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文学遗产》2021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目录
建党一百周年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唯物史观与郭沫若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李斌 /4
郑振铎与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工作 陈福康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艺思想通史研究
汉代前期文艺思想转型的实践与动因——以从“敦朴”到“巨丽”的转化为例 杨允 /23
关于鲁迅文学起源理论的再认识——从“杭育杭育派”说起 徐公持 /34
专题研究
白居易五律中的句式新变 谢思炜 /44
两宋川浙禅宗文学区域互动略说——以“川僧藞苴”“浙僧潇洒”为中心 李小荣 /51
从别调到主流——骈文“用成语”观念在宋代的成立 陶熠 /65
论画像记 赵宏祥 /78
“游词”的生存与清词的演进 曹明升 /89
从“高史”并称到“姜史”并称——论雍乾词坛的层级式宗尚 李小雨 /100
读者之心:论周济“词史”思想在清季的实现 莫崇毅 /113
“以诗词入日记”与谭献词学创作的时地还原——基于稿本《复堂日记》的一种考察 吴钦根 /125
杂而有章:清季民国时期的张炎词学批评 杨传庆 /137
马礼逊英译《红楼梦》手稿研究 王燕 /148
学术广角
楚帛书四神时空属性再探——兼论中国上古神话空间优势型时空观 张开焱 /161
《汉书·五行志》的编纂意图与策略 程苏东 /174
读书札记
《世说新语·排调》“云间陆士龙”条新解 侯洪震 /188
学术信息
“爱国诗人陆游与浙江诗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77
严正声明 /191
英文目录 /192
内容提要
唯物史观与郭沫若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李斌
内容提要 郭沫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广泛研究了甲骨文、金文、《诗经》、《楚辞》、先秦诸子、魏晋文学、唐诗、清代诗话和弹词,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他重视文献考证,通过学科融合,灵活运用“以诗证史”“关键词考察”“以医考文”等研究方法,并注重校订古籍因书写方式不同以及因书写载体在保存和传播中出现破损而导致的文本错讹。他以“人民本位”为标准,重视民间文学,提出中国古典文学“两条道路”的发展规律。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尝试,为建设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郭沫若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唯物史观
郑振铎与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工作
陈福康
内容提要 科学地继承、整理、研究中国文学遗产的工作,以1920年《文学研究会会章》开宗明义首次提出“整理中国旧文学”为开端,进行至今已逾百年。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学术骨干上为此后百年中国文学遗产整理研究事业准备了基本条件。在这方面,郑振铎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是今人回顾百年文学遗产整理与研究工作时绝对绕不过的领军人物。郑振铎从五四运动时起就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为人淡忘或不为人知的事实很值得发掘和重提。郑振铎异常杰出的学术贡献、卓越的引领作用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们更不能忘了郑振铎参与领导新中国最初九年文学遗产整理与研究工作的功绩。
关键词 郑振铎 文学遗产 百年
汉代前期文艺思想转型的实践与动因
——以从“敦朴”到“巨丽”的转化为例
杨允
内容提要 汉代前期的文艺思想经历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阶段。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探索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动因,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的规律。汉代前期文艺思想的建构与转型是外部动力与内在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基础的原动力,主流文化的制约力,作者个性与感受的主动力,受众审美的驱动力,这四者共同构成汉代前期文艺思想转型的外部动力。同时,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也催生了“质文代胜”的转换。
