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硅谷攻陷华尔街,精彩大戏正在全球上演!

2017-03-04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世界有两个中心:硅谷华尔街

 

硅谷,是现代科技的代名词,它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掌握着改造自然的最高效技术,把世界上的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华尔街,是现代金融的代名词,它代表着世界最顶层的生产关系。让世界的资金跨空间、跨空间流动,使资源涌入效率最高效的地方,让世界运作的效能时刻处于最大化。

 

硅谷的存在感在于连接全世界,它的核心是链接


华尔街的存在感在于控制全世界,它的核心是交易


现在,硅谷向华尔街发起了进攻!

 

硅谷发起的第一场进攻就是:改变金融路径!

 

因为和你建立链接的人越多,你的信息获取的越顺畅,你做的决策就越正确,财富增加的就会更快。

 

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在不断的包抄金融路径。比如加强同银行的合作,在借贷、支付和加密货币领域,Prosper 和 Coinbase 等公司就在推荐这种趋势,金融服务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新兴技术渗透。

 

高盛向我们展示了自动化是如何给交易员带来毁灭性打击的。2000年,高盛位于纽约的股票现金交易部门有600个交易员。而如今,只剩下两个交易员,剩余的工作全部由机器包办。这还是在人工智能全面冲击高盛之前的情况。Kensho CEO丹尼尔·纳德勒(Daniel Nadler)称:“十年后,高盛员工肯定比今天还要少很多。”除了高盛,每家主要金融公司的交易大厅也将如此。

 

而近日,华尔街第一大投行摩根大通又搞了一件大事情!彭博社报道称,摩根大通开发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COIN。原先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几秒就能完成。而且错误率大大降低,还不用放假,并且这个动作仅仅是整条华尔街的一瞥。



人工智能凭什么可以战胜高超的金融策略?

 

因为金融的天敌是人性,一切人为性质的金融操作,都避免不了人性的干扰,贪婪、慵懒、自私、坐享其成等等都是足以导致金融投资溃败的天敌。

 

而科技恰恰可以回避这些人性,它没有感情、没有思维定式,可以瞬间提炼出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公开数据,然后不断优化预测,作出成功几率最高的决定。


真正的博弈高手一定是没有人性、没有情感的,巴菲特、罗杰斯这些投资高手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超越了人性的束缚。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这一点。

 

再来看一个例子,一群来自哈佛、麻省的数学博士加上硅谷极客,创立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引擎Kensho,你可以向这个引擎提问,比如“iPhone6发布后哪些股票会涨”,他就会在一秒钟之内给你精确的答案,而且准确率非常高,这引发了华尔街的巨震。


这个引擎太具有杀伤力了,因为有了他的存在,70%以上的股票分析师将会失业!

 

更何况,金融从业者的薪资水平非常高,再比如谷歌公司员工的平均年薪(包括股票期权)约为19万美元,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则超过50万美元。

 

商业智能公司Coalition Development的报告显示,12家最大投资银行的销售、交易和研究员工的平均年薪为50万美元,许多交易员甚至达到百万美元。另一项行业调查结果显示,5个对冲基金经理的薪水加起来有10亿美元!

 

之前整个社会担忧人工智能可能夺走300万卡车司机的工作。但事实证明,现在最该担心的是华尔街的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

 

因此,未来高收入的华尔街交易员将被无情地抛弃,就像即将倒闭的工厂里的工人一样,而华尔街一些学识出众、日进斗金的未来高管会加速流向硅谷。

 

今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再将华尔街作为职场上的第一选择,而是纷纷涌向硅谷和其他顶尖高科技中心。

 


这就是一场是硅谷和华尔街的战争,金融系统之于世界经济体系就像血液循环系统之于人的身体,它主要负责把能量、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需要它的地方,但如果没有了大脑和肢体等实体部分,只有血管有什么用呢?

 

金融和科技,一个代表虚拟,一个代表实体。按照东方的哲学: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的本质,就是实体和虚拟交互的产物。类似于一条螺旋式前行的DNA,虚拟和实体、线上和线下,两股势力一边交合一边延展,你上我下,或者我下你上,然后定期互换体位,保持激情。

 

但走的太近就难免有摩擦。同样的较量也在中国上演,那就是“实业店、制造业”和“互联网、金融”的战争。

 

金融行业已经吸干了实体的血,比如在中国当下,最容易成功的不是实实在在去做实业。而是编织一个最炫最酷最拉风的概念,然后再组装一个“团队”,最后千方百计在资本市场套现,这样未来100年一次性都赚回来了。


于是,再也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做实业了。

 

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对于社会的财富来说,科技和实业带来的是增量,互联网和金融并不能带来增量,只能优化存量,进行资源配置、优化财富分配。

 

这就好比一个是赚钱,一个是理财。

 

科技的本质是生产力,金融的本质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然就会对生产力产生阻碍,这是我们初中就学到的原理了。

 

世界各国现在已经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以前各国都在争抢金融产业,把制造业往国外扔,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空心化了,又回过头来抢占制造业,美国、中国、日本莫不是如此。

 

当中国人正在叫喊:不要让富士康跑了、不要让制造业跑的时候。“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叫喊:“别让福特汽车逃跑了!”

