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gzrbjkgj Intro 原名“广州日报健康管家”。由广州日报携手华南各大医院最强实力医界名家联合打造,提供健康资讯、求医指南、名医面对面、讲座义诊等信息与贴心服务。         12月10日上午,广州天河员村街头。         一名20多岁的男子边走边刷手机,突然一个踉跄,手捂胸口倒地。两个路人立即上前救助,发现他四肢抽搐、不省人事,立即拨打120。发现该男子无呼吸及脉搏后,路人立即徒手进行心肺复苏,一直坚持到救护车的到来。         机智的你们可能已经察觉,发生在天河都市广场的惊险一幕,其实是“急救轻松学——普及全民徒手心肺复苏”活动上的情景剧。         “街边晕倒、救助不及时、青壮年猝死……”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关键词不时见诸媒体的报道,让人扼腕叹息。中山六院急诊科主任吴桂昌在活动上指出,在我国,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还不到1%。路遇陌生人突发晕厥,若自己懂得如何心肺复苏,或许就能把握最佳抢救时机,挽救一条生命。         为了让更多人学会徒手心肺复苏,12月10日上午,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举行医疗公益宣教活动,吸引了近两百名市民驻足学习,其中有八旬退伍老兵,有初一学生哥,还有很多小朋友。急诊医生特别强调,在院外急救,例如在人来车往的街边救人,要先确保环境安全,在环境安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施援手。  现场:13岁少年报名学急救         当天,中山六院急诊科提供了20具全新的医用假人模型,供市民练习心肺复苏技术。由该院急诊科和博士志愿服务团的医务工作者们为市民进行现场演示及专业指导,同时还为现场观众免费测血糖、量血压。 本报记者在采访 “健康有约”热心粉丝李先生         第一个到现场报到的 “健康有约”热心粉丝,是家住东莞麻涌的李先生。为了赶上这场活动,当天一早6点多,他就从家出发。“我的同事有一次参加完户外活动,刚回到工厂就倒下了。当时幸好有人懂得如何做心肺复苏,把他救过来了。”李先生说,以前遇到紧急情况时手足无措,希望通过参加这次公益培训,学到心肺复苏知识,能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当天有一位身穿校服的男孩,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今年刚读初一的男孩詹嘉斌,在看到报纸上的活动预告后独自报了名,并幸运地获得了演练资格。别看小詹的身板小、胳膊细,学习能力很强,标准的姿势动作得到了急救科医务人员的好评。“希望这样的急救训练能多进校园。” 他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助人。         80岁的何伯是年龄最大的参与者。医务人员担心他年纪大吃不消,劝他休息一会儿再练,但何伯的热情高涨,时不时咨询身边的医务人员,寻求指导。上台领取“急救天使”的奖项后,老人郑重地说,因为早年的当兵经历,自己深知生命的重要和脆弱,“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救人的技能。”   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1%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主任吴桂昌介绍说,在我国,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不到1%,其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有等到送院抢救的机会,而不幸死于医院外。而在美国,由于心肺复苏的普及较广,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可以达到30%。         “不久前,有一名男子因突发心肌梗死,晕倒在了中山六院的急诊科门口。千钧一发之际,由于及时获得心肺复苏并除颤等抢救,他被医生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恢复了自主呼吸及心跳。”吴桂昌表示,患者是幸运的,如果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中山六院急诊科主任吴桂昌现场评点市民急救演练 院外施救要牢记三个关键点         吴桂昌向在场市民总结了心肺复苏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判断,查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第二是呼救,寻求身边人的关注和帮助,同时拨打120请求专业医护人员救治。         第三是按压和人工呼吸,若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只做胸外按压,两人则可以按压与人工呼吸相配合。   心肺复苏流程谨记“CABD四步法”         中山六院急救科的刘杰敏医生将徒手心肺复苏的要点概括为“两次判断”+“CABD四步法”。         遇紧急情况,比如碰到昏倒的路人时,第一要判断环境是否安全,消除危险或脱离危险环境。第二是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脉搏和呼吸。“我们要通过‘视、触、感觉、听’四个动作来判断,在患者‘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的喘息’时,就可以进行心肺复苏了。”         掌握心肺复苏,可牢记CABD四步法,依次为:按压、检查气道、呼吸支持、除颤。         第一,以双侧乳头连线中点处为按压点,双手掌重叠,十指交叉相扣,掌根部接触胸骨,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臂保持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直线。刘杰敏强调,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平稳有节律,按压深度5到6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30次后给予2次通气。         第二是检查气道,查看患者口腔是否有异物,确认口腔无异物后将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向下按,另一只手指置于下巴的位置,将下巴向上托起,开放气道。         第三是呼吸支持,使患者头后仰,同时捏紧患者鼻孔,托起下巴,将自己的口密封住患者的口,向内吹气,持续约1秒,应可看到胸廓起伏,移开嘴唇,同时松开患者鼻孔,让气体呼出,如此重复吹气。         第四是除颤,非专业人员应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中山六院医生教你心肺复苏急救(24分钟版) 中山六院医生教你心肺复苏急救(6分钟版) 文/广州日报记者 任珊珊、李津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杨润华 摄影/广州日报记者 邱伟荣 视频:广州日报记者 罗知锋 编辑 / 吴婉虹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中老年人运动别逞强 这些致命风险你要知道 凌晨起床的“成功人士作息”未必能让你挣到一个亿,反而会潜在这些风险…… 年终别忘体检!专家教你解读体检报告中隐藏的“秘密” 敲黑板!平胸的女纸,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更高 养生食疗、鲨鱼软骨、红豆杉泡水等“自然疗法”对癌症有效吗? 一天喝8杯水?那些年,被我们传过的“健康偏方”…… 原来喝茶有这么多好处!可是你喝对了吗? 糖尿病人不宜喝粥?加点“料”就能打破禁忌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 吃货营养课堂 | 素食 | 食品安全 |   | 汤谱 | 粥 | 补钙 | 补血 |  | 养生 | 秋燥 | 膏方 | 药膳 | 八段锦 | 天炙 |   | 药材 | 拔火罐 | 食疗 | 体质 |   | 腰椎管狭窄 | 颈椎病 | 骨质疏松 | 脱臼 |   | 食肉菌 | 超级细菌 | 淋巴瘤 | 口腔溃疡 | | 伤口护理 | 常用药 | 产检 | 体检 | 医保 |  | 感冒 | 近视 | 胃炎 | 中风 | 痛风 |  白血病 |  | 戒烟 | 血压高 | 胃癌 | 肠癌 | 打嗝 | 肿瘤 | 乳腺癌 | | 产检 | 二孩 | 坐月 | 多囊卵巢 | 母乳 | 不孕 | 男科 |  | 多动症 | 手足口病 | 宫颈癌疫苗 |   | 瑜伽 | 马拉松 | 更年期 | 老年痴呆 | 求医指引 |  | 名医大讲堂 | 脱发 | 备孕 | 急救 |  [ 近期热点活动 ] 感动瞬间 | 最美笑容 |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