关键词 汉代文艺思想 唯物史观 审美理念 “质文代胜”
关于鲁迅文学起源理论的再认识
——从“杭育杭育派”说起
徐公持
内容提要
鲁迅曾提出文学的“劳动起源论”,具体则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杭育杭育派”之说。然而披览鲁迅著作,他在前后各个时期各种场合提出的文学起源说法颇多,“劳动”说之外,尚有“天然”说、“自达”说、“神话”说、“休息”说、“爱情”说、“宗教”说、“巫史”说等,这些说法各有其合理性,且难分“主次”,呈多元、综合的形态。这是在全方位视角下观照文学起源问题得出的一个与中外传统理论颇为不同的立体式理论,它更加接近文学起源的真谛,表明文学不仅是人类生活某个领域(例如“劳动”等)影响下的产物,而是与人生具有整体关联性,从而在一个重要层面上印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鲁迅 文学起源理论 “杭育杭育派” “天然”说 “自达”说
白居易五律中的句式新变
谢思炜
内容提要 通过调查白居易五律在句式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化,可从句式切分、分句关系等方面将白诗的句式新变析分为一四式、四一式、三二式和后三字两分结构四种类型。从杜甫到白居易,五律句式处在丰富发展的过程中,白居易对此有颇多贡献。
关键词 五律 对偶句 杜甫 白居易
两宋川浙禅宗文学区域互动略说
——以“川僧藞苴”“浙僧潇洒”为中心
李小荣
内容提要 在两宋禅宗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即川僧南询。尤其是南宋,入浙川僧享有最重要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乃至形成“川僧藞苴”和“浙僧潇洒”的并尊局势。但从禅宗文学地理的区域互动而言,川僧“藞苴”主要表现在好艳好奇、滑稽诙谐、语言观念通达,它们皆对浙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浙僧“潇洒”主要表现于佛教山水题材的好“清”风格,它对入浙后的川僧也深有影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杭州这一特殊的佛教文学场域为两宋川浙禅僧的文学互动提供了全新舞台。
关键词 两宋 川僧藞苴 浙僧潇洒 禅宗文学 区域互动
从别调到主流
——骈文“用成语”观念在宋代的成立
陶熠
内容提要 “用成语”是宋代骈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指的是将前代经典中的成句摘出,并与另一成句形成偶对的骈文技法。这种技法在唐代仅是偶一为之的别调,经过北宋前期的写作实践,在徽宗朝形成了风潮。由于使用经典成语偶对既能适应徽宗朝文人以经义为主的知识结构,也可以满足庙堂文体对典雅文华的要求,因而在徽宗一朝尤为风行,并引起了当时批评家的关注和论争。反对者认为用成语体格卑下,损伤文气,而支持者却钟爱这一技法的工巧。这场论争在孝宗朝以降,依凭骈文批评的“技巧中心论”趋势得以解决,南宋的骈文作者多将其视为骈文写作的主流予以接受,宋四六的独特风格也因此得以定型。
关键词 用成语 宋四六 王安中 《诚斋诗话》
论画像记
赵宏祥
内容提要 古代肖像画不仅呈现人物容貌,同时也具有身份意义。画像记一体依托肖像画,源自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的文体创造。宋人画像记的写作立场以公共纪念为主,其文体形态在趋向稳定的同时,也向着实用性的方向演变。明清时期,祖宗像在家族祭祀场合逐渐普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的常态运行,使画像记书写的集体意识也开始转向,较为显著的特征是由公共纪念进入家族谱系构建的领域。不仅如此,《王彦章画像记》与《新五代史·死节传》的文本互动与观念联通,也促使画像记“因情立体”,在一定题材下展现出富有“历史关怀”的特殊侧面。
关键词 画像记 肖像画 祖宗像 《王彦章画像记》
“游词”的生存与清词的演进
曹明升
内容提要 金应珪首先提出“游词”的概念,并将缺少性情作为其根本标志。谢章铤等人又将“性情”压缩为诗教范畴内的“寄托”,此时的游词成为了“寄托”理论的反面典型。常州词派所批判的清代游词肇兴于朱彝尊,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意淡化词中寄托,却在手法与题材上努力创新,受到了以厉鹗为代表的雍乾词人的认可与响应。但游词在创作上渐成窠臼,“不足于情”的弊端日益加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词派间的论争,导致其从嘉道时期开始备受批判。然而词人情感的多样性、词体功能的多元化以及由南宋入门的创作惯性,支撑游词在猛烈的批判下继续存活。游词的文学史意义,就是作者在面对传统时如何选择创新途径,以及围绕是否接受这种创新而展开的代际间的对话。
关键词 游词 清词 创新 传统 代际对话
从“高史”并称到“姜史”并称
——论雍乾词坛的层级式宗尚
李小雨
