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2》开播就糊,究竟是哪些变量在作祟?
作者 | 晓晓
7月26日,《声入人心2》第二期更新。尽管当晚尹毓恪的《梦之浮桥》、徐均朔的《让她降落》、周士原的《南屏晚钟》都登上了热搜,但开播一周后,《声入人心2》在豆瓣依旧没有开分。
2018年,《声入人心》第一季以9.1的高分,成为了豆瓣年度榜单上评分最高的大陆电视综艺。彼时,11月9日开播的《声入人心》还在播出中,到收官之时,豆瓣评分上升到了9.3 。9分开画就已经属于罕见现象,更难得的是节目没糊,在9.1的分数上,还涨了0.2。
近日,猫影文娱独家统计了《声入人心2》开播后的五百多条豆瓣评分发现,两星占比超15%,三星占比超27%,其中热门评论及有用率高的评论也均集中在二星、三星区间。而第一季节目,五星占比69%,三星占比仅有3.3%,两星更是不到1%。《声入人心2》豆瓣评分数据与第一季几乎呈倒挂趋势,口碑堪忧,超越第一季已全无可能。
人设崩塌
根据湖南卫视官方发布的数据,《声入人心》第一季在全国网的受众主要集中在24-33岁、34-44岁,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精英人群中。但《声入人心》第一季同样面临着“高口碑,低收视”的魔咒。
不知是不是为了扩大收视群体,实现收视群体年龄和学历的下沉,《声入人心》第二季的选手中尽管依然有从事歌剧、音乐剧多年的隐藏大师,但选秀出道的选手比重也在增加。在第二期节目中,上热搜的几位选手都是选秀节目出生,《快乐男声》的尹毓恪,《青春有你》的周士原,《中国梦之声》的徐均朔,更重要的是第二季节目还开始如众多选秀节目一样,凹人设,凹剧情,而这种硬凹并没有获得期待的效果。
袁广泉,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满分博士。评委廖昌永提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一个培养大师的地方。但是在袁广泉表演结束之后,在三位评委一致给予好评之后,袁广泉却突然说现在在台上不自信,聊起了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经历。之后廖昌永和尚雯婕几乎同时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尽管袁广泉突然硬切聊起失意经历,略感尴尬,但大部分观众在听到他的故事时,与廖昌永和尚雯婕的感受一样,更多的是震惊和不解。对于这段硬切,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袁广泉想要为过往情绪找一个公众出口,可以理解多年象牙塔生活使得26岁的他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但他给出的答案却让观众刚刚升起的好感荡然无存:因为16岁就到了俄罗斯,所以不会唱中国歌。弹幕甚至有网友讽刺发问:哥们,你怎么做到不会唱中文歌的!
袁广泉的家庭教育是16岁开始牙牙学语吗?16岁之前,袁广泉至少要在中国完成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他的中文也说地非常流利,怎么可能不会唱中国歌。此外,节目中也曾多次提到,美声唱法是需要修炼的,那么16岁之前,不唱中国歌的袁广泉是如何进行日常训练的,又是如何考入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呢?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不会唱中国歌,不会唱中国歌的原因是16岁就到了俄罗斯了。这个逻辑可能是属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满分博士毕业的袁广泉独有的逻辑,普通观众可能真的是理解无能。又或者是节目组想要学电视剧靠“狗血逻辑”“狗血人设”博出位,博争议,免费上热搜吗?
总之,袁广泉的“卖惨”人设没成功,倒是换来了“矫情”的人设。
而除了袁广泉之外,尹毓恪的人设也是失败的一塌糊涂。在听到席位建议为“首席”时,网友对于其表情的大部分评价是:尴尬。
《声入人心》第一季中,很多音乐剧演员来参加节目,抱着的是背水一战的悲壮感。或许第一季火了之后,第二季的部分选手,参赛目的已经不纯。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如今的综艺节目,都有人设,《声入人心》第一季也有人设,甚至还有CP。但为何第二季选手的人设,观众不买账了呢?
在《声入人心》第一季中,选手的人设,大多是性格使然,而导演和剪辑的功效是通过引导和技术将人设凸显。即使是CP,也是基于选手之间本就具有的天然联系。但第二季节目在大多数观众看来,作秀成分明显,甚至出现了卖惨讲故事的。这是在向《中国好声音》《偶像练习生》学习吗?
