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背着女儿去旅行

2017-08-16 lowdive 每日豆瓣
虽然累,其实我还挺享受背着她走一程的。



▼ 本文由豆瓣用户@lowdive 授权发布 ▼



2012年是我们旅行的一个大年。那年我和老婆利用各种机会和假期,马不停蹄的走过了美国、中国和欧洲的很多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带着一种很浓烈的焦虑,近乎最后狂欢式的旅行的,因为我们已经开始严肃的考虑要个孩子了。可一旦有孩子,恐怕就要和这种自由远行的日子说再见。有时在路上,看到上了年纪的旅行者,我都忍不住会想,自己是不是也要等孩子读大学了,才能重新出发。在等待女儿出生,和她出生后的一两年,生活就如同我预期的一样。我们几乎没怎么出过远门,就连开会我都躲掉了。所谓出去走走,不过是在香槟这个镇子的各处散散步而已。


女儿出生以后,马上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我经常忍不住在豆瓣上提起她。可是因为她的小名、大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统统都是同一个名字,我又不被允许泄漏太多私人信息,于是就私自给了她起了网名,叫李肉丸。这名字我用着挺乐呵,但估计她长大了,回过神来,要原谅我恐怕还得有个艰难的心路历程。


小肉丸快一岁的那个夏天,我们从香槟搬到了芝加哥。一岁之前,她是个特别能死磕的孩子。有时我们开一个半小时的车,她不爽了,就能一个半小时不带中场休息的哭下来。到了芝加哥后,待她满了一岁,我们开始壮着胆子,带她去两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却慢慢发现坐车两个小时,对于她而言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很多时候,她对于不同地方看到的新鲜玩意儿,还是很兴奋的。比如夏天密歇根州大激流城的热气球节,看到天上飘着的彩色热气球们,她就异常激动。被一群白人小女孩团团围住,大概乡下姑娘们很少见到亚裔,都很开心的摸摸她的头,和她不停说话。李肉丸倒也不怕生,也很开心的伫在中间,懵懵懂懂的。


秋天去威斯康星,她就已经开始能在落叶里撒欢打滚了。这也是第一回我开始尝试着背她徒步。那会她还是个小不点儿,很轻,用她刚出生时买的那个背包就好。背着她爬山、登观景台,都不太算个事儿。特别的好处是背到高处,你也不用担心她会乱跑掉下去。她虽然年纪小,却挺会养生,本着能躺着就不站着,能背着就不自己走的原则,很自然的就习惯了这种不用费脚劲又能看风景的旅行方式。


第一次远行,是在她一岁半之后。我因为一个躲不掉的会议需要去洛杉矶,于是我们家计划了会议结束后,沿着加州海岸线四天的公路旅行。相比起没有孩子时的旅行,要准备的东西多了太多:推车、儿童座椅、背包、尿布餐具等一堆平时在家要用的儿童用品,恨不得把半个家都塞到行李里。她们母女俩,是在我会议结束的那天,从芝加哥飞过来和我会合的。女儿第一次坐飞机,这四个小时据说过得挺惬意的,和邻座的老爷爷玩了一路。然后她居然也很习惯这样的公路旅行,一路该吃吃,该玩玩。有天在海边一停车场,我们打开后备箱整理她的推车时,她趁我们不注意从后座爬到了驾驶座上,抓着方向盘像模像样的要开车。幸好我已经熄了火拔了钥匙。但是她觉得很好玩,就嘻嘻哈哈的赖在驾驶座上,怎么都不肯下来。亏得我机智的抓到她还没拿到驾照这个破绽,义正辞严才把小家伙赶了下来。


在海边,自然少不了多停几个海滩让她玩会。她开始还只顾着吃自己的零食,后来发现玩沙子居然比吃零食还好玩,就乐此不疲起来。从此李肉丸开始了一年内纵横四海的旅程。在加州时她看过了太平洋,年底又在东海岸见到了大西洋,期间在佛罗里达时还眺望了墨西哥湾,在秋天时又造访了五大湖最北的苏必利尔湖。遥想我作为一个湖南伢子,都是19岁时,才在北戴河第一次看到的海,顿时觉得她好幸福。可她哪里管这么多,无论是在佛罗里达岛链的海滩上,印第安纳的沙丘上,或者冰川国家公园湖边的鹅卵石上,到了水边她的目标就非常简单:玩沙子,玩石头,玩水。


背包这事,总在提醒我她长得有多快。等到去年夏天去大烟山国家公园的时候,她出生时的那个小背包就已经承不起她了。国家公园周边的好处,是户外用品配套很好。我们在网上租了一个户外儿童背包,一周30刀,程序利落到只要网上付了钱,告之我们租住的木屋地址,他们就会在我们抵达之前,把背包送到木屋的阳台上。然后我们离开时,也只要把背包留在原处,自然会有人来取。专业的包背起来确实舒服,虽然李肉丸再不是头一年秋天在威斯康星时的那个量级,但是背着她走上大烟山最高峰Clingmans Dome的观景台,一路赢得无数美国大爷大妈们的褒奖。他们哪里知道,我的背包看起来虽然像个长途徒步者一样的专业,但我其实只是从下边的停车场走上来的而已。


