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天 | 食物易腐变 中毒风险增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更快,食物受感染腐变的几率增高。建议市民无论在家或外出就餐,要多留意食物的性状,一旦发现异常要果断弃食。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胡琼珍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主任 蔡学全 教授
【提醒】
湿热天利于细菌繁殖
感染性中毒风险增大
据蔡学全介绍,食物中毒主要有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例最为常见,占到50%以上,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特别是每年进入夏天,温度、湿度逐渐升高,20多摄氏度至30多摄氏度的湿热环境对多种细菌的滋长尤为有利。在这种条件下,食物加工或储存不当,病菌很容易感染其中,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内就能大量繁殖,埋下致病祸患。
【支招】
多留意食物性状
发现异常应弃食
“无论在家或外出就餐,要多留意食物的性状,一旦发现异常要果断弃食。”蔡学全结合临床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祸因”,从预防的角度支招如下:
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生熟食物防交叉感染
冷藏食物吃前要热透
认清食品保质期,不购买出现异味、包装受损或过期食品;在处理生、熟食品时要分别洗干净,不要用同一把刀、砧板及容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烹饪食品不求多,以每餐能吃完为宜;煮熟后尽量在两小时内食完;剩菜应及时放冰箱冷藏,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重新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灭菌,有异味坚决丢弃。
防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远离鱼胆和河豚
煮熟扁豆四季豆
临床最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毒是食用河豚或是鱼胆引起的中毒,建议远离这些“毒源”,不要擅自捕捞或捡食沿海不认识或未吃过的海产品。而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是食用毒蘑菇或未煮熟的扁豆、四季豆、黄花菜、生豆浆或是发芽马铃薯等引起的中毒,建议不要随意采食不认识的菌类等野生植物,莫生吃上述多种蔬菜,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使其所含的有害物质完全被破坏去除后再食用。
【应急】
服用黄连素藿香正气丸
腹泻呕吐不止及时就医
一旦不慎吃了被细菌感染的食物,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怎么办?
蔡学全建议除了多喝淡盐水及时补充因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症状之外,可服用黄连素或藿香正气丸来帮助缓解胃肠道的不适症状。但这种做法只适合处于早期、症状不太严重的食物中毒者。如果腹泻呕吐不止,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建议还是及时就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炎、补液、补充电解质,以免因脱水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
对于误食有毒动植物者,如果吃进去的时间不长,估计毒性不大,马上服用思密达散可助于吸附进入肠内的毒素排出体外或服鸡蛋清和泻药辅助排便,促进毒物排出体外。毒性大反应烈者,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两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并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建议一刻都不要耽误马上送医院进行规范催吐和洗胃,解毒、补液等处理。
吃出健康 · 栏目主持:翁淑贤
广州日报健康管家一周栏目
周一:家有小儿+每日保健
周二:家有老人+每日保健
周三:吃出健康+每日保健
周四:亚当夏娃+每日保健
周五:心理诊室+每日保健
周六:休闲运动+谣言粉碎机
周日:整形美容+下周义诊+健康周刊
如果您喜欢本文内容,欢迎转发给亲朋好友,谢绝媒体转载
关注广州日报《每日保健》版及《健康周》
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健康管家
(微信号: gzrbjkgj)
我们依托广州日报和各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您带来健康资讯、求医指南、名医面对面、讲座义诊信息等。欢迎定制您关心的健康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