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画的是我的记忆,而拍摄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2014-09-17 Lens杂志
9

月16日晚,由Lens杂志 、挪威驻华大使馆、挪威驻沪总领事馆、蒙克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蒙克与摄影”系列讲座第一场在PAGE ONE 三里屯店与大家见面。活动由Lens编辑王雪主持,蒙克美术馆馆长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和艺术家徐累围绕“蒙克与摄影”这一话题,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对话和互动


馆长概述

在对话开始之前,蒙克美术馆馆长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做了介绍。


他提到,1940年蒙克将其全部作品捐赠给奥斯陆市,1944年蒙克去世后这些作品权限收归于奥斯陆。蒙克美术馆可能是唯一收藏蒙克的画作和摄影作品的美术馆,馆藏量达28000件。蒙克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创作,直到1944年去世,他的艺术生涯长达60多年,共计创作超过60000件作品。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先驱。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重要性:去年一年仅挪威,就有31篇有关蒙克的展览。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呐喊》,蒙克美术馆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世界闻名的作品。


讲座现场


斯坦因认为如果大家想更加了解蒙克,可以将《蒙克与摄影》作为他的传记来读。蒙克在他一岁的时候(1864年)留下了第一幅影像作品,所以蒙克的生平和摄影几乎是平行推进的。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研究蒙克的生平,也能了解摄影的发展,看一下摄影如何影响艺术以及摄影最终又怎样变成艺术的。


本书作者阿尔内•埃格姆先生已经78岁,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蒙克和摄影,摄影技术还有摄影与视觉艺术,因此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他写作此书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蒙克创作的技巧、手法和动机。蒙克因善于呈现生活和人性的阴暗面而出名。但是实际上蒙克也有阳光的一面。因此,这本书不仅仅关乎忧伤、黑暗和死亡,也关乎幸福和爱,以及人性的积极面。虽然阿尔内•埃格姆先生因年事已高未能来到中国,但他为中国读者带来了一段视频。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a0137jy7h1g&width=300&height=200&auto=0

来自奥斯陆的问候|《蒙克与摄影》作者采访



1名画被偷

徐累:讲一点蒙克美术馆的小八卦。有一本书叫《世界名画是怎么被偷的》,其中提到蒙克美术馆。书的内容很有意思,说画在蒙克美术馆被盗这件事也是很有北欧极简主义风格,小偷仅用一个扶梯架到二楼,就简单翻窗偷走了名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否因为这样,蒙克的画才变得出名呢?对于一个像蒙克这样的人文主义画家,他的表现的手法和内容,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想问,蒙克为什么在世界上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馆长:画第一次被偷是在国家美术馆,如你所述小偷十分容易地盗走了画作,因此当时安保系统受到了质疑。第二次则是在蒙克美术馆,这一次盗窃是武装行为,《呐喊》和《圣母》失窃,我们花了两年时候寻回了作品。同一拨小偷在抢劫银行时被捕,两幅画作在小偷手上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小偷们还说是他们让画作变得有名,我说不是的,是画作让小偷变得有名了。现在蒙克美术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美术馆之一。


蒙克美术馆馆长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


2蒙克与摄影的关系

徐累:《蒙克与摄影》讲述了蒙克与摄影的关系,摄影的发展,摄影对蒙克艺术上的影响,还有他自己的一些生平事迹。摄影的发明让艺术家绝望又给了艺术家新生,它让艺术家腾出脑袋来思考心灵的东西。这在蒙克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呢?


馆长:我认为蒙克与摄影之间的关系是有不同层面的意义的。首先,摄影记录了当他还是孩子时的家庭生活。这蒙克五岁时丧母,十五岁的时候,他又失去了和自己十分亲近的姐姐。由于保存了照片,他可以缅怀自己的亲人。这是蒙克与摄影的第一个阶段。


之后当蒙克开始艺术创作,他将自然之物的影像捕捉到纸上。当时,很多人担忧相机的发明会把视觉艺术引向衰亡,但今天来看,摄影已经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了。视觉艺术具有超越摄影的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我认为摄影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如相机发明之前,人们很难看到自己的侧面。而且相机的发明也开拓了很多新技术的发展,比如曝光等等。另外,动机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之前难以被呈现的主题变为可能,例如拍摄移动的物体。摄影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强调摄影相对于绘画更为客观和真实,那么绘画存在的意义又在哪儿?蒙克自己的说法是,我画的,不是我当下所见,而是我看见过的事物,即我在描绘我的记忆。而摄影记录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摄影不但没有使绘画消亡,反而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至于蒙克的影响力,首先要说的是他的表现主义。他的创作很激进。他的画作大部分是粗糙的,他甚至用手指挠他的画而使得画面更加粗糙。在当时,大部分人是以一种细腻美好的线条来表现世界的,而蒙克的画作却是狂野而生猛的。第二点是情绪,与常见的画家不同,他不讨论世俗和政治,他关注人性。他的画作大多与此相关,衰老病死,七情六欲,他以个人的视角来描绘这些主题。毕竟他也失去过至亲,因此他能更细腻地表达这些情感,蒙克的作品也让我常常反思自己。


艺术家徐累


3蒙克作品中的灵异现象

徐累:在我看来,蒙克反映了人类的绝望。摄影和印象派的兴起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有了摄影之后,西方的艺术框架发生了改变。比如维克多•雨果,他是作家中的摄影师。然而写实可以被摄影代替,所以他也变得绝望,从而也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蒙克的摄影比较特别,他的摄影在绝望之余也有别的意义。作为画家,摄影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他的作品并不成熟,并不包含独立的作品的意义。他的摄影是他绘画的辅助。他的摄影服务于画作。他的作品却有高的艺术价值,因为他在尝试破坏摄影,在做一次反摄影的创作。既然摄影会让绘画绝望,我们就把摄影变得不像摄影。蒙克的作品中,很多照片的焦距不准,于是照片中的人物展现出幽灵般的特征。蒙克摄影中的灵异感是否和北欧整体的文化氛围有关?


