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

广西日报 2020-12-31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确定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自此,记者节成为继教师节之后中国独立确定的第二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





今天照例埋头赶稿编稿的日报哥

看到同事群里开始抢红包了才惊觉

哦,原来今天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啊!

(@#%!,红包又抢晚了)



尽管是过节,又恰逢周末

日报哥依旧早早爬起在家加班

此时路过的一只小崽子揉着惺忪睡眼

对窝在电脑桌前抓耳挠腮的日报哥

发出了一句灵魂拷问:


“你们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个问题相信每一位记者都遇到过

此时大家心中浮现的也都是相似的场景:

赶现场、码字、抓拍、剪视频、

做直播、刷手机、熬夜班、

报道妇女节、报道植树节、报道劳动节、

报道青年节、报道儿童节、报道教师节、

报道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



在孩子和家人的眼中

提到记者工作最多的

或许就是一个“忙


来听听孩子怎么形容自己的记者父母👂🏻



“爸爸总是要出差,

一周内很少能见到他。”


“妈妈的工作就是看微信,

扫二维码!”


“我爸爸经常要剪片子,

剪到半夜3点都没睡觉。”


再看看孩子笔下的记者父母在干什么👀


👦🏻:我妈上班→👩🏻‍💻


👦🏻:我想说的都写在日记里了,请各位叔叔阿姨自行体会!



孩子眼里的记者原来净干这些事

如果让记者来描写记者

又会是什么样貌呢?

“子承父业”在记者这个行业里并不少见

许多新闻老炮的传说

通过他们记者子女的生动“报道”

至今仍令日报哥感动不已

↓ ↓ ↓


01




秉承初心 守正创新





广西日报政法部记者 蒋予昕

左图:蒋钦挥当年伏案工作

右图:蒋予昕(右二)赴京采访全国两会


在我家客厅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座长年嘀嗒走动着的老钟,那是1991年第二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物质奖励,也见证了我的父亲作为新闻人的精彩职业生涯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报人,30多年来,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当总编,他几乎天天泡在报社里、出差在路上、浸在书海中,即便现在退休多年,也始终笔耕不辍,整日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埋头写作。

从小到大,父亲对党和乡亲的一片深情、明辨是非秉笔直书的诚恳、直面假丑恶鞭辟入里的胆识,都是指引我前行路上的一盏领航灯。他曾经对我说过:“做记者,如果多年过去,还有读者记得你的一篇文章,记得你曾帮助解决的一件小事,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父亲的心里话,也是他一直秉持的初心。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毕业后,也追寻着父亲的足迹,走上了记者这条路。不知不觉,10多年过去了,不管采访的是政要或者百姓,接触的是时政或社会新闻,阅读世间万事万物,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进而积淀出丰富的人生、开阔的视野、豁达的胸襟,我想自己是多么幸运能从事“记者”这一职业啊!

我的孩子今年已经8岁了,在他眼中,妈妈属于:职务不高,但却很忙;收入不高,但懂得很多。平时他眼中的我,随时随地都会打开笔记本电脑来写稿子,打字速度超快,且这个时间段谁也不能打扰。

平日里,我时不时会放孩子的鸽子——原本约好了一家人出去玩,但往往会有一些临时安排的任务而不能成行。不过,孩子已经见怪不怪,处变不惊了。我也时常会跟他讲述采访中的一些见闻和感悟,让他了解到这个社会的纷繁多姿。去年,他自愿加入到南国早报小记者团,写了一点小豆腐块发表在了报纸上,这令他乐在其中,也成为了新的一轮学习动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的精彩故事需要我们去精彩表述。我会继续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秉承初心且守正创新,追寻新闻事实的真相、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感动和启迪更多人的心灵。


02




父亲留给我的“非遗”





当代生活报原记者 莫璇

左图:1996年,莫家俊在广西日报编辑部办公室。

右图:2014年,莫璇在《中国好声音》决赛投票现场。


五年前的记者节当天,我去参加一个记者朋友的婚礼,竟意外收获一份珍贵礼物——1988年的一张报纸,上面印有我父亲莫家俊写的稿子。原来新娘的大伯是我父亲的同学,父亲刻了一枚印章送给他,他把印盖在这张报纸上,悉心保留至今。

父亲已去世多年,我本人也离开了报社,但逐字逐句读着父亲的手笔,我忽然对记者这份工作有一种重拾初心的感动,对父亲更是肃然起敬。所以这五年来,我仍然坚持写字,也坚持用记者的态度行走四方。

