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和豆瓣 | 生活就在那里,你能发现,便可享受。

2017-05-08 刮刮油 每日豆瓣

写在故事之前:


也许许多豆友熟悉刮刮油,是从“云养儿”开始的。


在广播和日记里分享与孩子们的“逗比”日常的他,其实也并不是一直那么开心无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曾经就是“苦大仇深”。


2016年初,他开始尝试把工作上遇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事记录在豆瓣日记里。没想到竟然收获许多关注和支持。这件小事让他备受鼓励,渐渐开始改变心态,一切都有了改善。


“生活本身不能避免大起大落,但无论于上下山的路上,抑或在峰顶或谷底,总有鼓励让人继续走下去的片段。豆瓣告诉我,抓住它们,就可以一路前行。”



文 | 刮刮油


这并不是我第一个ID。


大约在2006年左右,我注册了我的豆瓣第一个ID,当时因为工作需要,需要大量阅读书评,我最初的目的就是在看豆瓣书评,那时,豆瓣是我见过见解最独到、内容最丰富的书评社区。后来因为岗位调整,慢慢就扔下——现在竟然连ID名称都想不起来。


随后我在2007年奔赴欧洲工作,圈子很小,又不像学生课余生活丰富,终于体会到时差党的孤独。于是想到我见识里时差党最多的社区,为能任何时间都找到活跃用户打发时间,就又回来豆瓣重新注册了现在这个ID。


在2009年到2015年,我几乎只混迹在小组,也结交了不少朋友,每天看帖,也眼见着很多小组的兴衰,但那时我几乎并不写任何东西,除了一些抒发自我情感的日记,记录当时心境。


我是比较容易沮丧的人。当年本已做到国外分支机构法人的职位,掌管一欧洲分公司的所有运营,但世事难料,国外经济危机,加之我长期在国外,荒疏国内集团关系的打理,工作日渐艰难,况且日日思念国内家人妻儿,2011年选择辞职回国。回国后面临重新选择,因有竞业限制,之前的积累全部作废,三十岁被迫彻底换职业,成了职场新人,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职级落差也让我失落。曾经一度提不起兴趣做事,甚至觉得生活也没什么意思。最严重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焦虑,凌晨三点才能睡得下去,白天还要继续学习,精神极疲劳,对家人和孩子的态度也受影响,稍有不顺心就争执起来,家庭气氛因我变得紧张。彼时我写的东西多苦大仇深,写了删,删了写,也不知道今后要怎么走。


2016年初,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尝试把它记录了下来并发在豆瓣日记里,竟以外获得一些关注,后台显示超过十万的阅读,回复也很多,在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人有同样的感受,能够体会到我想表达出的乐趣,并表示希望我继续写。这件小事情使我受到鼓励,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我怀疑的阴霾被撕开了一丝裂口,透入一些光,和新鲜空气。于是继续写了几篇,反响也不错。这让我满足。


时间长了,我感觉生活并不那么充满愁闷,开始着眼观察起新圈子里的事物。心态也稳定不少,既然到了另一个圈子里,不如踏实坐好,再看的开阔些,也有很多元素值得玩耍。心态既好,则一切向好,一切都有了改善。


对家人我心怀愧疚——之前一直在国外不能照顾,回来后又长时间制造紧张气氛——我拿出更多时间去陪伴他们。跟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有意思的事情也多起来,有一次我在广播里分享了一小段跟孩子的趣事,大家都看的很开心,于是我又开始陆续的记录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放在广播里。


此后我逐渐在日记里写一些跟孩子的生活互动场景的长文——我之前一直惴惴,我恐怕我了解的豆瓣气质不会买育儿向的账——但显然我低估了豆瓣的容纳性,大家竟还有些喜欢,有一些上了热门和首页。所以我就继续写下去,直到现在。


我料想不到的是,在豆瓣混迹的第10年,我开始写起东西,并通过“逗逼”的父亲的形象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大家表示挺喜欢在我这“云养儿”。


在豆瓣写作的的这一年多,我比以前更具有发现生活趣味的能力,生活就在那里,你能发现,便可享受。


写了东西,就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友邻们或渊博,或深刻,或文艺,或逗趣,或亢奋,或宁静,他们分享的生活、心情——一张照,一句话,一篇文,既让我享受日常,也成为我的日常。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出版业的朋友跟我聊的很好,使我受益良多,不少资深业内老师亦愿意跟我往后谈到更深的发展。


我想,这就是豆瓣的魔力吧,你可以在任何你想写东西的时候拿起笔,都不会迟到。


现在我每一天会去观察那些轻松而有趣的日常——生活本身不能避免大起大落,但无论于上下山的路上,抑或在峰顶或谷底,总有鼓励让人继续走下去的片段。豆瓣告诉我,抓住它们,就可以一路前行。


在豆瓣上,我重新拾起了生活,这可能是豆瓣于我最大的意义。





“我和豆瓣”小站讲述豆友与豆瓣的故事,欢迎来稿 ^_^

doubanstory@gmail.com


“我和豆瓣”豆瓣主页,欢迎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