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小圈子”,正在一步步毁掉你
编 辑:叶开甫
作 者:蒂姆·哈福德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连接理论”——紧密的社会关系,反倒没有相对薄弱的社会关系更能够发挥作用。
这源于他的一项调查:那些拥有好工作的人,都是怎么找到这些工作的?
经过大量的样本研究,格兰诺维特惊奇地发现,社交关系中最不可替代的,往往是联系不频繁的、比较疏远的社会关系,比如大学同学、前同事,甚至偶然结识的人。
这一理论看似荒谬可笑,但仔细思考一下则不然。在一个亲密的小圈子里,每个人彼此熟悉,提供给彼此的信息也都大同小异。圈子外的人,才更可能分享一些你不知道的消息。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保罗·厄多斯便是“弱连接效应”最大化的典型。他是数学界和其他学者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人,巅峰时期,74岁高龄的他平均10天一次,这一纪录至今仍未被超越。
厄多斯居无定所,从未在一所大学长期工作,一直在各个高校兼课,和一位数学家合作完了,便马上与另一位展开合作。行程安排经常是“布达佩斯—莫斯科—北京—香港—新加坡……”这样满世界飞。
他这么做的道理是:对于困在复杂定理里、找不到攻克头绪的二流数学家来说,将自己封闭得越久,思维只会越发陈腐、老旧。数学家需要的是灵感,是在休息室喝咖啡的神来之笔。
传统的团体合作方式是确定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将分裂、干扰和阻碍最小化,争取以最高效率实现这一目标,而厄多斯的做法是故意引入“随机因素”,因此他总是说:“我的头脑是开放的”。
团队多样性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针对团队合作模式,一位擅长数据库分析的学者曾进行长达30年的跟踪研究,涉及12422款计算机游戏和139727位从业人员。
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最具创意、拥有大量玩家、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经典游戏,开发团队通常是由数个更小的松散的团队组成的,这些小团队之间合作气氛相当紧张。因为每一个团队的从业经历不同,创作理念也不同,产生不同意见时谁也不愿意轻易妥协。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团体迷思”,意思是团体在决策过程中,为了维持团体的和谐,成员会倾向于和团体观点保持一致,于是不愿意提出一些争议观点,因此很可能导致团体做出不合理甚至很糟糕的决定。
每个人都觉得团队里聪明的人多得是,于是每个人都懒得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正天塌下来就高个子顶着。
实际上,多样性才是提升创造力的秘方,它比个体能力更重要。
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聪明绝顶的人也可能束手无策,而新鲜血液的注入则可能帮助我们打破僵局。不管那个点子靠不靠谱,新的就是新的。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团队已经有四个出色的统计学家在研究一项政策,那么哪怕一位水平一般的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的加入,都比再来一位统计学家有帮助。
好比你想提高自己的网球技巧,最好请一位教练、一位营养师和一位健身教练,而不是一下子找三位网球教练。
同样的道理,一个城市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生产力,一个董事会的多样性决定了董事会做决策的水平,一家公司的多样性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创造力。
“小圈子”正在扼杀你的努力
前面我们讨论过,认知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团队的成功率,接受这一结论并不难,但是如果要将结论投入实践,人们便打起退堂鼓来。
这是因为多样化团队的成员会彼此怀疑、争论不休,把讨论变成辩论。
这是低效吗?绝对不是。
社会学家布鲁克·哈林顿观察了20世纪90年代位于美国加州的投资俱乐部,那个年代的股市一片繁荣,很多股民开始抱团分析股票,一起投资赚钱。经过细致的跟踪研究,哈林顿发现,由朋友组成的俱乐部做出的投资选择往往很糟糕。
原因是,为了维护成员之间的友谊,社交型俱乐部对分歧和争议避而不谈,以免伤害任何人;相反,成员关系更疏远的俱乐部能及时否决糟糕的投资方案。
大多数团队在进行团队建设的时候,受到本能的驱使,偏爱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合作方式,这样真的正确吗?在同质化和多样化之间,我们每次都选择前者,因为它能带来安全感。我们不喜欢被打扰,错误地以为多样性会阻碍合作。
现实社会充满了结识新朋友的机会,而我们却不善于利用。
美国两位心理学研究者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社交聚会,邀请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高级顾问、企业家、银行家和生意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男有女,总数约100人,目标是扩大交际圈。
然而,他们的言行却自相矛盾。结果显示,参会者见到熟人便径直上前叙旧,尽管偶然也和陌生人交流,但都是老朋友引荐的,是朋友的朋友,是一个圈子的人。这些所谓的陌生人,往往也来自同一个行业。
今天的世界交通比任何时代都便捷,沟通比任何时代都容易,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去认识长得不一样、做得不一样、想得不一样的人。而我们却试图让自己的人际交往不要太复杂,尽量靠近和自己类似的人。
我们总是被相似的人吸引,喜欢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愈发只关注自己的圈子和世界。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同型相配”。
这种模式还在无休止地重复。其实我们有很多机会听听不同的声音,见见不同的人,建立新的信任,但做出的选择却只是巩固旧有的社会关系。
社会学家霍华德·奥尔德里奇最近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企业家并非像公众认为的那样富有创造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企业家与其他人完全一样,只和同一个圈子的人一起活动。
如何走出社交舒适区
人际网络如此巨大,我们却偏安一隅,把自己禁锢在舒适区。
在社交场合,即便我们想结识新朋友,到头来还是在跟老熟人叙旧;当我们不得不和陌生人一起合作时,我们深感不安,内心很是排斥,完全无法认识到和陌生人合作的好处。
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结交另一个世界的朋友,有效扩大社交圈呢?
第一步:必须意识到只选择“和我是一个世界的人”的交友心态十分消极。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创造一些环境让自己不得不走出舒适区,不得不结识陌生人。或者尝试融入新的圈子,学习一种新的技能或者和陌生人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再或者去一个陌生的、遥远的城市旅游,在那里参加一场谁也不认识的聚会,勇敢主动地去结识另一个圈子里的人。
第二步:必须重视那些将不同小团队团结在一起的人。
他们游走于小团队之间,被所有团队称为“自己人”。这些人的作用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彼此的信任。
第三步:随时随地提醒自己社交压力的好处,尤其是你怕麻烦的时候。
正是那些不同的声音,才让一个团队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从另一个世界的人身上,你不仅可以获取新的视角、新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还可以展开新的合作,这样参差不齐的齿轮之间才会产生火花。
第四步:必须坚信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值得一试的,是能带来积极结果的。
人们过于看重“团队和谐”,其实想要的是“目标和谐”,每个成员劲往一处使。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投资俱乐部。
如果你觉得友谊第一,赚钱第二,那么就等着亏钱吧。
【推荐阅读】
“传播知识价值,倡导独立思考!”
微信公号:价值世界
网站名称:价值中国
全站精华搜索: 数百万篇极具价值的经济/商业/金融/文化类文章期待对话。微信公号中,输入您感兴趣的任意“关键字”,可搜索精彩的专家见解!
更多专栏见{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