父亲1972年进入广西日报社,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真正的OG。他用钢笔写稿,用毛笔蘸红色墨汁编稿,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是今天备受追捧的那种“匠人”风格,优雅的old school。

我从小就觉得父亲的工作很酷,白天穿戴整齐出门采访,夜里茶酒相伴奋笔疾书,稿纸散落满地,记录一整晚的激情澎湃与深思熟虑。他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全才”,功底扎实,饱读诗书,下笔有神,无论标题,行文,逻辑,眼界,用词,还是情怀,都让后辈如我望尘莫及。

报社改用电脑办公之后,父亲仗着自己年老任性,依旧亲笔写稿,甚至要求同事也提供手写稿件,他提笔编辑。所以父亲直至退休都几乎不会用电脑,却拥有一项绝技:用电脑系统自带的画图功能,画出一幅幅意境悠然的山水风景。这逆天操作是怎么回事?父亲自己也说不清,大概叫做天资吧。

我很小就在父亲的引导下习字写作,能闭门写字一整天,又可随时出门远游。父亲会带我一起采访甚至出差。我生性社恐,绝不会在采访现场吵闹添乱,反而默默模仿起父亲提问和记录的样子,十几年后派上用场。土生土长的城市孩子,见到甘蔗地特别兴奋,直呼“这片草长得好高”;见到轮渡把汽车运到河对岸,更觉魔幻,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神迹。

对世界的好奇,对事实的尊重,对文字的敬畏,是父亲留给我的非遗,终身受用。如今媒体生态发生巨变,“记者”的概念也早就模糊,但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记录时代,如我父亲那样的的风度,都值得RESPECT,永不过气。


03




跑新闻磨坏八个自行车座包





南国今报记者 钟华

左图:上世纪八十年代,钟浩金于凌晨时分采访柳州市棉纺厂的车间女工。

右图:钟华在救灾一线采访。


我在南国今报做记者,已经18年了。这些年来,家中亲友谈起我的职业,最常用的一个词是“子承父业”。没错,我的父亲钟浩金也是一名记者,而且他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2013年退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通过国企招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因为所写的稿件接连获得《广西日报》的采用,他得以从一名普通工人,变成了大型国企的宣传干事。1973年,被所在企业送到广西日报社实习一年,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念头。

1981年《柳州日报》复刊时,父亲如愿成为了该报的一名记者。此后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他一直担任柳州日报社记者部主任。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父亲当时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二八自行车,他几乎每天都骑车出去。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坐在办公室里是等不来新闻的,不要等领导派工,要主动沉入基层,才能捕捉到新闻的“活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采访的足迹不仅遍布柳州市区的大街小巷,还到过田间地头、车间矿井,甚至到过前线哨所。

他骑着自行车奔波一天,最多能跑60多公里。在把自行车作为采访交通工具的几年里,他先后磨坏了8个皮革制成的自行车座包,骑车磨坏的裤子就更是难以计数了。

在我看来,最能体现父亲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莫过于他要把儿子培养成新闻事业的接班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常常带着我去采访,让我能近距离地观摩一则新闻是如何经过采访、写作,最后刊发见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在10岁时就成了《小主人报》南方分社的“记者”,11岁采写的通讯报道就刊发在了《柳州日报》的头版上。是父亲的悉心培养,让我走上了新闻记者这条道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离开柳州日报社后,又先后在钦州市和柳州市的多家新闻媒体工作。直到2013年退休,他都没有离开过新闻采编岗位。退休后的父亲,又成了多所中小学校小记者社团的校外辅导员,还在暑假受聘担任柳州晚报小记者团的老师。

父亲是想把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一直传承下去。作为继承者,我更注重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写作条件,都比父亲做记者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练好脚力深入基层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这才真正配得上亲友们所说的“子承父业”。


秉持新闻的理念与初心

坚持对事实真相的报道

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记者中传承

来看看日报哥的同事

特意为学校的孩子们制作的一份PPT

我们平时干的就是这些事——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今天

请允许我们为自己保留一个C位

明天,我们又将各自启程

奔赴每一处新闻发生的地方

谁让咱们干的就是这份活呢

祝每一位“新闻打工人”

节日快乐!


来源丨广西日报

编辑丨朱映伊 梁笑天

责编丨陈佳嘉

值班主任丨晏彦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举行!继2018年后广西云作品再获一等奖!


广西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2件荣获一等奖!


砥砺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