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巢青年的娱乐指南

CM360内容中心 媒介360 2019-07-03

作者:可达怡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叶子》

这首歌里描述的状态,在前几年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空巢青年”,如果你单身、独居、年龄在20~39岁,就是一枚合格的空巢青年了。

据调查,中国 所谓的“空巢青年”人口达 5000 万,与韩国整体人口数相当。

究其原因,使中国的“空巢青年”数量剧增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中国青年整体晚婚导致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和机会,而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的人口迁移,从而独自生活的青年越来越多。

北上广深千万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听听他们的自述:

空巢青年自述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从大学时连去卫生间都恨不得要人陪的“软妹子”,变身为爬梯子修灯、徒手修水管的全能“女汉子”。(中国青年报)


平时都是一个人上下班,吃饭主要靠叫外卖,有空就和朋友们微信聊聊天、玩玩游戏。虽然常常也会感到孤独,但却很少会约着一起逛街、看电影。(陕西日报)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中国青年报)


二三十岁,在一线城市有份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每个夜晚刷朋友圈刷到头昏眼花,叫醒他们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快递员,作息时间失调,不出门不洗头……(中国青年报)

作为这五千万分之一里的小编,其实想替“空巢青年”解释一下,或许在别人眼中孤独的一群人,其实也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下面我想来分享下空巢青年们,是如何面对孤独,又是如何娱乐起来的呢?

全能懒宅,足不出户看世界

空巢青年时代“宅”文化盛行,“懒宅族”、“御宅族”、“隐蔽族……空巢青年不擅长交友和交流,却玩转互联网,把动漫、游戏当作最忠实最知心的伙伴,依靠网络就能完成吃喝玩乐的全方位需求。

海淘电商的兴起,让他们实现“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直播与短视频的风靡,让假期的他们“看遍世界”;社交媒体的迅速,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这个最新的世界……

文明吸猫,吸猫不忘po猫人

吸猫:指的是宠物猫的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包括对猫猫亲亲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劲儿嗅等。

云吸猫:则是指自己没养猫,但却在网络上被别人家的猫吸引,从而伴发的是使用萌猫表情包、晒别人家的猫等行为。

古今中外,文人墨客都养爱猫。从海明威、林肯、牛顿、丘吉尔,到老舍、梁秋实、季羡林、杨绛……无不养猫。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就是一位深度吸猫爱好者。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陆游一边撸着猫,一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中学语文必备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那个雷雨大作的夜晚,说自己“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并不感到悲哀”,因为陪伴在这位爱国诗人身旁,和他一起忧国忧民的,还有他怀里的猫。

回到当代,年轻人已经主要分成了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养猫吸猫的成功人士,另一种是“云吸猫”的你和我。

因为猫的确能化寂寥为热闹,变枯燥为有趣,能助人亲善,教人放下。

这年头,谈恋爱不如养猫,吸猫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以及养生法宝,尤其对治疗“丧气病”“作死病”“没事找事病”以及治愈单身狗颇为有效。

空巢青年们给猫猫们顺毛、拍照,遇到可爱的猫猫还不忘发个朋友圈。定期吸一吸,抚慰上班的烦躁或是生活的委屈。


挑战国际孤独等级表,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

 

空巢青年只是alone,并不感觉lonely。

近年来,独自观影和独自出门浪的人数比例也在逐年走高,空巢青年正不断挑战国际孤独等级表。

独自旅行,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放松的心情,去到另一个地方的角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看他们的生活,不做计划和期待,让一切自然发生。这时候生活给你惊喜会超出想象,这是最有趣的。

其实旅途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孤寂,你一样可以放心吃喝,和陌生人结缘,嬉笑打闹,看风景辽阔,山还是山,水也还是水。


家里很空,但是心里不能空着

空巢青年可以一个人住,但是心里一定不能空着。回到家躺床上刷手机,一刷一晚上,这样的精神满足是短暂的,关掉手机后只会陷入更长久的精神空虚与心灵孤寂。

所以空巢青年开始寻找内心真正追求,或是培养一些兴趣并从中发现生活的美。比如摄影、画画、写作,会让他们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或者小众一些的极限运动、调酒、乐器滑板等等,不仅可以提升技能,也可以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然,寄居在“空巢”外壳下独居的青年,都有着他们放不下的坚持,可能是追逐梦想,可能是为了改变命运,才会让他们远离父母,漂泊在大城市。


品牌该怎么与空巢青年沟通?

“空巢青年”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据调研,他们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四个大产业的业态:

第一个产业是旅游业,一个人的旅行正在逐渐上升;第二个产业是面向单身人群的小家电市场,小家电的年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第三个产业是外卖行业,在叫外卖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为空巢青年。第四个产业是房地产业,面向独居人士的单身公寓和迷你公寓正在越来越受到欢迎。

也是因为这样,空巢青年成为了品牌最为关注的人群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心态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如何与他们沟通是眼下尤为重要的问题:

1、品牌人格化,提供陪伴感

空巢青年特别关注能给自己带来陪伴感的事物。比如可爱的卡通玩偶,呆萌的动物等等。

养宠物其实是不少空巢青年的第一选择,但碍于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往往只能在网上看看别人的萌宠过过眼瘾。而一些被人格化的物件,则成为带来陪伴感的切实选择,比如,毛绒玩具、手办等。

空巢青年会为他们取特别的名字,甚至赋予把它们当朋友,与自己枕边的毛绒玩具称兄道弟,甚至出差、旅行都特意带在身边。

另外,能够带来陪伴的还有长期播出的节目、共同成长的艺人、百看不厌的书籍等等。

品牌可以选择成为他们倾诉的树洞、分享的平台或是吃饭的伴侣,拥有信任感,来陪伴他们成长。

2、避免单身歧视,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背后蕴藏巨大商机

除了第二个半价、情侣套餐,单身一族甚至在餐厅吃饭大多感觉被歧视:一个人不能占一个大桌子,经常要求和别人拼桌……还有一年无数个虐狗的情人人,无不透露着对独居人士们的歧视。

种种迹象表明,其实单身人士愿意为提升自己在餐饮、娱乐方面体验而付出更多关注度和金钱。只要品牌能够创造一个人也能享用、拥有良好体验和服务的产品。

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背后,可能每一个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有不少已经成型,但还有不少亟待挖掘。


写在最后:

空巢青年单身、独居,容易感到孤独和空虚。面对孤独,我们能做的,其实不外乎两种选择。第一,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主动参与社交,维系老朋友或结交新朋友。第二,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往往小小的爱好,就可以把自己从孤独中拯救出来。

作为新时代的空巢青年,我们既要有“独钓寒江雪”的豁达,也要有“对影成三人”的惬意。

 

你有哪些“空巢青年”的娱乐方式,欢迎分享。


相关悦读

短视频营销时代,向网红品牌们取经

懒宅经济:撑起互联网消费大半边天?

过去的媒体,如何活在未来?

抖腾大战背后,类抖音商业模式 动了谁的奶酪?

青春π|年轻人,你手机里还有几个APP真正活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