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堪比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到底有何“玄机”?

2017-04-02 导弹熊 商业小道消息

本文转自“导弹熊”公号

雄安新区,Duang!来了。

 

酝酿肯定不止一年,但保密做得好,所以一来就显得迅疾凌厉,以至于大家想起要去买房子时,交易已经被冻结。

 

我感兴趣的是官方通稿里“千年大计”的表述。

 

听惯了百年大计后,突然听到千年大计,最初有点懵圈。

 

一觉醒来,揣度如下:

 

天字工程第一号

凡一代雄主,必有大制作。

 

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也是最高领导人亲自抓的大工程。政治地位高,所以话语也雄伟,这意味着高配、高品质、高标准,简言之就是高度重视,许成不许败。当然也意味着:交给任何人都不放心,因为牵涉的利益实在太巨大了,遭遇的阻力也会格外空前。

 

既然不是天生的副首都,那就是人造出来的。

 

造,是一个过程,就像烧瓷,压力、温度、匠心、意志,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看来大大希望持久地造,造出来也经得起历史考验。

 

千年大计的意思,第一是福泽千年,第二是用功千年,第三则警示不要人走茶凉

 

定都从来需接力

纵观历史,都城一定是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以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眼光来看,老北京并不是定都最佳位置。它成为元大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更靠近蒙古人老家,也不至于那么炎热。明代迁都北京,外则有“天子守国门”警句,内则因为它是明成祖的根据地,他颠覆了建文帝后,在北京而非南京更有安全感。清代继承明朝,则因为这里离关外“龙兴之地”更近,进退有余。

 

北京太靠近传统意义上的北来威胁,萨德入韩则北京不安;北京自然环境并不卓越,缺水一直是大问题;北京经济自持力差,周边都不富庶,需要粗大的外来血管;北京一带文化底蕴远不及中原和苏浙皖一带,游牧与农耕交杂,商业力量远不及南方……

 

这些历史上的顾忌,都随着现代能力有所淡化。高铁和高速公路以及航空比大运河更高效,官厅水库废了还有南水北调,权力集中则自然资源集中人才济济,一言以蔽之:今天的北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做首都的底气。

 

但是如果一国领导层对首都有新的期许,那么北京既有格局就满足不了雄心。

 

历史上第一次,北京这个城市有了“疏解非首都职能”这个明确的提法。准确地说,新中国历代都在做这件事,但只有这一代鲜明地提了出来。“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赫然列在雄安新区所有职能的第一位。后面的其他职能看上去都很美好,那是为了让这种职能搬迁不显得像是流放,也不至于沦落为降格,而是一种更美好的寻求诗和远方的努力。

 

积极地说,高层希望改造首都。

 

消极地说,高层对首都的样子不满意。

 

近似地说,高层可能希望恢复一种清晰的边界,比如历史上的宫城是宫城,皇城是皇城,东坊西市;再比如德里和新德里,里约和巴西利亚,纽约和华盛顿。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因此也非常艰巨的任务,雄安新区要接盘,接好了,首都形成双子座;接不好,头重脚轻,容易栽跟头,麻烦在后头。

 

这就决定了高层希望这件事一代代持久地做下去,像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首都长安、洛阳、大都、罗马、巴黎、伦敦、彼得堡一样,接力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发展需要新样板

中央对雄安新区资质的描述是:

 

“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翻译一下就是:

 

离北京近,微观上连开会都方便;还没污染到不可救药,治理成本相对低;拆迁不会狮子大张口;地盘空间大,可以搞五湖四海。

 

一张白纸好画图啊。

 

再看中央对雄安新区的任务描述:

 

智慧城市

生态城市

新产业新动能

城市管理新样板

绿色交通体系

体制机制改革

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高层觉得现有城市包袱太重,形格势禁,盘根错节,难于平地起高楼,那就索性抛开一切,另辟试验田,按照最理想境界全新造一个足以诠释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样板。说了半天你们也没搞懂蛋糕怎么烤,那好吧,烤一个给你们看,给你们尝。

 

“习近平明确指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

 

这句话请好好学习,深刻领会。

 

顺便说一句:这意味着你别想在那里炒房子了。

 

新发展理念不喜欢这个。

 

“要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

 

再琢磨琢磨,觉得是要搞一座睡城吗?

 

环渤需要新引擎

这个引擎以前是靠北京天津的,实际运作中北京更强大,但北京也更疲劳。

 

不是发动机不行,是车子太沉。

 

东北振兴没有下文,京津冀任务就更重。

 

新造一座叫做雄安新区的城,把央企和事业单位搬过去,把巨大的需求搬过去,把首都的经济职能彻底剥离到那里,以最高政治号召力和资源吸引力,造一座叫做经济首都的引擎,带动河北,带动京津冀,带动环渤海。

 

做得好了,华北就可以北上辐射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带,东北出关影响到东三省,至少截留一部分南下的东北人口,向东和天津对接,向西与太原、大同勾兑,向南与郑东新区影响下的中原经济区会师。

 

京津冀成为一个巨型城市群,重要的一个落子看来就是雄安新区了。

 

没有把这个引擎放在任何一个既有城市,而是另起炉灶新生一个,是魄力也是策略。

 

断不能让任何地方心机坏了大局,只有将其直接置于中枢核心掌控之中。

 

