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些金融人才为什么选择了上海?

2017-12-31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CFIC导读:

目前,“十三五”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和紧缺人才目录都已发布,从宏观上对上海未来的金融人才方向给予了指引。随着“一带一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实施,上海金融人才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发展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很显然,上海市政府早已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开始依托国际大都市中金融机构云集的优势,筑巢引凤,广纳贤才。

2009年的一天,从美国金融界回到上海的李宇龙站在陆家嘴的高楼中间,禁不住感叹:“回来晚了!” 

李宇龙之所以觉得“晚”,是因为远在美国的他没有想到上海金融行业的发展如此之快。回国后的他逐渐发现,上海这座金融中心迸发出的活力和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金融人才的到来。

金融机构云集吸引人才

已经在美国知名公募基金公司工作了10年的李宇龙,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发展。那场金融危机后的某日,身处亚特兰大的他听说上海市金融办带队来美国招揽金融人才,立刻拉上朋友,不辞辛劳地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赶到芝加哥应聘。他很快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相中,回到上海工作。之后,又曾担任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对于上海,李宇龙并不陌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他回忆道:“我是199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那时候的上海金融业已经开始星星点点地起步,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少量券商和公募基金,但还没有迎来大规模地发展。对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来说,选择还不够多。”

而如今上海的金融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除了常规的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上海清算所、保交所、票交所、中信登、CIPS、上海股交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备升级,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也相继在上海落地。

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金融人才们才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我毕业时,陆家嘴还是个大工地,现在这里的面貌真是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几年来,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自贸区为龙头的改革试验田,带动上海成为了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同样从海外归来的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经理俞平康表示,“2003年我在美国与导师合著的一本书中,总结了美国大都市的城市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的经验,为上海和中国的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注重人才的建设。美国学者和政治家们经过多年探索后发现‘产业政策就是职业政策’。人才才是高新技术的载体,是实现技术跨产业跨空间的传播渠道。所以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人才必然是关键的一环。”

很显然,上海市政府早已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开始依托国际大都市中金融机构云集的优势,筑巢引凤,广纳贤才。目前,上海金融人才分布于各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和服务部门,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和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金融等多种业态。据统计,从量上来看,2015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35.07万人,比2010年末24.11万 51 30661 51 15698 0 0 3123 0 0:00:09 0:00:05 0:00:04 3253增加近11万人,年均增幅约为7.8%。从质上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较2010年末增长了17%;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港澳台及外籍人才达1.8万余人,持有国际职业水平证书约1.5万张,均比2010年末增长了约2倍。从价值来看,人均创造的金融业增加值115.5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44.2%。

人才政策助力金融发展 

除了金融机构的聚集优势,上海的金融人才政策和配套服务也形成了独有的软实力。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孙中东觉得:“来上海工作近三年时间里,我亲身体会到上海对于金融行业以及金融人才的重视,与之匹配的各项行业扶持与服务措施基本覆盖了方方面面。让金融行业的人才能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是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差异化竞争力的体现。”这位曾经在广州和北京工作,担任过中国银行总行副总工程师、人民银行计算机应用评审组专家的金融人才认为,上海金融发展有着“开放、包容、创新、法治”的“腔调”,金融发展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服务细致入微——配套的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众多专业化金融团体及论坛、功能齐全的金融办公环境等都能实实在在惠及到在沪金融人才。 

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干部人事处牛韧处长介绍:“在集聚海外金融才上,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在沪金融机构先后6次开展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工作,累计推出招聘岗位600多个,参加金融机构140多家,初步形成了海外金融人才的集聚效应。在集聚国内金融人才上,我们持续开展上海金融行业校园招聘活动,在上海、北京、武汉、成都等财经类院校集聚城市的高校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受到金融企业和毕业生的欢迎。”

此外,如何进一步服务已在上海的金融人才,也是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对内,他们设立了37家上海金融人才实践基地,推出百余个挂职锻炼岗位;对外,他们自2010年起持续组织金融人才赴澳大利亚、德国等海外金融机构实训,帮助金融人才开拓国际视野。生活方面,他们联合各区开展了金融人才公寓联动服务试点,探索研究金融人才公寓建设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金融人才过渡性居住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人才公寓服务配套,开展金融人才社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上海金才工程”成为了上海统筹推进“十三五”金融人才工作项目落地的总抓手。这一工程用“3411”这一串数字就可以概括——“3”是聚焦重点人群,实施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三类金才开发计划;“4”是把握关键环节,搭建金才开发、服务、交流、宣传四个工作平台;两个“1”分别指打造一个金融人才数据统计“金才云”计划和优化一系列人才政策营造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据悉,三类金才开发计划分别对接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计划、上海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每年选拔120名左右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入选的人才将在三年的培养周期中获得一定资金资助,用于项目调研、国内外交流合作与研修培训等,还可优先参与上海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的开发锻炼,参与陆家嘴论坛等高层级交流活动,享受有关人才政策支持。

“上海金才工程既体现了上海对金融人才的尊重,也是一种政策创新。在国外,几乎很少看到这样的官方扶持政策。它在给予金融人才帮助的同时,也将反哺上海金融环境的发展。”入选海外金才的李宇龙如此评价道。

目前,“十三五”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和紧缺人才目录都已发布,从宏观上对上海未来的金融人才方向给予了指引。随着“一带一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实施,上海金融人才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发展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