制与项目培养之间的衔接关系。


一批创业基金

上海财大每年为创业学院提供专项运行经费,并利用学校教育基金会等平台,多渠道募集创业资金支持学生项目孵化。



一批创客空间和创业实践基地

通过在校内建设“创客空间”,在校外借助科技园的力量与政府合作打造6个产业孵化基地以及在知名企业内部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为优秀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初期的办公场所、创业指导咨询等服务。


一种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

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引领能从根源上解决创业源动力不足的问题,增强创业活力。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理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双创”背景下,大学必须积极回应时代的新要求,将变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积极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这是高教改革迈出的重要步伐。



你喜欢




两年了,从你的耳边路过

这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双十一

在大学,什么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映像青大”主题摄影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第一期】

“映像青大”主题摄影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第二期】

青海大学共青团新媒体中心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会员单位新浪微博:@青海大学团委@青海大学微博汇腾讯微博:@青海大学校团委青媒之声:荔枝FM726587投稿邮箱:2354270002@qq.com本文来自伯马创业ID:bomachuangye本期编辑:微信团队张启明微信号:QHU-XT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