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禅的体验(五)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调心有方,即可得到一心,而至失心入定。但这尚不是中国禅宗的方法。禅在中国,初期所传,与印度的佛教无异,对于禅定的修行,在中国的发展,分成两大流,一是综合印度的大小乘的方法,加以开发而成天台宗的止观;一是从印度传来的大乘禅或如来禅,加以开发而成禅宗的话头(公案)禅及默照禅。
一、印度禅的方法
印度禅的修行方法,从小乘到大乘,颇可见到其演进的过程,现在略举如下:
(一)小乘禅法
1.止观──欲得四禅八定,必须用某种方法,收摄心神,并用智慧,观照实际,此正所谓定与慧等持等修,始能入道证真。止是消极地将心神凝聚于一处,观是积极地活用智慧观照实相真理,二者如车之二轮,并驾前进,不可偏废。此在《增一阿含经?六重品》、〈有无品〉、〈惭愧品〉,《杂阿含经》卷三、同经〈因诵第三品〉,《中阿含经?林品自观心经》第三,以及《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均有述及止观的名相与修法。中国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即是依据印度小乘止观,予以发挥而成。
2.三昧──不偏于止,不偏于观,进入深定,心态正直平等,不动相续,观智成熟,照境清明,称为三昧。也就是由定中的智慧,反映于外境时所起的功用。大略可分二类:(1)从所观的对象得名者,例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慈三昧、火三昧、水三昧等。(2)从三昧的功能现象得名者,例如不动明王三昧、金刚三昧、狮子奋迅三昧等。此可以由《增一阿含经?高幢品》、同经〈马王品〉、《杂阿含经》卷二○等处见到。并于《增一阿含经?十不善品》中,介绍说:“若有比丘,得金刚三昧者,火所不烧,刀所不入,水所不漂,不为他所中伤。”
因此,梵文的三昧(samādhi)这个名词,至少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入定的本身,二是由定所生的慧对外反映的功能,三是神通的力量。故在翻译之时,极易混淆。
从修行者的善根类别不同及层次不同,所得的三昧,也不尽相同。此在《增一阿含经》的〈弟子品〉及〈清信女品〉等处的记载,可以见到。在大乘的《付法藏因缘传》卷一则说:“如来三昧,诸辟支佛不识其名;缘觉三昧,一切声闻莫能解了;大目犍连、舍利弗等所入三昧,其余罗汉,不能测度。”
3.十念与二甘露门──止观是修定时用的两种交互并行的方法,三昧是修行禅定后所产生的功能。现在再介绍修行禅定的方法。
(1)十念:以心念系缚于某一种特定的事物或功能上,便可进入定境。所谓十念是①一心专念于佛的身相、面相,及其殊胜的圣德。②一心专念于佛的正法,因其能除众生的烦恼渴求之心。③一心专念如来的圣僧大众,因其具有持戒、智慧、解脱的圣德。④一心专念清净的戒律,因其有无为无欲之功德。⑤一心专念做大布施,若人骂我,不发怒,若人打我、杀我,不嗔恨,施舍欢喜,全无余想。⑥一心专念天神的身相光明,赞叹其善行的果报。⑦一心专念于休息,心意止息,乐住于安闲宁静而入三昧。⑧一心专念於呼吸的出入,了了分明。⑨一心专念于身体的垢秽不净,终归无常。⑩一心专念于身体死亡的现象。从《增一阿含经》卷一的〈十念品〉所见,以上的十念,各各都是一种独立的法门。
此十念,均系用来修行禅定的方法,后来的大乘净土宗,便以念佛的身相、面相,以及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以期修成念佛三昧。
(2)二甘露门:此是后世的小乘佛教徒,从十念之中,抽出了第八的数息观及第九的不净观,作为两项特别重要的修行法。事实上,散乱心重的人,修行数息观,淫欲心重的人,修行不净观,的确是相当有效的方法。甘露是一种药名,传说服食甘露,可得不死。将数息、不净的两种方法,称为甘露之门,意即是修此法门,可以解脱生死。
4.五停心与四正断
(1)五停心:又名坐禅的五门,《五门禅经要法》中说:“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数息);若贪心多者,教以不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力;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
(2)四正断:又名四念处、四意止、四意断。即是①令已生的恶法断除;②令未生的恶法不起;③令已生的善法增长;④令未生的善法生起。
5.六妙门与十六特胜
(1)六妙门:这是以呼吸作为修定的六种方便法门。根据《大毗婆沙论》卷六的叙述,分条说明如下:
①数息,有五种数法:a从一数到十,称为满数;b从多的数目数到少的数目,称为减数;c从少的数目数到多的数目,称为增数;d数目数过了第十,或自行确定一串不规律无顺序的数目,称为乱数;e先数五次入息,再数五次出息,称为净数。
②随息,将心念随著呼吸进出,息至何处,心亦随之到何处。吸气时,心随气入,逐步由咽喉、心胸、脐轮,乃至直到足趾;呼气时,心随气出,渐渐由近至远。
③止息,观想息风,初住鼻口、次住咽喉、次住心胸、次住脐轮,乃至住于足趾。
④观息,息风到达任何部位,都能审究观察。
⑤还息,又名转息,转此呼吸,观想: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的四念处,用来对治凡夫通病的常、乐、我、净的四颠倒。
⑥净息,一切烦恼尽除,证得圣果之谓。
(2)十六特胜:此亦是呼吸法的一类,《修行道地经》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即 是①数息增。②数息减。③数息时动身,即知有问题。④数息时身体怠惰沉重, 即知有瞌睡的问题。⑤数息时生起欢喜心,即知有问题。⑥数息时生起安乐心, 即知有问题。⑦数息时,观照诸种想及念,了了分明。⑧数息时虽起诸种想及 念,皆柔顺于数息的工夫。⑨数息时自心所感觉明了者,即时知道。⑩数息时, 若心欢悦立即知道。?数息时,若得心定,即时知道。?数息时,心得解脱,立即知道。?数息时,洞见息是依于无常,即时察知。?数息时,观察息之起灭不已而得离欲之心者,立时知道(离欲界即将入初禅)。?观见气息灭尽,即时知道(将入第四禅)。?数息时,观见气息灭尽,离欲清净,趣向解脱道,立即知道(将离三界生死)。
可见,六妙门与十六特胜,都是以呼吸法来达到禅定乃至解脱一切烦恼的目的。
(二)祖师禅的先驱
1.是以所跟随的师父为修行的(皈)依(住)止之处,不依佛说的经律为最高的权威。此如小乘部派佛教中的鸡胤部(Gokulika)主张不必依佛说的经(sūtra)和律(vinaya)为主,应依祖师所作的论(discourse)为修行的依准。
2.不依见闻觉知而修禅定,例如《杂阿含经》卷三三,便有如此的记载:“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界),不依他世(界),非日、月,非见、闻、(感)觉、识(别),非得、非求、非随觉(受)、非随观(察)而修禅。”这与传统的印度禅的观点,颇不相同,倒与中国的祖师禅的风格很相类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