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占运雪家庭:一家四代从教24人丨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候选对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教育部决定在第37个教师节前组织开展首批教育世家学习宣传活动,审核认定首批教育世家100个,并联合有关媒体对教育世家集中重点采访报道和宣传展示,激励广大教师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经各地各校推荐、省级评审和公示,我省向教育部推荐上饶市弋阳县方志敏中学占运雪家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陶军明家庭、江西开放大学邱娟家庭等3个家庭为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候选对象,现将候选对象主要事迹进行展播。


坚守教育初心  赓续家风血脉


——上饶市弋阳县方志敏中学占运雪家庭教育故事



弋阳,这是一方英雄辈出、传统光荣的热土。从祖父到父亲,到我自己,再到女儿,一门四代,都在这一方热土之上和教育结下不解之缘,用爱心、热心、初心在弋阳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默默耕耘,收获教书育人的喜与乐。


家风渊源  红色基因

四代从教,最早可追溯到我的祖父。祖父所在的年代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积贫积弱,中国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探索救国救亡之路,有的弃笔从戎,拿起枪杆子,走上了武装反抗独裁的道路,有的以笔为枪,唤醒民众,反抗黑暗统治。我的祖父他选择了后者——教育救国。


祖父占(詹)天权,幼年时在村里私塾启蒙,十三岁时(1916年),与方志敏、邵式平等就读于弋阳县高等小学堂(载于《弋阳县志》)。后来考入厦门大学,立志教育救国。1928年,祖父中途休学回弋,担任弋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务主任。1930年,祖父先后在江西洪都中学、安义龙津中学和南京钟山中学等校任教。1938年,秉着振兴桑梓教育的决心,祖父毅然放弃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了弋阳县第一所中学——“圭峰中学”。圭峰中学是方志敏中学的前身,1988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命名为“方志敏中学”。


祖父的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献身教育事业。创办圭峰中学时,学校师资紧缺,身为一校之长,祖父出资出力,想尽办法亲自到各地招揽人才,并长年兼任数学与化学教学,每周至少上12节课,缓解学校教员紧缺之急。1947年,时值解放战争时期,法币贬值,物价暴涨,为了照顾教师的生活,祖父变卖家中稻谷3000余斤,作工薪补发给教职工。


祖父从严治教治学,关心爱护学生,有“严守师道,爱生如子”之誉,对贫苦出身的优秀学生,他出资予以资助。弋阳县编撰教育县志时,曾采访过祖父的学生,许多学生谈起祖父对他们的帮助常感慨万千。祖父一生将“当老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培育人才,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


祖父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抗美援朝时,党和国家号召人民积极支援,祖父二话没说,捐出了城中父亲留下的一处土地和一处私宅。那时,祖父的工薪并不高,家中还有五个子女需要养育。父亲为我讲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告诉我,那时他虽尚小,但他清楚记得那一天在饭桌上,自己的父亲开导母亲,国家之事都是大事,只要国家要帮助,只要我们能帮助,一定要倾尽全力。


在祖父的影响下,他的五个子女都毅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并终生从教,其中四人的配偶也一直都从事教育事业。他坚定的信仰和敬业精神都深深地影响了子女职业与婚姻的选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风。祖父没有给家人留下一点点物质财富,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

 

继往开来  矢志教育


在我父辈生活的年代,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他们不需要像先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但我们的国家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正如襁褓中的婴儿一样,需要各族人民奋力保护她,努力建设她,使之富强起来。我的祖父、祖母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从小向子女灌输这方面的意识,让孩子们树立好好读书,长大报国的志向。在祖父、祖母的影响下,他的五个子女继承红色家风,全部选择了教师职业,并终身从教,他们谨遵教诲,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培养更多的建设者、接班人,为祖国的富强贡献教育力量。


占运雪家庭合照


我的父亲占(詹)道林,1964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弋阳共大任教19年,后转全日制中学任教19年。父亲与学生感情深厚,退休多年后,还常常有学生来看望他。父亲继承祖父为官清廉的传统,任校长时,常有基建队找到父亲,希望他利用职务之便给予好处,父亲均将他们拒之门外。父亲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一位现居香港的老同学一直与他有来往,时常相聚。这位老同学在大学时,曾因家庭困难面临窘迫局面,父亲慷慨解囊。


1983年9月父亲调至弋阳三中工作并任校长,1987年又调弋阳一中任副校长,1990年调方志敏中学任校长,他都服从分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直到光荣退休。退休后依然关心服务教育,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不忘初心。父亲与祖父一样,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他们心中,每位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成才。由于父亲积极工作,认真从教,对学生负责,先后获得县市优秀校长、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的二伯占(詹)道庸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教授。高中毕业后,面临参加工作。那时,由于他品学兼优,被部队特招,祖父鼓励二伯要服从国家需要,到革命的大熔炉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二伯进入部队后,被送到张家口军事电信学院学习,因在校表现突出,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时局变化,学校西迁,二伯毅然选择放弃当时已稳定的工作与生活,随校迁至西安,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


受常年动乱的影响,缺乏专业书籍,专业技术发展跟不上国外,二伯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编撰专业教材。他一边认真教学,一边潜心写书,主编了《数字通信原理》,参编了《通信原理》,撰写此二书,花费了二伯大量的精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著作,还要出国访问,到企业调查指导等,身体时常出状况,有时甚至咯血。家人劝他暂放此项工作,及时住院治疗。二伯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时不我待。作品终于出版,悲痛的是,二伯却未能走下手术台。这两本书一直被各大院校通信专业沿用至今,在全国高校和通信工程领域影响很大,《通信原理》一书印次和出版数已无法统计,仅第六版印数已超过48万册。


