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冰取火记
钻冰取火记——新盗火者的故事
人 物 表
程新(我):高中生,可燃冰等新能源的探究者。
袁芳(我同学):高中生,地质队员的遗孤,环保志愿者。
程博士(我爸):经济地质学博士,项目管理者,北京奥运火炬手。
袁博士(袁芳的父亲):环境地质学博士,极地环境研究专家。
林博士:地球物理学家。
张博士:钻探工程师。
喜欢361度,一整个满满的圆圈之后还多出了那么一点点。喜欢火柴,那么小小的一根,一旦点燃,就能照亮一间黑屋(图1)。喜欢传统之外的一点点新意。我也喜欢自己,虽然只是一名中学生,但是自认为比最优秀的中学生还多出了那么一点点见识,那就是时不时地为了某一个目标去旅行一趟,去偷偷地恋爱一场,还成为了写手,虽然只是游记或者学习笔记。我喜欢读杨钟健的地质游记,也喜欢读温家宝的地质笔记,喜欢在严谨的地质工作之外还有那么多浓厚的山水情怀、人文情怀。喜欢我爸爸和他研究所的同事,他们在到处行走的同时还有那么多的浪漫,那么多的疯狂:成为盗火者,成为火一族的人,那火神与火祖的传承人。
图1 冰炭相容的可燃冰,一根火柴,就可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温暖的热。(图片引自网络)
我爸早就当过了火的传承人。他是火炬手,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2008 年,我还在上小学,他在暑假、寒假一直跟我玩(十分罕见!),印象最深的是我爸爸把我的红领巾系在他的地质锤上,当做传递中的火炬,高高地举起,飞跑着喊到:“我是盗火者!我是普罗米修斯!我是火神!我属于火一族!”
我知道普罗米修斯(图2)。我至今还会背诵那篇《普罗米修斯》的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图2 众神的领袖宙斯把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囚在高加索山上,派一只凶恶的鹫鹰白天啄食盗火者的肝脏。可一到晚上,盗火者的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以让鹫鹰食用。这样,盗火者的痛苦也就永无休止了。(图片引自网络)
北京奥运会那年,是我过得最快乐的一年!我爸从野外回家,或者从火炬传递训练班回家,就会带我和我妈一起去疯玩。说是疯玩,其实只是我和我妈疯玩,我爸却多在“自得其乐”。在什刹海,我和我妈还有袁芳一次次划船或者滑冰,他都一次次去火神庙,说是跟祝融“约会”。那时候,我不知道谁是祝融,以为是我爸的同事或者他在火神庙工作的同学。后来才知道祝融还曾真是一位活生生的凡人,本名叫吴回或者重黎,当火正官,专门管理火种,要既不让它熄灭,又能让老百姓分享到热与光明。因把火种管得好,大家有火可用,“能光融天下”,后来他的名字改为了“祝融”。祝融死后成了灶神,也被后人尊称为火神。但我不知道我爸为何常常去见火神,又和火神谈了些什么。去周口店,虽然有些远,我们那年还去了三次。先是比赛登山的速度,我和我妈都竞走不过我爸,不一会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和我妈就悠然自得地走走停停,享受山野新鲜的空气,也享受购买纪念品的乐趣。我妈喜欢贝壳、兽牙、石子串成的项链,说它古朴,有山海的味道;我则喜欢山顶洞人的面具。我俩戴上面具,都想吓吓我爸(其实,我买山顶洞人的面具,是要带回学校去吓我的同学袁芳的!)。第一次,我们在一号遗址找到了我爸,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灰烬,其中有烧焦的骨头,说是古人用火的遗迹。我们还真吓坏了沉思中的我爸,见他哆嗦地打了一个寒颤。后两次再找我爸,我妈说他肯定还在一号遗址,肯定在古老的灰烬前心无旁骛地当“思想者”。我们虽然都戴上了面具,但都不敢再吓唬他了,只是在远远的地方坐着,等他返回神来,等他发现我们。
上高中后,也许我长高了,像个小男子汉了,我爸也似乎找到了说话的对象,也跟我聊他的“火”。他说,火占五行的一行,火不仅仅是物质,主要还是现象,是发热、发光的物理现象或者化学现象,而其他金、木、水、土四行,都属于物质,不是现象。火在五行中处于特殊的位置。火会发光发热,是推动金、木、水、土四行运转的动力,是源初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了解火、控制火、运用火的历史。
图3 燧人氏,传说钻木取火的发明人。主动点火,实现人类从不易保存火种的被动局面中解放出来,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最伟大成就。(摄影/ 郭友钊)