内容提要 姜夔、史达祖与高观国是南宋杰出词人,在宋末的词评语境中,“高史”“姜史”等并称已逐渐形成。清代雍乾时期,词评中更多采用了“姜史”“姜张”等并称表述,而有意无意地忽视“高史”并称,这透露出雍乾词坛“升史降高”的批评趋向,也使史达祖在雍乾词坛的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结合雍乾词人在创作中对姜夔、史达祖与高观国等人的追摹,可以发现在“升史降高”现象的背后,呈现出以厉鹗为中心的浙派词人群体,在沿续清初朱彝尊倡导的南宋词风基础之上,有意识地作出建构浙西词派经典词人统序的努力。雍乾词坛以姜夔词的典范艺术形式为最高层,将史达祖、高观国等分列于次级、再次级的梯位上,展现出“层级式宗尚”的特点,这也是词坛统序进一步细化的体现。
关键词 雍乾词坛 浙西词派 宗尚 层级
读者之心:
论周济“词史”思想在清季的实现
莫崇毅
内容提要 晚清词坛同时存在两种“词史”观念:第一种以谢章铤为代表,借鉴“诗史”传统,强调“纪事”功能;第二种以周济为代表,建立在“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的常州词学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由衷之言”。《江南好词》在读者群中引起的反应佐证了周济“词史”观的合理性,它也是将作品“词史”意义的建构权让渡于读者的先声。随着常州词学影响力的增长,“词史”观念的普及,以及“读者之心”意识的强化,周济“词史”思想成为主导“词史”写作的基础。《庚子秋词》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读者之词史”形成潮流。
关键词 “词史” 读者 常州词学 《庚子秋词》
“以诗词入日记”与谭献词学创作的时地还原
——基于稿本《复堂日记》的一种考察
吴钦根
内容提要 谭献是晚清词学名家。由于以往所见多为已刊文献,且部分还存在内容不完整或事后删润的情况,因而关于其填词规模、词作编年、词意解读及词艺探究等方面问题,长久以来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稿本《复堂日记》作为谭献诗词创作的原始载体,基本保留了谭献词作的最初形态与具体情境。借助日记“排日记事”的特点及稿本《复堂日记》“以诗词入日记”的文本特征,有助于对谭献生平词作进行系统性的辑佚与编年。而且,日记中有关填词时地、作者心境及文本状态的如实记录,还能引领读者走进谭献填词的现场,发掘文学文本发生的真实场景,同时也为复堂词意的深度探寻及词艺的历时性考察提供难得的现实语境。
关键词 谭献 《复堂日记》 “以诗词入日记”
杂而有章:
清季民国时期的张炎词学批评
杨传庆
马礼逊英译《红楼梦》手稿研究
王燕
内容提要 1812年,第一位英国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将《红楼梦》第四回译成了英文,距离“程甲本”刊行仅仅二十年之久,这部文学巨著就踏上了西行之旅。译文虽没出版,但其手稿历经二百年,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图书馆。查找第一手资料,辨识手稿,考察马礼逊译文的资料来源、译介缘由、中文底本、译文特色,并结合《红楼梦》英译史阐明其文化贡献,是全面研究马礼逊译文的必要工作。底本查找过程中,带有朱笔修正的东观阁本“文畬堂藏板”浮出水面,这一刻本的发现,对《红楼梦》版本学研究当有一定学术价值。
关键词 马礼逊 《红楼梦》 文畬堂藏板 英译手稿
楚帛书四神时空属性再探
——兼论中国上古神话空间优势型时空观
张开焱
内容提要 现有成果认定楚帛书四神是四季时间神,其四方空间神属性被无视。四神在楚帛书创世神话生殖世系中的位置、木神神性、方色对应关系、创造和修补空间、以四方推定四时的工作等,都确证其空间属性是基础。楚帛书四神模式与商甲骨文四方神模式一脉相承。甲骨文四方神是空间神、草木神。商人四季意识隐含在四方神和四方风的名字中。四季神名首见于春秋以后的典籍,以四方神模式为原型。中国上古神话史中的四神模式,具有先空后时、以空统时、时空循环的特征,体现了一种空间优势型时空观。这与理性时代中国古代哲学的八卦模式、五行模式和“宇宙”观念体现的时空观具有一致性,后者也包含着这种空间优势型时空观,并对中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楚帛书 四神 时空属性 中国上古神话史 空间优势型时空观
《汉书·五行志》的编纂意图与策略
程苏东
内容提要 班固在刘歆的基础上构建了从河图、洛书到八卦、《洪范》九畴,再到《周易》《春秋》的天人学体系,将战国以来具有浓厚数术色彩的天人学传统纳入其经学体系之中,而《汉书·五行志》正是这一学术理念的产物和具体呈现。通过“经曰”“传曰”“说曰”的体例设计以及对《洪范五行传》文本的剪裁,班固将后者从一篇相对独立的“外传”改造为在形式上依附于经文的“内传”。同时,在对《传》文的阐释中,班固力求贴近《传》文,系统援引《诗》《书》及孔子之言;在灾异行事的择取中,则将《春秋》灾异体系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通过这些书写策略,《汉书·五行志》的经学色彩得到强化,而《洪范五行传》自身的占验体系则湮没在班固的天人学体系之中。
关键词 《汉书》 《五行志》 班固 历史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