馆长:先说绝望。在欧洲,自蒸汽机发明起,人口开始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十九世纪,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改变,子承父业的农业传统不再被延续,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反映在艺术上,就出现了现代主义。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蒙克年少时,社会运动如火如荼,蒙克在作品中以更私人化的视角呈现了这些社会运动。除开黑暗与绝望,他也描绘人性、自然之物比如动物。所以一方面蒙克描绘时代的景象,一方面他也继续从个人角度出发继续探索人性。


摄影如何从工具变为艺术的呢?摄影在当时可以被看做是媒介。蒙克不仅在摄影中了运用自己独特的技法,还尝试把这种技法运用到了绘画中。其结果就是摄影变成了新媒介。至于灵异现象,对我而言,蒙克作品中的灵异成分,更多的是对自然和宗教信仰的反映,而和北欧的文化氛围无关。尽管蒙克自己不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蒙克的父亲和姐姐都十分信教,所以我认为蒙克作品中的灵异氛围是受基督教的影响。另外,蒙克的时代是对宗教告别的时代。蒙克之前,“上帝已死”已被尼采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不信宗教。所以尽管蒙克不信教,却用摄影在探索灵异现象。


活动现场


4艺术家的相互影响

徐累:书里还谈到了蒙克和很多文学家的密切交往,例如雨果和易卜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早期文学和艺术是一体的。蒙克同样也是在文学圈活动的,包括他给尼采画像等等。情况在中国也是类似的。最后一个问题,过去,文学家和艺术家是一起的,而现在文学和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在当下挪威的艺术界和文化界是否也有同样的状况?


馆长: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技术层面,一个美学层面。美学上,文学和音乐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例如,文学中印象主义的出现早于音乐,因而存在重叠性。从主题上看,艺术家关心的都是现代生活,只是表现媒介不同。在蒙克的时代,他所参与的文化圈中,有很多音乐家、哲学家、文人等等,而这些人因有着相同的关注点而聚集到一起。虽然表现的方法不同,但是他们关注的都是人性和社会。然后是哲学,蒙克受柏拉图和尼采的哲学影响很大。除此之外,艺术家间的相互启发也有很大的作用。蒙克个性很强,类似的艺术家还有梵高。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节点回看过去时,艺术家们相互影响的状况还是很明显的。


嘉宾对谈中


观众提问1:蒙克美术馆是盈利性机构么?政府对其的态度是怎样的?


馆长:首先,蒙克美术馆是公立性质的,但是不属于国家政府,而属于奥斯陆市,开销来源是国家预算和当地政府开支。因此公众是需要支持和维护美术馆的,欧洲很多美术馆都这样。新的蒙克美术馆得到了政府每年3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活动现场


提问2:我想听听看您对《呐喊》的解读。


馆长:蒙克有很多作品,但是《呐喊》总是最吸引人的。它是蒙克被评论最多的一幅作品。在我看来,这幅画不是人在呐喊,而是自然在呐喊,因为这个人挡住了眼睛。我的想法是,蒙克想要表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蒙克创作《呐喊》时正在山里行走,突然看到天空的色彩,便停下来的思考了一会儿,他对朋友说他感受到了无法言说的焦虑,所以他要将它表现出来。这幅画描绘的地方是奥斯陆一个港湾,我们能看到自然在画中的体现,天空,海浪和桥梁,人在其中与自然互动。


活动日程

-北京-



《蒙克与摄影》新书发布会嘉宾: 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Stein Olav Henrichsen)(蒙克美术馆馆长)、徐累(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时间: 2014年9月16日 19:00-20:30

地点: PAGE ONE三里屯店(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路19号三里屯太古里南区2层)


艺术管理主题讲座以蒙克150周年为例,解读文化符号的全球化运作
主讲嘉宾: 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Stein Olav Henrichsen)(蒙克美术馆馆长)
对话嘉宾: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
时间: 2014年9月17日 14:00-16:00
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上海-



《蒙克与摄影》新书发布会主讲嘉宾: 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Stein Olav Henrichsen) (蒙克美术馆馆长)
对话嘉宾: 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摄影评论家)
时间: 2014年9月18日. 19:00- 21:00

地点: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 F座)


艺术管理主题讲座以蒙克150周年为例,解读文化符号的全球化运作
讲座嘉宾: 斯坦因·奥拉夫·亨里克森(Stein Olav Henrichsen)(蒙克美术馆馆长)
时间: 2014年9月20日 15:00- 17:00
地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参与方式

以上活动均向公众开放,无需报名,按时入场即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蒙克与摄影》以及Lens与知名笔记本品牌Moleskine合作推出限量版蒙克笔记本等周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