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幻从边缘走向中心:情怀之后的产业化道路

2016-09-28 科学幻想世界 小村资本



“因为太空漫游,我们仰望星空的意义从此不同。”科幻文学作品大约是带领普罗大众了解星空的第一站。可是对于国内的科幻产业来说,拥有“世界级”的科幻作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科幻文学IP的影视改编、“影游联动”、科幻IP的孵化,所有这些似乎都在促成着国内科幻产业链的开发进程……


本文源自“科学幻想世界”



亘古以来,人们脚踏实地,却仰望星空。我们把期望和想象投向夜空,只因浩瀚星辰下存在着我们还未知的领域。拥有四百年历史的《西游记》IP,至今仍被传唱改编,这就是幻想的生命力。


近期,中国科幻届大事不断、好不热闹。8月21日,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其作品《北京折叠》获得了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的最佳中短篇小说奖;9月8日,我国首个“中国科幻季”在北京开幕,数百名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研究专家、媒体人等参加大会,中国科幻文学星云奖、银河奖星光熠熠,连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这位资深“三体粉”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9月17日的上海科博会上,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到场启动全国科普日并与热情粉丝对话。一系列迹象表明,中国科幻正在从边缘走近中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科幻文学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也有人评价中国科幻暂处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刘慈欣、郝景芳吸引了大众目光,但科幻仍然属于小众。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科幻这片热土已经悄然深耕、萌发力量。


《北京折叠》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


中国科幻贫瘠,只差一个雨果奖?


文学创作是科幻产业的源头,然而,即使有刘慈欣、郝景芳拿下雨果奖在前,我国的科幻文学的生长环境仍只能用“贫瘠”来形容。


有科幻作者透露:“我曾将科幻小说投给过主流文学杂志,但因类型不合适,收到过几次退稿。编辑告诉我,杂志并不发表科幻作品。另一方面,同样的几篇小说也曾被科幻杂志退稿,理由是过于文学化、不太科幻,这是我在相当长时间里面临的尴尬”。


事实上,中国科幻杂志也曾有过辉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各类科幻杂志不断涌现,却均如昙花一现。目前,国内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迷们唯一的一片乌托邦,然而,仅仅依靠一本杂志苦撑局面,造成的影响力非常有限。由《科幻世界》走出的青年作家,大多停留在“圈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主流文学圈,核心层的科幻作家仅有不到10人,能由读者叫得出名字的科幻作家仅有约30人。


《科幻世界》杂志封面


从出版规模而言,我国的科幻文学市场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刘慈欣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科幻圈最具人气的几个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本职工作,是业余的作家。“主流文学对科幻不是很重视,觉得你很边缘,科幻比起其他类型的文学,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科幻若想真正崛起,需要大环境的认同和支持;需要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作家去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更需要一种真正的“科幻情怀”。


中国科幻崛起,靠情怀更靠产业化


刚刚落幕的中国科幻季规模空前盛大,不仅有腾讯、新华社等公司、机构的深度参与,更有来自出版、游戏、影视、VR等各领域资本的投资带给科幻IP前所未有的火爆。科幻开始从偏远的一隅走向舞台正中央,中国科幻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目前最为突出的就是影视领域,诸多专家和企业的观点普遍认为,科幻题材的电影具有相当高的商业价值,科幻文学IP的影视改编或许能成为中国科幻产业崛起的一大助力因素。


“让科普科幻插上互联网和产业化的翅膀,制作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展现中国想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幻影视作品。”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中国科幻大会的开幕式致辞上直接表示。


如果说,《三体》小说的获奖给贫瘠的中国科幻文学市场注入了生机,那么,《三体》大IP的打造,将为全民上一堂科幻产业化的课程。以《三体》IP产业化为引领,目前购买科幻小说IP的热情已经燃起,据悉《北京折叠》、《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等作品都将拍摄电影,影视公司签约科幻作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如何使中国科幻产生更强大的生命力,利用IP促进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笔者认为,就目前阶段来说,影视改编是开拓科幻市场的最有效途径。正如刘慈欣在国际科幻高峰论坛上表示:“一个好的电影电视对科幻文化发挥的影响力,往往比文学作品要强。”中国科幻受众的最大特点是年轻,科幻影视改编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


中国科幻正面临难得的产业化机遇。在中国科幻大会以“科幻产业的链接与繁荣”话题讨论中,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蓉认为:中国科幻产业目前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重视、资金融入、新科技不断涌现为创作提供了更多想象,消费者的热情也激发着创作者的热情。” “这可能是中国科幻的最好时机,因为资本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 科幻创业者姬少亭在会上这样说到。曾是新华社记者的她嗅到科幻市场的机会,辞职成立“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签约了刘慈欣、郝景芳、韩松等40多位科幻作者,公司致力于打造科幻产业链,成为文学与科幻产业的接口。


当然,如果要与好莱坞式的电影工业水平和科幻电影水准相比,中国科幻电影尚有长路要走。首先是要打造现代化的电影工业环境。科幻电影投资大、耗时长、后期特效复杂,从硬件条件来讲,中国科幻电影在人才与技术上存在短板;其次是要提高科幻软实力,虽然存在像《三体》、《银河之心》这样的优秀科幻文学,但缺少专业的科幻导演、编剧人才。《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就认为,科幻从文学走向影视、游戏的尝试期间,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培养更多年轻的科幻作家,二是需要更多真正懂科幻的专业人士。


总之,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IP的助力,多家游戏、影视公司已率先行动。例如游族网络以《三体》IP为核心发展“影游联动”模式,阅文集团计划打造科幻全产业链,刺激更多科幻IP的孵化和开发等,中国科幻的确正在迎来更好的时代。真正热爱科幻的人正在致力耕耘这片热土,我们不妨对其多一些期待。





关于科幻,你还可以继续探索:


一个科幻作家的脑洞可以扇起蝴蝶风暴,一群科幻作家组成的公司会……

潘海天:为什么所有的科幻小说都在写一个坏的未来?|【小村观察】

IP潮涌(三):泛科幻,下一个IP爆发点|【小村投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