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这几类人,政府要重点关爱!

广西日报 2019-11-12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以及残疾人群体

都是需要社会大众给予关爱的群体

关爱这些弱势群体

广西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


     聚焦发布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笔墨提到了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工作,要求“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明确“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在广西,从2019年1月1日起,我区提高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由现行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


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广西开展贫困家庭“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相关情况,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于2019年4月26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开展贫困家庭“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妇联、自治区残联分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各部门的相关工作。



此次发布会内容都有哪些

赶紧跟着日报哥一起来了解吧——



健全保障机制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将贫困家庭“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全区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推动全区贫困家庭“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织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二是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机制。


三是加大残疾人生活保障力度。



加强关爱教育

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要求,围绕两类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按照“应入尽入、应学尽学”的要求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构建协同关爱体系。


一、加强两类儿童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关爱教育政策建设。


二是努力改善乡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条件。


三是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


二、加强对两类儿童的管理


一是强化学校管理。


二是狠抓控辍保学。


三是加大教育资助力度。


三、切实保障两类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是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四、积极构建两类儿童协同关爱机制


一是建立师生帮扶制度。


二是扎实推进家庭教育。


三是推进社会协同关爱。



特别聚焦:

留守妇女、儿童


近年来,自治区妇联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大力推进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关爱服务工作,拓展服务阵地、丰富服务内容、加大关爱力度,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精准脱贫。


1

“五个纳入”构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保护平台

2016年起,自治区妇联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下发《“十三五”广西创建“儿童之家”工作方案》,安排资金2.169亿元,确保到2020年完成村(社区)“儿童之家”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


一是五个纳入,持续提升基层“建家”覆盖率。


二是严格考评,持续提升“管家”能力。

三是整合资源,持续提升“用家”服务水平。


2

创新特色关爱活动,优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内容

一是项目化运作“常态化志愿服务儿童之家活动”。


二是整合资源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三是结合区情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四是广泛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活动。


五是积极实施儿童关爱项目,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3

不断充实留守妇女“钱袋子”,减少留守儿童

一是培树基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二是用好小贷,撬动妇女脱贫致富。

     

三是创新机制,防止贫困妇女因病返贫致贫。


四是巧搭平台,“互联网”+开辟妇女致富新模式。



特别聚焦:

贫困残疾人


贫困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自治区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残疾人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纳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将贫困残疾人脱贫摘帽纳入全区脱贫攻坚绩效考评范围。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24.68万人。



一是加大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1.与自治区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2.配合民政部门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3.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办法》。


二是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联合自治区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力度。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托养”爱心车间模式,创建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全区新增残疾人就业8800人,新增培训15140人。


三是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深入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23.6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8.4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四是有力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


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组织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阳光助学”、中高等助学等残疾学生资助项目,筹集776.4万元资助学前、义务、中高等教育残疾学生9745人。



五是组织实施残疾人六大扶贫工程


深入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三期)、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贫困成人残障者康复等六大工程,将资金、项目重点投向拟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残疾人,其中重点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为解决我区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民政厅、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对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提升特殊教育基础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该项方案落实情况如何?


答:一是合理布局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齐备、市级统筹”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每个设区市建设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使其成为本地特殊教育的资源中心、指导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应建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30万人口以下、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可以独立建校或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部(班)。

 

二是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编制全区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规划(2017—2020年),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及生活附属设施维修改造等优先纳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实施。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等仪器设施设备的支持力度。


三是实施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工程。编制全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规划(2017—2020年),在普通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5人(含)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要创造条件设置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康复设备和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以下简称“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服务。


四是努力扩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鼓励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增加招生类别,扩大招生规模。区域内无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类别无法满足残疾学生就读需求的,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招生统筹,安排残疾学生到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举办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问:残疾人两项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请问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到位?