 

水木然认为,这一轮大变革其实就是实体的回归,这将预示着虚拟产业的收缩,过热的虚拟经济已经让世界在怠速运转,因此2017年将会发生一种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很多虚拟产业的泡沫被刺灭,包括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三大产业,我们必须有所准备,对这一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

来源:水木然

华尔街失守:摩根大通家万小时的工作缩至秒级

华尔街第一大投行摩根大通又搞了一件大事情!


彭博社报道称,摩根大通开发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COIN。这款软件上线半年多,经测试,原先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几秒就能完成。而且,不仅错误率大大降低,它还不用放假。



COIN仅仅是开端


COIN只是这家美国最大银行的起点,是其2,000个技术项目之一。


摩根大通专门设立了技术中心,聘用约4万名技术工作者,技术预算达90亿美元,专攻大数据,机器人和云基础设施,期望借此找到新的收入来源,降低费用和风险。此外,它还和英特尔、微软等30多家企业组成了一个新的区块链联盟,以开发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让企业更加便利使用新崛起的Ethereum区块链技术。去年,摩根大通还与区块链创业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启动了一个测试项目。该公司CEO布利斯•马斯特斯(Blythe Masters)是摩根大通前高管。


在去年2月的投资者日活动上,摩根大通企业投行业务总监丹尼尔·平托(Daniel Pinto)表示:“金融科技和新的能力对于我们所做的一切非常重要。”


另一个程序X-Connect也开始投入使用,主要用来检索电子邮件,以帮助员工找到与潜在客户关系最密切的同事,并帮忙介绍认识。摩根大通还在去年向机构客户提供一些云支持技术,允许像BlackRock这样的公司自助获取财报、研报和交易工具这些常规信息,解放了销售和客服。


摩根大通这一系列动作,仅仅是整条华尔街的一瞥。


华尔街失守

之前整个社会担忧人工智能可能夺走300万卡车司机的工作。但事实证明,现在最该担心的是华尔街的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


一群来自哈佛、麻省的数学博士加上硅谷极客,创立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引擎Kensho,“用AI取代金融分析师”的口号引发了华尔街的巨震。你可以向这个引擎提问,比如“iPhone6发布后哪些股票会涨”,他就会在一秒钟之内给你精确的答案,而且准确率非常高。



这个引擎太具有杀伤力了,因为有了他的存在,70%以上的股票分析师将会失业。因此,就连高盛也对此项技术大惊失色,联合Google共同入股Kensho,布局人工智能金融领域。


高盛科技部门联合负责人Don Duet称,高盛将获取数据以及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能力,看做重要资产和核心策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正进行大规模投资。


鼎鼎大名的IBM超级计算机Watson在金融领域也有应用,Watson采用全新的认知计算系统,可以提供诸如客户需求分析,预测经济走势等服务。它还能够结合个人投资履历给出智能化的投资计划。


AI领军人物本.戈泽尔(Ben Goertzel)博士带领的团队,则正在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名为“基因进化”的系统,由多个AI引擎构成,在自动分析所有的股票价格、交易量、宏观数据、上市公司账目之后,所有的AI引擎会“聚在一起”做市场预测,然后投票选出最佳的市场决策,进行股票交易,没有任何人类干预行为。


本·戈泽尔博士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超验骇客》


而智能理财服务服务代表企业Wealthfront和Betterment已是资本市场宠儿,他们完全依靠智能运算和数据分析来取代传统的理财顾问。


花旗银行预测,未来10年,智能理财管理的资产可能可以呈现指数型增长,有望增至5万亿美元。嘉信理财和全球最大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都已经注意到这点,嘉信理财自行开发了在线财富管理工具,贝莱德2015年8月底宣布将收购专注于智能理财领域的初创公司Future Advisor。


AI操盘,未来几何?

《哈佛商业评论》提到:“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有计算机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处理的主要元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知识型工作将会屈服于人工智能的兴起。”


一家专职从事招聘的公司Options Group对超过3200名金融专业人士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还是持欢迎态度,他们还是倾向认为新技术将改善他们的职业。



而对于AI能否真的在华尔街崛起,很多人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就算真有一家基金用AI获得了成功,也存在风险——其他公司或许会复制这个系统,从而破坏它的成功。如果市场中的大多数人都采取同样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改变整个市场。因为“一旦有人发现一个行得通的花招,不仅其他基金会迅速抓住这一点,其他投资者也会将资金倾泻而入。真的很难想象出只有它能套利的情形。”一个投行高管如是说。


金融业是冷酷的,要在金融市场中赚钱,光有聪明远远不够,还需要用一种与其他人不同的聪明方式来做事。AI操盘,未来几何?我们且走且看吧!


本文来源于“英途”,综合自:雷锋网、华尔街见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