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发审委将被“终身追责”,第17届委员和风格有何不同?

2017-11-21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昨晚,证监会网站发布要闻《证监会举行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就职仪式》。在该就职仪式上,主席刘士余和证监会党委委员王会民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如

“对于不合规的企业,要勇于投否决票。”

“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

等话语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今日“大金融”股票集体发力与此联系较小,但从长远来看,从源头把关、严审过会企业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带病上市,引导市场理性投资。



第十七届发审委有何不同


中国证监会于今年9月30日发布第15号公告,正式确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共计63人。这63名发审委委员中,42人为专职委员,21人为兼职委员;相比较早前公示的66人拟任委员名单,减少了3个人,一人为证监局委员,另两人为会计师。

按照正式名单来看,尽管少了一位证监局的委员,但来自证监会、证券业协会、证监局的委员人数仍然多达19人,加上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7位委员,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7位委员,证监系统的委员总数为33人,比例占到了52.4%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点击可查看大图

来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队伍人数没变,还是5人,而会计师的人数从拟任名单中的6人减少到了4人。

兼职人员方面,国家部委的工作人员有6人,高等院校也有6名教授入选,且均来自北大、清华,科研院所有2人。此外,来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资管的高管人员共7名

从总人数来看,第十七届发审委还是比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人员多了不少。第十六届发审委是证监会在2014年5月聘任,根据证监会的公告,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共计25人,其中16名专职委员,9名兼职委员。



新发审委新姿态


新一届发审委之所以引起市场关注,一方面由于下半年中国证监会对发审机制进行改革,将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朝着统一审核理念和审核标准的趋势发展,重组形成“大发审委”。另一方面,自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履新以来,给予IPO首发项目的否决情况频繁出现,远超以往,企业被否和过会率降低的局面或将延续。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止11月15日,新发审委上任以来召开审核会议13次,共审核52家公司的IPO申请,31家公司首发过会,IPO审核通过率为59.62%;另有16家企业被否, 5家被暂缓表决,二者合计占比达40.3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同时,审核上市公司增发方案24例,仅1例未通过;审核可转债方案23次,1家未通过,1家暂缓表决;8项上市公司配股方案全部获得通过。可见,严格把关企业IPO上市成为“大发审委”的主要任务和职责重点所在。

对比今年前9个月的审核情况可知,尽管样本数量不足,但新发审委较之上一届体现出较为凌厉的审核风格。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1-9月,首发审核企业数量共391家,通过328家,通过率高达83.89%,有53家未通过,5家暂缓表决和5家取消审核,通过率高于新发审委目前数据超2成水平。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此前引起市场热议的情况即,如11月7日发审委审核结果,1家通过5家被否,被市场简称为“六过一”,高压姿态令企业和机构胆寒。不过,11月10日,发审会审核了五家企业的首发申请,1家未通过,1家暂缓表决,3家通过;11月14日,发审会审核了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4家企业通过,1家遭否,1家暂缓表决。除了11月7日审核批次以外,新发审委的审核结果保持严格而又稳定的节奏。


新一届发审委的严格审核目前体现出两个特征,其一是加大了对企业内控的关注程度,其二则是更为注重现场同发行人的交流。

从公布的问询情况来看,发审委询问仔细,每家公司的问询大类问题约有4~5个,其中还深究了不少细节问题,发审委将关注点聚焦在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关联交易、内控制度等方面。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新一届发审委延续了此前发审的松紧度,但问询内容更趋细致更抠细节。

新发审委上任以来的21项否决和暂缓表决案例中,有几位委员的出现频次较高,如深交所的丁晓东、证监会的郭旭东、上交所的廖士光以及山西证监局的毋晓琴均多次出现在审核委员的小组名单中。发审委的趋严审核与结合提问的判断表现,一方面体现了委员专业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主旨。

未过会IPO企业的审核委员出现次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正如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所言,发审委员以自己强大的专业认知,对拟IPO企业的质地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出负责任的意见。这是对拟IPO企业负责,对A股市场广大投资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因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终身追责”的威慑力将深远的影响发审委员本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