我爸还有许多关于火的见解,但那时我不太了解,也不太关心。我关心的是玩,是旅游地。我爸带我们去河南商丘,在阏伯台,他告诉我阏伯也当过火正官,也有人称他为火神;在燧人氏陵前(图3),从来没有下跪过的我爸二话没说,立马跪了下来,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后来,我妈一直赞他是能屈能伸的汉子!)。他说,燧人氏是三皇五帝的第一皇!是我们的火祖!几天后,我们又从商丘去了杭州。我和我妈喜欢西湖,喜欢苏堤白堤,喜欢许仙白娘子,我们购物(我带了一盒木雕书签给我的同学袁芳!);我爸更喜欢湘湖,他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久久不愿离开,与馆里的专家讨论“弓钻”,最后还获得“弓钻”的模型,说可能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工具。
弓钻的模型摆放在我爸书房的书柜中,一眼就能看见它。我爸告诉我,火祖钻木取火时,大概试了五木:榆、枣、桑、柞和槐。其实,我和袁芳早就探讨过燧人氏的钻木取火的木到底是什么木。五木是北方的树种。跨湖桥的弓钻,木质为松、榉等,属南方的树种。我俩不知道为何跨湖桥弓钻的木不是五木中的一种。只是我俩觉得钻木取火的普遍意义为摩擦生热,即受热的木材在氧气中达到很高的温度时就会燃烧,不管什么木质;火其实是植物、动物以及它们形成的化石——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而已。
我向我爸道出了对火的看法,也说出他和他的同事们所想成为的“盗火者”的意思:不就是想继承火神以及火祖的事业,不就是他们不想走燧人氏的老路,去“钻木取火”,而是想通过“钻冰取火”的方式而获得新能源“可燃冰”吗!
图4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从火山口流向寒冷的海岸。遭遇火热的岩浆,海水立即汽化腾空而逝,岩浆也快速石化凝固成岩。自然界水火不容之典型代表。(引自网络图片)
但在那时我并不确信自然界中有“可燃冰”的存在。若有,古人就不会把“水火不容”、“冰炭不相容”、“冰炭不同器”等成语流传至今了,早就发现了世界上还有极清净的能源可燃冰了,还能等到今天让我爸和他的同事们(见书中主要人物表)去发现!?我在许多拍自然界的图片中,看到火山岩浆入海,那绝对是水火不相容的(图4)!但我也在化学试验中,见到了蜡烛在水中可以照常燃烧,磷在水中可以发光,不也预示着水火能够相容吗?大千世界,或许就是无奇不有的?因为有了质疑,因为有了窥探的欲望,我和袁芳一有空就探讨火的问题、可燃冰的问题。在假期,也央求我爸带我和袁芳去到东北的大兴安岭,西北的青藏高原,那些冰天雪地的荒原,那些可能存在可燃冰的地方,去看看他们的调查工作,去倾听一下他们的“钻冰取火”的神话,去看看他们到底是一批什么样的“火神”。
这就是我要写这一部游记或者学习笔记的由来!这部书也将使我比袁芳、比其他同学多出那么一点点与众不同的地方!
《钻冰取火记——新盗火者的故事》
作者:郭友钊
责编:韩鹏 刘浩旻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5
ISBN:978-7-03-052655-7
长按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百年前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是火山喷发,还是陨石袭击?20世纪50年代被认为中国最近一次喷发的阿什山火山,是真正的火山喷发?几年前发现的亚马尔半岛上的大坑,莫非是外星人所为?或许这些神秘现象的出现都另有原因——可能是地球自身所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常年冻土融化减薄、可燃冰融化分解导致的天然气大爆炸……
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郭友钊博士,将带领读者以两位中学生追随科学家探索可燃冰的经历为线索,详细了解可燃冰的前世今生、可燃冰导致的神秘现象及可燃冰巨大的能源与环境意义,将展示从“钻木取火”到“钻冰取火”的突破性科技创新。
《钻冰取火记——新盗火者的故事》的核心科学内容来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等项目的部分成果。
(本期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