就连其大员也要自深圳调来,不要尾大不掉的,不要盘根错节的,不要藕断丝连的。

 

首都,从此以后要管国家的精神,坐而论道,而不是论铜板。

 

如果雄安新区搞得好,北京周边地区更加富裕强大,则北京坐得更加稳,就没有迁都的必要了。当然,雾霾也会少很多,因为那里的落后产能被犁庭扫穴了。

 

雄安新区一起,西安彻底心死,不再存迎驾梦想,从此安心当西部开发龙头,不到世界大战,不至于成为陪都。

 

振兴幽云十六州

华北一带,有很多地名,叫淀、叫泊、叫泽、叫渊。

 

华北史上不缺水,但这些带水字旁的地名,很多并不是天然形成的。

 

宋辽对峙,契丹铁骑厉害,宋朝人于是在宋辽边境上大规模人工引水,制造水渠、水田、人工湖、沼泽,挡住马蹄子。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早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以借助外力夺取皇权。

 

此举一下子改变了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地缘切割,将地利制高点让了出去,这导致两宋边境格局非常恶劣。宋太祖做了两手准备,能打过就武力收复,打不过就拿钱赎买,因为他太了解契丹人的实力了。宋太宗不信邪,决定打,结果高粱河一战,打得满地找牙,此后就基本断了念想。

 

幽云十六州包括今天北京、河北和山西各一部,占领华北众多雄关和天险,地理上高屋建瓴。得此地者,俯视中原。从石敬瑭倒卖十六州到明代,中原王朝用了好几百年才调整了这个地缘灾难。

 

今天的雄安新区,就在幽云十六州中段。

 

今天当然不存在两宋那样的边境问题,但幽云十六州依然是中国的一个制高点,建设它的努力也自当百年千年地持续下去。

 

此地不富、不安、不生态、不科学,则天下依然有隐患,隐患就在肘腋间。

 

雄安新区,貌似就是要历史性地改变幽云十六州的面貌。


既如此

 

愿它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愿它符合经济规律和地利人心。

 

愿它是苍生之福。



河北雄安新区成立,足以比肩深圳浦东,中国区域势力格局将大变


一个超级重磅消息传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保定旗下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其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中篮框位置)。



也许有读者不解:这有什么了,国家级新区多了,一个依托地级市的新区,又能如何。


但是,这次真的不一样,新华社在通稿里是这样说的: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看懂了吗?雄安新区的地位,看起来甚至超过了通州北京副中心!这里距离北京中心区大约80到90公里,如果通过轻轨连接,可以成为北京的一块飞地,大量北京的资源可以转移到这里。


换句话说:这里将成为北京极其重要的卫星城。它对于保定来说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对于廊坊当然也是,甚至影响到天津!


下面是新华社的通稿,值得细读和推敲: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深入北京、天津、河北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习近平明确指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


今年2月23日,习近平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党中央、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各项工作。河北省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组织领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要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要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堪比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到底有何“玄机”?


雄安新区来了!随着“靴子落下”,一个比肩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就此拉开帷幕。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人民日报这样的表述,实属罕见。


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找地图,雄安新区在哪里?确实,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以往知名度并不高,最为外界熟知的,除了白洋淀,也没什么了。


但现有的较低的开发程度,恰恰意味着未来将有充裕的发展空间,可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城,“一张白纸才好画出最美的图画”。当年深圳特区开发时,不也是一个个渔村吗?


目前规划的雄安新区,是京津冀腹地,与北京、天津均在1小时车程距离,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华北之肺”白洋淀,也能保障当地有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图源:新华社。

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雄安新区的“雄起”,将使得区域内河北一极有了一个全新的强支撑点、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窗口,从而既可以在未来承接北京疏解出来的非首都功能,破局“大城市病”,也能够高度聚合政策性优势,吸引市场资源,进而拉动河北“洼地”的全面创新发展。


而从全国的视野看,雄安新区的远期规划面积,与深圳相当,比浦东要大。也因如此,它未来的拉动能力不可小觑。


其发展思路,也像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将会跳出既有的城市发展路径,别开新路,并在补齐河北城市群散、弱、缺乏“极化效应”短板的同时,提升京津冀区域竞合的能力,撬动这一区域固化的发展格局及路径依赖。

▲图源:新华社。

美好的愿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普遍社会关注,都会使得雄安新区立即成为投资的热土。这对雄安新区利用体制机制创新对区域效应“挖潜”,是挺好的“借力”。在此过程中,有关方面也宜从一开始就保持足够定力,避免出现躁进。


一方面,新区建设时,要将环保生态理念嵌入规划建设的每个环节和步骤,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再治理的覆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绿色智慧城市,就得依托良好生态环境。


就眼下看,雄安新区这一区域环境基础确实较好,但同样也十分脆弱。以“九河下梢”的白洋淀而言,长期以来,一直为污染问题困扰,如何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就很考验治理能力与发展智慧。

▲新华社航拍的雄安新区区域图。   

另一方面,新区建设和发展,也要采用“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如何避免新区尚在规划“房价先行”,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各种主体机会平等、公平竞争,均非易事。


这其中,既要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守夜人”角色。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顺和深化改革。


雄安新区承载了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是其机遇,也是挑战。接下来,它会如何铺开以京津冀版图为背景框的“雄起”画卷,让人们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