答: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也是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关爱的群体。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是当前惠民生、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提升家庭对残疾人的照顾功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的管理。


一是建立广西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17年12月开始运行,采取数据集中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重复领取或者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虚报冒领等情况发生。


二是建立定期公示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每季度第1个月在居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公示上一季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加强督察检查。每年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落实情况列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设区市民政部门年度绩效考评指标,通过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绩效考评项目的督察检查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管理。


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村留守老年人是关爱保护的一个重要群体,请问民政部门是如何关爱服务农村老年人工作的?


答:感谢媒体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心。农村老年人留守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越是贫困的地区,老年人留守问题愈加严重。为助力脱贫攻坚,自治区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为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以来,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农村养老院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大幅度消除了农村养老院安全隐患,提升农村养老院服务质量。同时,指导各地积极探索,通过转型升级、资源整合、公建民营等方式,推动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转变,解决农村留守老年人养老服务难等问题。


二是督促政策落地,让农村留守老年人获得关爱服务。2019年,自治区民政厅将健全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对各地民政工作绩效考评内容,指导推动各地尽快出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与关爱服务制度。


三是全面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的供养服务和养老服务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年满60周岁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全区集中供养特困人口达2万多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达到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半护理和全护理特困人员护理标准分别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0%、60%。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脱贫攻坚有关决策部署和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机构升级改造与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指导各地以经济困难和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关爱服务网络,强化关爱服务措施,普遍开展关爱服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的农村贫困留守老年人全部脱贫,逐步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够经济上得到供养、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都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问:近年来,妇联组织开展了“产业到家,牵手妈妈”脱贫攻坚巾帼行动,请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效果如何?另外,请问妇联在关爱农村妇女健康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近年来,自治区妇联深化做实“产业到家  牵手妈妈”脱贫攻坚巾帼行动,帮助外出务工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一是培树基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自治区妇联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妇字号”基地、巾帼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依托基地带动和能人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动员基地牵手贫困户,切实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收入逐年递增,如期实现脱贫。2016年至2018年,自治区妇联共投入资金794万元,示范带动全区创建县、市、区、全国四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049个,带动2.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增收脱贫。


二是打造品牌,引领妇女多渠道增收。根据广西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实施“金绣球”系列特色项目。积极培树“金绣球”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点,2016-2018年以来,联合文旅厅、扶贫办创建了155个自治区“金绣球”农家乐示范点,对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示范点优先给予扶贫贷款和每个示范点10万元的资金扶持。投入50万元,创建5个自治区级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扶持资金10万元扶持,用于发展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刺绣及手工技艺等指尖经济,通过培训、搭建平台等方式,培养一批绣娘,带动妇女家门口就业,实现“背着娃、绣着花、护着老、养着家”,帮助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创新实施“金绣球”巾帼家政脱贫项目,扶持创建巾帼家政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工作,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有步骤、有重点地对贫困村妇女进行培训,努力实现家政服务“上岗一人、脱贫一家”。2016年以来,“大篷车”进村(社区)1421个,培训妇女13.18万多人次,100%推荐就业,带动2.3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


三是用好小贷,撬动妇女脱贫致富。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着力解决产业扶贫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难题,激活贫困妇女的内生发展动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协助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29.7亿元,获贷扶贫户49.1万户;2009年以来,共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56.9亿元,为13.38万名获贷妇女提供了创业支持。


妇联在关爱妇女健康方面的具体举措有:


一是开展广西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自治区妇联联合卫计部门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免费为贫困地区妇女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2009年项目启动实施,2017年实现全区贫困县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525.75万人,乳腺癌检查414.03万人。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工作。在国家财政部支持下,全国妇联2011年启动实施“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对部分患“两癌”妇女给予每人1万元的救助,到目前,广西共有8023名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患者得到救助。并于2018年实现了建档立卡、国家项目检出、广西深度贫困县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患者救助的全覆盖。


三是创新举措开展妇女“两癌”保险工作。为了使更多的妇女姐妹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健康保障,2018年,自治区妇联联合原自治区卫计委、中国人寿保险广西分公司开展妇女“两癌”保险工作,建立“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联动机制,实现14个市关爱女性健康服务工作全覆盖;投入110万元为深度贫困地区2.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购买“两癌”健康保险;2018年,广西关爱女性健康“两癌”保险共投保91万份,保险金额达4550万元, 为广大妇女提供了455多亿金额的保险保障,共赔付123例,赔付资金615万元。全区共举办妇女健康保险知识培训班2702场,受益妇女累计达11.8万人。


问:寄宿制学校对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请问自治区教育厅对推动寄宿制学校建设有何计划?