作为一档主打高知人群的节目,《声入人心2》节目组似乎在进行“倒行逆施”的尝试,为了扩大受众群体,而忘记了节目的初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受众对于视听节目的需求,在看过了“神仙打架”之后,《声入人心》的观众对于第二季的改变并不是很买单。“曲高”起码还能“和寡”,如果乱弹琴,怕是连原有的受众都要丢失了。
颜值崩塌
《声入人心》是美声与流行音乐的一次成功融合,更是正统文化与年轻市场的一次成功融合。在这次融合中,湖南卫视找到了市场和政策的生态平衡点,就是找好看的人做文化的事儿。这么多年,湖南卫视学会了带着镣铐跳舞。《声入人心》的第一季是成功的。
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好看的人”是触达年轻受众屡试不爽的一种方式。在第一季节目中,梅溪湖女孩的成团,就是完美遵循了“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追星轨迹,而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第一季中最红的是阿云嘎和郑云龙。
在豆瓣针对第一季节目的热门评论中,我们也能明显看到,颜值是很多观众入坑《声入人心》的重要原因。而且在第一季中,选手的好看是那种简单朴实,充满校园初恋感的好看。放眼望去都是白衣飘飘的有才少年,谁能不动心呢?
正如当年看腻了满屏“楚楚可怜”后,魏璎珞这种黑莲花式的人物就会突然受宠,看腻了眼线烟熏妆的观众,在看到《声入人心》的“小哥哥们”时,那感觉也犹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有网友曾如此评价第一季节目:那么多新鲜素净有实力的帅哥,还需要计较其他吗?
而在《声入人心》第二季开播后,观众pick最多的选手,依然是长得好看的选手。诸如被张惠妹称之为从夏日漫画中走出来的方晓东。
但不计较其他的前提,是“帅哥”。如果没有了“帅哥”,“其他”就成为了问题,诸如我们上文提到的人设。从这点上看,《声入人心2》开局不利,不是败给了剪辑,而是败给了颜值。
选手才是选秀节目的核心
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成绩总是层次不齐的,这并非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学生素质本身就有差别。同样,我们会看到很多综N代的选秀节目,同一个导演,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导师,每季的成绩却总有差别。不是导师的审美忽高忽低,也不是导师的水平忽上忽下,而是选手质量的差别。
在选秀节目中,选手远比导师重要的多,选手才是节目核心。《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影响力远不及第一季,不是因为导师薛之谦的缺席,而是因为没有了毛不易这样的选手。《热血街舞团》当年败给《这就是街舞》,也不是因为鹿晗、陈伟霆的人气没有易烊千玺和黄子韬高,而是因为韩宇、杨文昊、亮亮等一众选手,最后在舞台上发挥了他们自己的光芒。2019年,《青春有你》热度不敌《创造营101》,也与选手的颜值有很大关系。
而很多选秀+竞赛类节目,绞尽脑汁设计的赛制,同样也要基于选手素质,才能发挥完全。如果观众没有喜欢的选手,没有pick的小哥哥,节目组赛制上的所有创新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观众根本不关心选手的命运。
《歌手》总导演洪涛曾经多次提到,对于《歌手》节目每季最愁的就是找人,其实选秀节目同样如此。据业内人士透露,《声入人心》节目组为了挖掘有质量的选手,几乎翻遍了国内的经纪公司和艺术院校,某经纪人表示:以前都是我催着别人,《声入人心》节目组的编导是特别主动、积极、有责任感的。
如今,看来已经如此主动、积极、有责任感的编导们交出的成绩单,观众还是不满意。估计节目组在做第一季的时候,也没想到《声入人心》还能有第二季,已然是倾尽了全力。
结语
《声入人心》第一季节目曾三度被人民日报点赞,还获得了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类最佳电视综艺节目的奖项。对于常年处于“被点名批评”的湖南卫视来说,这档节目承载的使命已经不仅仅是市场价值那么简单了。
-END-
近期热文
* 开播再掀原著粉、剧粉之间“骂战”,为何《全职高手》想二者兼得如此难?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3752255077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1381021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