去年秋天再赴北密歇根时,租背包就不再那么方便。因为经济拮据,我们在EBAY上买了个二手的背包。寄到的时候,这个背包居然连吊牌都还在,也不知哪家可怜的父母买了一次都没用。于是这个背包就陪着我和李肉丸,在整个十月,走遍了密歇根的上半岛和下半岛那些秋色最绚烂的地方。秋天去野外,这种背包对于两岁出头的年纪太适合,清晨太早小肉丸就能趁着我们爬山或者拍照的当口,在背包里补个觉;苏必利尔或者密歇根湖边风太大的时候,她就可以拉上帽子躲在我的背后;等到风景不错的地方,她再伸出脖子和我一起望望远方,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有人问我,背着孩子去这么多地方,到底是为了满足孩子,还是满足我们自己的兴趣。这个问题相当犀利。我脸皮没厚到可以说是为了孩子,于是只好老实承认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其实去了那么些地方,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是分不清哪哪哪的。她到看到大海的时候张口就来了句”Lake of Michigan!”;等到从海边回来,再看到密歇根湖的时候又告诉我这是“海Ocean”。但我觉得她在家里和幼儿园的那些玩具,都玩得够够的了。与其每天都窝在同样的地方,不如在满足我们自己旅行欲望的同时,也让她到处接触些不同的事物。2016年一年里,她有将近一个月时间,陪我们住在路上不同的旅馆里。这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看绘本的时候,她已经能一眼认出灯塔和短吻鳄了。然后讲到小兔汤姆去露营的故事的时候,她还清楚记得我们上次去露营的情形,一直追问着我下次是什么时候。


有孩子的朋友和我聊起来的时候,大都羡慕李肉丸童鞋的耐性,担心他们自己的娃受不了长时间的坐车。其实我们也是慢慢的加码的。从刚来芝加哥时的两三个小时,到加州和大烟山公路旅行时每天控制在4个小时,直到去北密时一天最多赶路七八个小时。为了怕她无聊和不舒服,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准备了可以在车上画画的画板,一些她喜欢的音乐,实在不行了还有IPAD里的Peppa Pig和巧虎可以顶一个半个小时的。她时不时的睡个觉,哼哼自己的歌,和大人们玩个小游戏。再加上那些平时让吃的苹果泥果丹皮,以及平时不让吃的薯片爆米花,赶几个小时的路对于她来说似乎也不再是什么苦差事。


令人意外的是,很多时候,她的适应能力反倒比大人们要强。在任何一个旅馆,只要她累了,就能一倒头睡到天亮;路上的各种食物,只要没有辣椒,也是吃嘛嘛香。圣诞假期我们十天的公路之旅,从佛罗里达一直开到北卡罗来纳州,在北卡感染了当地流行的肠胃感冒病毒,回家时大人们几乎都病倒了,只有她在回家的车上吐了一把,然后就完全跟个没事人一样了。也许孩子在路上,没有我们那么多的担心、焦虑或者遗憾,才真正没有压力的在享受着当下的旅程。


李肉丸刚满了三岁,我们又开始了一段从西雅图到蒙大拿州的公路之旅。这次对于她而言,也许是最艰苦的一次。虽然不少时间我还是会背她,但只要足够安全,我们还是会鼓励她自己开始徒步。就这样,在华盛顿州的Palouse,完全靠自己,爬上了她人生里的第一座山。然后在冰川国家公园爬往Hidden lake的trail上,一路雪都还没融化。这样的雪坡上,我们牵着她走了很久很久。下山的路上,她自己走的时候,在雪地里摔了好几次。每次她都嘟囔一句大概是幼儿园学来的“I fell. Give me a hug”。抱过之后,她真的就可以接着往下走了。


为了怕她在路上嫌我老是拍照片,走得太慢,我给她买了个特别的玩具:一个小相机。别看外表卡通,它是真的可以拍照片的那种。我清楚自己在这里耍了个小心机,就是希望她有天也能喜欢上摄影。这样她会更喜欢旅行。等她完全可以自己走了,我们父女俩路上的节奏还是会一样。而且人生总是如此,越往后走,再多找一个合拍的同好一起旅行就越难。我最期待的新同好,不就应该是她嘛。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希望她能有机会多接触自然,喜欢自然。不管是花田、果园,郊外的一片林子,或者是远方的那些山川湖海,她都可以找到那些可以真实触碰的、且一直在自然生长的惊喜。他们这个世代的孩子,也许大都被包裹在室内,束缚在城市里,也许还会很快被越来越精彩的网络虚拟世界缠住。等长大了,习惯接触真实自然的她,和同龄人相比,或许会有点不同的特质。这点不同,说不定能帮她在未来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了写这篇日志,我细细的回忆了近两年的旅行。这种回忆帮我如此清晰意识到,在女儿出生之前的担心和焦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近两年的生活,比我们当时想象的精彩多了。虽然依旧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困苦,但生活本来不就应该苦乐参半吗?我们提前透支的焦虑,并不能让那些痛苦减少半分,同样,它也没能剥夺我们生活里另一半的快乐。用今天的眼光,去垫付明天的痛苦,这种紧张,有时不过是种刻舟求剑般的自我损耗。


而如今,有时我所忧虑的,又是怕她太快的长大。虽然累,其实我还挺享受背着她走一程的。可细细一想,她要真的能完全靠自己长距离徒步了,我们的旅行不是又可以尝试更多的新鲜,挑战更多的难度了?再远一点,即使她一转眼就离家读大学了,等她偶尔回家的时候,如果我们还保持着朋友一样的亲密关系,我们也许还会有机会一起出行的吧。


真到了我走不动的那天,只要她还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相信她还会自己去更多地方的。如果她中文够好了,读得懂我们如今在旅行的每一个地方给她写的明信片时,她大概也会同样用这种古老的方式,给我寄明信片吧。又或许她会重新去到那些我们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角度,拍张照片发给我。可能那会她也背着一个背包,只不过她变成为了那个背包的人,而背包里已是她的孩子了。


谢谢菜菜、Kony、uniwanghan、 WZ等同伴们为我们拍的照片。




声明


本文版权归 lowdive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