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劳动课程指导手册(试行)》政策解读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劳动课程指导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指导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好劳动教育课程。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指导手册》制订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作出一系列部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劳动教育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202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2021年5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江西省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各地各校立足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细则,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课程、师资、场所、评价等各个环节,省、市、县、校一体推进劳动教育的局面正在形成。
调研发现,当前,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推进劳动教育的意识明显增强,为加快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在劳动教育具体实施环节还存在教什么、如何教等诸多模糊认识,“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全省各地各校劳动教育教师配备普遍不足,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未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对劳动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把握不够,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劳动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从新时代人才培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切实加强劳动课程指导,着力解决好劳动教育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指导手册》立足全面落实《意见》的各项刚性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劳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注重凸显江西劳动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明确总体要求。《指导手册》强调,全省各地各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积极探索具有江西特色、彰显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明确主要任务。《指导手册》编写工作以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基本依据,遵循“把握育人导向、突出时代特征、重视实践活动、符合江西实际”的原则,以“十大任务群”为主线,对劳动项目选择与设计、组织与实施、评价与反馈、拓展与延伸等具体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细化,重点解决劳动课程“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强化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三是明确学段目标。《指导手册》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着力构建覆盖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各有侧重的课程结构。幼儿园劳动教育注重启发性,侧重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观念;小学劳动教育注重生活性,侧重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初中劳动教育注重广泛性,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侧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围绕丰富职业体验,侧重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三、《指导手册》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一是坚持育人导向。基于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劳动教育培养目标,注重挖掘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为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突出动手实践。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三是注重全员覆盖。坚持推动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在纵向上,覆盖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各学段,“一个不少”地开展劳动教育;在横向上,覆盖不同类型的学生,强化对特教学校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教育和康复训练,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推进、一脉相承的课程体系。
四、《指导手册》的研制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起草工作总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深入开展调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学习中央和省里的劳动教育文件精神,对劳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并指导落实。今年3月,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组到浙江杭州、江苏常州、安徽合肥专题学习考察劳动教育,书面调研了北京、湖南、广东等12个省市的指导手册编写情况,吸收借鉴有益经验做法。二是认真组织起草。由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牵头,邀请了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设区市教育局、省内中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等十余名专家,分幼儿园、小学、中学及特教四个组,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分项、分段推进起草工作。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层面,先后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征求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意见建议。在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利用举办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启动仪式、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培训班等机会,征求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委厅相关处室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寻求省外专家把脉问诊,邀请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浙江、福建、甘肃、南京等省外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中小学校校长,举行《指导手册》专家认证会,听取修改意见建议。在多层面、多轮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导手册》,现已正式印发。
五、全省各地各校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手册》要求?
答:全省各地各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夯实劳动课程教学主阵地,将课程改革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之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上好劳动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强化劳动实践场所、器材等教学条件保障,满足劳动课程的教学需要。一是落实课程标准。坚持育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根据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覆盖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有所侧重的课程结构。二是强化劳动实践。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三是完善综合评价。以开展科学评价为导向,构建“横向+纵向+多元”的劳动教育全面评价体系。在横向上,以目标清单、内容清单、成效清单等为要素,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纵向上,坚持各学段全程贯通评价,注重前后衔接;充分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基地评价等,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四是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注重劳动课程实施中工具、材料、流程及场所的安全保障,科学评估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切实保障师生的劳动教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