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 | 空间行为分析方法

空间行为学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在不同尺度研究空间与行为的关系。


空间行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即空间是如何作用于人的行为的,以及人的行为如何塑造空间结构与形态。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关系有学者称为空间辩证法。


在既有研究中,将人的行为视为结果,空间要素视之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分析占多数,所用的方法大都是各类统计模型,而行为对空间之塑造作用研究成果较少,还不能直接指导空间的规划设计,近年吴志强院士提出的“以流定形”理论,呼吁更多研究从解释走向规划实践。


如何从行为分析走到空间设计?这里所需要的方法除前者因果关系模型之外,还需要由模型到行为的反向推演,一般称之模拟。它要求模型的结构简明扼要、可操作,要能够抓住关键问题,与解释性模型有一定区别。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书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为调查、行为模型构建和行为模拟三部分, 完整构建从数据获取、数据解析到空间行为交互设计的全过程,并以不同尺度案例来解读研究的全过程。


笔者认为行为研究应该面向应用,应该为空间设计提供依据。马克思说过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我们的研究虽离此目标还远,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一点差距。



作者简介



王德,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方向责任教授。1983 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86 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 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 年起历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发表论文 180 多篇。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法论、空间与行为、城市大数据、城市模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朱玮,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 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本科毕业,2004 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毕业,2008~2010 年任德国麦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2010 年起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60 多篇。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城市空间与行为、决策模型与模拟、绿色交通、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代表性研究包括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与模型研究、上海南京东路消费者行为研究、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为研究、青岛世园会参观者行为研究、上海公共自行车研究、上海中心城区骑行环境研究、上海儿童户外活动及步行空间研究等。





王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城市科学研究组博士后。2009 年长安大学城市规划系本科毕业,2012 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17 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城市空间与行为、决策模型与模拟、城市大数据领域的研究。代表性研究包括商业综合体消费者行为研究、青岛世园会参观者行为研究、手机信令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等。



本文摘自《空间行为分析方法》前言,内容有所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空间行为分析方法

王德 等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1.6

ISBN 978-7-03-069054-8

责任编辑:石 珺 李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 9 章,从最基础的行为调查方法开始,对经典的Logit 模型、个体行为模拟、多代理人模拟方法、叙述偏好法、离散选择模型、认知地图方法、语义差别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辅之以案例以强化认知。最后对空间行为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每个方法的介绍,首先简要总结方法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随后说明基本原理,通过模型公式详细阐述具体的方法,并辅以相应的文献说明实际应用方式,使读者做到融会贯通。


本书适合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涉及空间行为研究的行业从业人员、研究者、学生使用。




本书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行为调查方法1
    1.1概要2
    1.2调查发展3
    1.2.1理论与方法3
    1.2.2调查内容4
    1.2.3调查技术5
    1.2.4调查抽样8
    1.3调查方法说明8
    1.3.1行为观察法8
    1.3.2行为问卷调查法12
    1.3.3日志调查法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选择行为模型19
    2.1概要20
    2.2基本原理20
    2.3方法解说21
    2.4应用案例28
    参考文献30
    第3章个体行为模拟31
    3.1概要32
    3.2基本原理32
    空间行为分析方法
    3.3方法解说33
    3.4应用案例37
    参考文献42
    第4章多代理人模拟方法43
    4.1概要44
    4.2基本原理45
    4.3方法解说46
    4.4应用案例52
    参考文献60
    第5章叙述偏好法63
    5.1概要64
    5.2SP数据优势64
    5.3基本原理65
    5.4方法解说71
    5.5应用案例80
    参考文献84
    第6章离散选择模型发展进展85
    6.1概要86
    6.2离散选择模型基础86
    6.2.1一般原理86
    6.2.2应用价值87
    6.2.3基础模型形式:多项Logit模型88
    6.3离散选择模型的精细化发展90
    6.3.1嵌套Logit模型90
    6.3.2混合Logit模型94
    6.3.3多项Probit模型99
    6.4其他重要的研究关注点100
    6.4.1多种模型形式的结合100
    6.4.2不同类型的选择数据101
    6.4.3基于受限理性的选择103
    6.4.4选择的时空背景104
    6.5总结106
    参考文献107
    第7章认知地图方法117
    7.1概要118
    7.2概念与特点118
    7.2.1相关概念118
    7.2.2认知地图的特点119
    7.2.3认知地图的研究内容119
    7.3调查方法120
    7.3.1自由描画法121
    7.3.2限定描画法122
    7.3.3圈域图示法122
    7.3.4空间要素图示法123
    7.4应用案例124
    参考文献129
    第8章语义差别法131
    8.1概要132
    8.1.1定义132
    8.1.2特点132
    8.2理论与实证研究134
    8.3方法解说135
    8.3.1形容词对选择及数量136
    8.3.2评定尺度136
    8.3.3评定测试136
    8.3.4评定测试结果分析136
    8.4应用案例137
    参考文献145
    第9章空间行为分析模拟软件与应用案例147
    9.1概要148
    9.2CCSIM软件介绍148
    9.2.1开发概况148
    9.2.2技术路线149
    9.2.3适用范围151
    9.2.4软件优势151
    9.3CCSIM软件的主体功能及使用方法154
    9.3.1基础数据输入154
    9.3.2空间行为的描述性分析157
    9.3.3空间行为的建模解释158
    9.3.4空间行为的模拟与预测160
    9.4CCSIM软件的应用实例——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163
    9.4.1案例概况与研究目的163
    9.4.2数据处理与输入164
    9.4.3消费者空间行为偏好分析167
    9.4.4基于消费者行为模拟的多方案比对171
    9.4.5总结174



一起阅读科学!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