我的大姑占(詹)道瑛是成都市福利幼儿园的园长。大姑年轻时是弋阳文工团的一名团员,能歌善舞。通过他人介绍,曾是长征南下干部的大姑父认识了大姑,两人年龄虽相差19岁,但是大姑心中的红色情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名长征干部,并坚定地选择跟随他从江西到成都。那时,成都与弋阳相隔万里,山远水远,祖父心中纵使万般不舍,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意,对红军的敬佩,使他还是尊重了大姑的决定。大姑到了成都后,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并一直到退休。

 

坚守初心  甘为人梯


时代的接力棒交接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生长在和平盛世,我无需像祖辈一样在民族危机时救亡图存,冲锋陷阵,也无需像父辈一样在艰苦环境中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但是我仍然可以“铁肩担道义”,不负韶华。“为民尽责,为国尽忠”的家风早已融入我的血脉之中。因为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觉得教师是个光荣的职业,在聆听父亲讲诉祖父的故事时,我也早已将一颗教师的种子深埋心中,明确了人生方向,我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点亮一盏灯,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高中毕业后,我如愿考上师范院校。


方志敏中学教师占运雪


1990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走上了梦想已久的三尺讲台,拿起教鞭。毕业后,父亲鼓励我到乡下中学好好锻炼。后来我成为方志敏中学的一名教师。刚任教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有些甚至还想放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不能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何谈教书育人。我一边向老教师学习,一边钻研教学理论,创造性提出并运用了“数学联系生活”法,让“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变到形象思维上来”的教学引导方法,经常叫学生上讲台读数学生活日记,把碰到的生活数学讲给大家听。在数学教育的海洋里,一次次地归纳整理,一次次地尝试改革,凭着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终于探索出一种特殊的数学教学方法。三十余年来,我培养的学生有上百人竞赛获得县、市、省及至全国级的大奖,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我从教以来,连续三十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每届学生,我采取初一重点抓他们的行为习惯,从一点一滴小事入手,教育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举行告别童年仪式。初二是思想分化的一个转折点,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使得学生情绪波动很大,思想极易松懈,因此重点结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青春期教育,主动当他们的心理医生。我始终相信,教师要以德服人,以能服人,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教育学生。要像祖父父亲一样为家乡的教育贡献毕生精力,无愧光荣传统。我们姊妹仨人,在职业上也寄托了父辈的期望。



家中后辈对职业的选择,甚至在择偶方面,都深受家风的影响。我的妹妹,占萍与我一样,因家庭的耳濡目染,也选择了师范,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数学教师,先在乡下从教,后通过自己努力进入弋阳二小。妹妹还记得父亲在送她去学校工作的第一天对她说的话:“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工作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父亲一次又一次用祖父的故事开导我们,告诉我们不管在怎样的条件下,对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祖父的故事和父亲的教导让我们能够坚守教育初心,我的妹妹也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



1992年,我结婚了,我的爱人也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要求进步,1987年3月在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分配到弋阳一中后,工作勤奋,深受信任。他长期承担学校重点班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35年来,桃李满天下,与很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久前,有一位多年未见的学生,来看望他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您是我的恩人啊!您可能不记得了,您当初的善举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微不足道,有时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丈夫是省级骨干教师,曾连续三年荣获县优秀党员称号,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荣誉,并两次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全县教师大会上发言。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教师责任重于泰山。”他光荣在党35年,勤奋工作35年。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却牢记前辈荣光,不忘身上责任,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赓续基因 薪火相传


如今,在教师岗位上我已工作了三十余年,我的许多学生也早已跃入祖国建设的大海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员。而更让我欣慰的是,我成为了女儿的“筑梦人”,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女儿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


1992年,我的女儿出生了,还记得只有6岁的她,最喜欢的玩具是家中的一块小黑板,最喜欢的游戏是给家中的布娃娃讲课。女儿慢慢长大,她告诉我,她长大后也要和老外公、外公、爸爸、妈妈一样当一名教师。高考后,女儿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在我的鼓励下,2015年她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应聘考试来到江西省医药学校,继续在红土地上从事教育事业。


女儿常常与我交流教育心得,我和父亲一样,向她讲诉长辈的教育故事,告诉她老外公、外公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都能始终坚守教育事业,如今身在这么好的时代,更应该将家中的精神传承下去。女儿在工作上积极奋斗,兼任语文教师和党务工作,工作繁忙但从不懈怠,虽然从教不久,已连续两年获得省级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占运雪家庭合


我们家中其他的教育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默默地散发着光和热。


从祖父的教育救国,到如今我们紧跟国家教育强国的步伐,从老一辈的执著坚守,到如今我们的一脉相承,一家四代教师,见证了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享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喜悦,先辈所为之奋斗、献身的理想,如今我们已经实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深感荣幸,生在方志敏的故乡,长在方志敏故乡,方志敏烈士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活、为信仰而死激励着家乡的人们,乃至更多。我们一家四代,深受红色传统的影响,立志学习方志敏精神,为这片红土地默默奉献自己美好年华!


一家四代从教24人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xsjyt2015)

177名!第九批江西省特级教师名单公布

速递!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第三榜人选揭晓
省教育厅发文部署庆祝2021年第37个教师节

突出一线在岗教师!江西启动第二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对象遴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