答:2019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印发《加强全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对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寄宿制学校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全部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确保寄宿生每人一个床位;建设规范化的洗浴室、厕所和饮水用设施,保障淋浴热水供应;建立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和各类功能室,满足寄宿生学习、生活、娱乐、运动和社团活动需求,力争到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地寄宿制学校全面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三是强化师资建设。严格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对寄宿制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通过统筹现有编制资源、加大调剂力度等方式适当增加编制,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安全协管员、生活管理员、炊事人员等后勤服务人员,满足学校生活服务基本需要。


四是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强化家庭教育,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家访制度,向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引导父母既要关注孩子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又要关注孩子的亲情和心理情感需求,建立完善家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机制,正确引导其健康成长。加强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优先保障、精准帮扶等制度,配齐照料留守儿童生活的必要服务人员,优先满足他们的寄宿需求,使乡镇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问:请介绍一下妇联组织近年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


答: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儿童的桥梁纽带,近年来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配合民政部门,围绕家庭、立足农村社区,常态化地开展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一是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履行监护主体的责任。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教育家长要确保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关爱帮扶贫困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继续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继续开展“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活动。从2014年至今,争取自治区财政支持600多万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儿童之家”项目,引进大学生、巾帼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共组织125所大中专院校、60557名志愿者、50个社会组织分别进入全区5869所“儿童之家”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受益儿童34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留守儿童70万人次、贫困儿童34万人次。


2019年是全国实施“春蕾计划”30周年。广西作为“春蕾计划”起源地,筹集春蕾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举办女童班272个,兴建春蕾学校15所,资助20多万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将总结活动实施30年来的成效和经验做法,探索新形势下的资金筹措和救助形式,力争实现“春蕾计划”的新发展。继续实施好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区儿童保护项目”,探索实践县乡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保护联动机制,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进一步强化群众的儿童保护意识和理念,帮助有需要的儿童获得必要的救助。加大留守儿童安全防护工作力度。继续开展预防儿童性侵教育活动,整合民政等部门力量,提高活动覆盖面。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开展宣讲活动,不断普及儿童安全防护知识。


问:在自治区残联开展的残疾人脱贫攻坚“六大工程”中,请问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是如何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的?广西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的创新举措有哪些?


答:广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从2012年实施至今,自治区财政共投入1.81亿元,建成自治区级扶贫基地116个,帮助贫困残疾人9万多人。基地扶助残疾人的类型分为三种:集中劳动型、分散辐射带动型和复合型。基地帮助贫困残疾人选择愿景好的产业,给予生产资料扶持,培训残疾人掌握生产技术,跟踪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贫困残疾人通过基地帮扶,不仅可以免费获得生产物资帮扶跟踪服务等,还可以通过基地培训掌握生产技能,真正实现“输血”和“造血”扶贫相结合。广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全国残疾人扶贫基地现场会就将于明天,4月27日在广西百色市召开。也欢迎各位新闻媒体记者前往宣传报道。


广西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的创新做法是:一是救助对象年龄范围从国家规定的0—6岁扩大至0—17岁,明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设定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优先救助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惠及6.6万名残疾儿童。二是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由人均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增幅66%。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关注广西云客户端

了解发布会上更多精彩内容

↓↓↓

回放|广西开展贫困家庭“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

“三留守”人员和贫困残疾人

都应该共享发展福利

这也是一个成熟社会

良性发展的关键标准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何明华 周泉

编辑|梁笑天

责编|唐莉莉

值班主任|晏彦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悲痛!3名受困人员无人生还!


今天,钦防高速防城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