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鲮鲤”有救了!江西一高校院士专家团队有新进展

它是古人口中的“鲮鲤”

因外表形似鲤鱼,钟爱住在丘陵而得名


又因为它们身披鳞片

有人叫它们“行走的松果”

“漫步的洋蓟”


由于它

一年可以吃掉

7000万只白蚁或蚂蚁

能使250亩森林免遭白蚁侵害

它又有了“白蚁杀手”

和“森林卫士”的称号



在科学界

它还有一个更酷炫的名字

“生态系统工程师”


它是谁?

或许很多人都不陌生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为中国特有物种

因栖息地丧失

过度利用

气候变化等因素

这个与大地相伴了八千多万年的物种

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2020年被列入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来源:《鳞甲之森》

近日

江西农业大学

保护生物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魏辅文院士及团队

在中华穿山甲保护基因组学研究领域

取得新进展

使得极度濒危的

中华穿山甲种群有望复壮


中华穿山甲采样信息和种群遗传结构


魏辅文院士团队
从11个省份和地区收集了94个样本
开展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他们发现
中华穿山甲可划分为
3个主要遗传支系
4个遗传种群
研究团队结合
样本地理分布信息
和物种适宜栖息地分布模拟结果
进一步推断出
3个主要遗传支系间的
地理分界线


中华穿山甲种群演化历史


同时
研究团队通过对
中华穿山甲种群历史分析发现
种群间的分化主要
受更新世气候波动的影响

中华穿山甲的后脚肉嘟嘟,很像人类婴儿的脚丫。图源: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此外

研究团队综合评估了

中华穿山甲4个种群

的遗传多样性

演化历史

和演化潜力

并对每个种群提出了

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一台架设在穿山甲洞穴旁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中华穿山甲的一位“房客”——黄腹鼬。

来源: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

中华穿山甲种群的

有害变异没有显著增加

表明目前采取

有效保护管理措施

仍具有使该物种种群复壮的希望

保护中华穿山甲为时不晚


该研究结果

为中华穿山甲的保护管理

提供了重要科学指导

服务于中华穿山甲等

濒危旗舰物种保护的国家需求


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
在线发表


让我们一起努力
让中华穿山甲
这一中国特有物种
早日复壮!

来源:综合 江西农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地理、江西科技

拯救植物界的“金丝猴”,南昌大学教授团队出手!
点赞优秀!祝贺这些江西老师入选
@2024专升本考生,省教育考试院来信啦
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温馨提示:别忘了打印准考证!

你在看就点这里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西省教育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