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日报头版连续两天点赞!这碗螺蛳粉“爆红”的秘诀是?

广西日报 2018-09-18

身为一个广西人

这碗“臭”爽鲜辣的螺蛳粉

怎么可能没有吃过?

怎么可能没有爱过?



以前只有在大广西才能尝到螺蛳粉

如今托网购及物流时代的福

利用袋装速食产业化

很快行销全国、卖遍全球

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在世界哪里都可以尝到这口“乡愁”



对于经常

环(zuo)游(bai)世(ri)界(meng)

的日报哥来说

现在几乎走到哪都有办法吃到一碗

正宗的螺蛳粉

这位网红究竟是如何搭上

“互联网+”高速列车的呢?


且看广西日报连续在

8月22日头版和8月23日头版

报道柳州螺蛳粉“爆红”的

路径及启示(上、下)

就让日报哥来为你揭秘

螺蛳粉背后的人与事


《广西日报》8月22日01版


一碗粉“烹”成大产业

短短3年,年快递寄件飙升到2000万件、年产值30亿元,日销80万袋,批量出口欧美国家。如今,网红食品柳州螺蛳粉,随着袋装品牌的走俏,成为“可以快递的乡愁”。


却顾所来径,足迹皆可寻。柳州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小螺蛳,大产业”。



“工业化+互联网”让螺蛳粉成网红


螺蛳粉原本是柳州特色小吃,由当地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


“螺蛳粉将汉族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出辣、爽、鲜、酸、烫的美妙味觉。”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说,螺蛳粉既是本地人的乡愁记忆,也受到越来越多外地人青睐。


2008年,“螺蛳粉手工制作工艺”民间技艺入选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柳州市政府推动“螺蛳粉进京”,螺蛳粉从最初的街边小吃,走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目前在全国已有近5000家门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开设了门店。


8月21日,位于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袋包装生产聚集区的“螺霸王”食品加工企业,工人们在企业自主研发的螺蛳粉汤料包装生产线上忙碌。该企业每天产销袋装螺蛳粉6万-8万包。(谌贻照/摄)


开始向线上产业转型


但是,门店销售毕竟有限。食品生产企业开始思考,是否能够把螺蛳粉做成方便面那样的袋装速食?


这个想法促使当地食品生产企业从螺蛳粉的供给侧进行探索。随着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提升,速食袋装螺蛳粉研发取得突破。


生产厂家从2014年底的两家发展到2018年行业整顿后的49家。目前螺蛳粉在网购平台开设网店近1.2万家,销量在阿里巴巴米粉特产类排名第一。线上线下销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让螺蛳粉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螺蛳粉小镇螺蛳养殖基地


螺蛳粉小镇内的企业生产线


打造“双百亿”螺蛳粉产业

柳州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用螺蛳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正通过出台方案、细化实施来打造螺蛳粉产业升级版。


为加强螺蛳粉品牌建设、提升螺蛳粉知名度,该市举办螺蛳粉(预包装)品牌评比活动,总奖金高达650万元。

《广西日报》8月23日01版

告别“土”与“小” 迎来“优”和“强”


从街边小吃到登堂入室,从“现煮堂食”到方便袋装,从地方美食到热销海内外……柳州螺蛳粉崛起成为“网红”,是我区食品加工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又一生动实践。

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广西“金不换”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创新产品,严格标准,保证品质,塑造品牌,拥抱互联网,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是柳州螺蛳粉带来的启示,为我区更多优质产品勇闯市场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升级:告别“土”字


广西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盛产健康、生态、长寿各类名优特产,拥有特产600多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8个,资源禀赋优势非常突出,但很多产品都面临诸如“名头很响市场不旺”“区内很火出省就凉”“市场有需求产品跟不上”等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自治区工信委食品医药工业处处长杨富刚认为,广西特色食品产业多为传统加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品种单一、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缺乏创新等不足。


产品转型品质为先


产品转型升级更要保障产品品质,产品标准化是唯一途径。柳州市以工业化思维助推螺蛳粉生产标准化,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保证了袋装螺蛳粉“鲜酸爽辣”的口感和品质。


柳州出产的各色袋装螺蛳粉


目前,广西很多特产均已出台了生产标准,告别陈旧的传统生产模式,以现代化的思维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安全。


产业发展:告别“小”字


柳州螺蛳粉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产业发展,成就了今天超过30亿元的产业,如今正以产业园和特色小镇为载体,加速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为推动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广西加强顶层设计,立足本地优势、特色资源,重点打造特色农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长寿养生食品和旅游休闲食品,明确各地发展重点,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


 “互联网+”:做优品牌

 

“我女朋友喜欢吃螺蛳粉,烟台哪里有得吃啊?”打开百度贴吧螺蛳粉吧,各地求购柳州螺蛳粉的求助帖不少,甚至还有远在巴黎的留学生询问如何网购袋装螺蛳粉。


近年来,柳州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升级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机遇,通过直播等活动,依托广西“三月三”国际电商节打造网上“柳州螺蛳粉节”。目前,电商平台上的柳州螺蛳粉网店,日销量突破80万袋。



销量才是王道


而截至2017年底,我区注册完成的地理标志商标总数量40件,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


为此,我区开始深入实施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工程,以培育地方特产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一市一品”区域公共品牌、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广西有礼”伴手礼品牌和老字号品牌等4大类品牌。


——小特产做成大产业,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公共品牌。2017年,自治区商务厅分别与百色市、柳州市、梧州市联合开展“一市一品”品牌打造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各类推介宣传活动50多场,百色芒果、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显现。


——小特产做出大市场,形成广西特产“批量出桂”。300多种广西特产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额由2014年的15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0多亿元,实现成倍增长。


——小特产做成大品牌,“养在深闺”变成“大众热捧”。广西特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提升了消费者对广西名优农特产品的整体认知。


目前,我区正着手建立特产品牌管理体系,力争2018年核心品牌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0%,10个品牌企业销售额突破3亿元。


关于螺蛳粉的前世今生都在这了

你觉得下一个最有潜力爆红的

广西特产又会是什么呢?

写到这里

日报哥再也忍不住了

赶紧发完新闻,下楼嗦粉去啰~




稿件来源 | 广西日报记者 谌贻照  赵超  

通讯员 李斌

图片来源 | 广西日报、精彩柳南、网络等

编辑 | 梁笑天
责编 | 唐莉莉
值班主任 | 黄俪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广西大学新校门颜值爆表?其他高校不服来战!


广西情侣双双考上北京名牌大学!只因“异地恋她会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