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换帅,沪江的上市梦又悬了?
财经决策第一号:ENNweekly(«长按可复制)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陆涵之
导语:曾经沪江将希望寄予CCtalk,如今可能要另作他想。
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比起一些同行的高歌猛进,沪江公司近两年显得低调很多。
人事变动成为为数不多的新闻。4月上旬,沪江宣布任命杨继珩为旗下实时互动在线教育平台CCtalk(享互)联合创始人以及CTO,同时负责CCtalk技术发展战略。
沪江合伙人、CCtalk原CEO陆坚在同一时间被证实离职,去向也已明了: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任命陆坚为中国区总裁。
陆坚在沪江任职不到两年。在沪江之前,他曾担任360直播云总经理,还是美国苹果公司技术专家,2016年底跳槽到CCtalk。
陆坚上一次以CEO的身份公开亮相还是去年9月,他发布了沪江的新战略,CCtalk启动独立融资计划,与主攻B2C的沪江网校并列为沪江的两大重点业务。
虽然陆坚本人未对此番调整发表任何评论,但如此之突然,还是不免让人联想,这个变化对于CCtalk以及沪江意味着什么?
“教育界淘宝”
虽然知名度不如同门兄弟沪江网校,但CCtalk在沪江的业务体系中,却与沪江网校并驾齐驱。
在2017年9月的战略发布会上,陆坚曾表示,在沪江的整个教育生态中,沪江网校和CCtalk是沪江未来发展的两大引擎。
相比较运营超过将近20年的沪江网校,CCtalk彼时上线不过一年,为什么能与沪江网校并肩?
脱胎于前身网校KK,CCtalk于2016年9月开始试运营。同年12月,CCtalk推出“网师”概念,意为知识传授者和分享者。平台鼓励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课程,以供其他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和学习。
陆坚曾将沪江网校比作“京东”,CCtalk比作“淘宝”。沪江网校采用B2C模式,以雇用教师、开发教学内容,再进行课程销售为主。这一模式为如今大部分在线教育平台采用。从运营方式看,确实类似于京东的“平台自营”模式。
区别于沪江网校,CCtalk的模式则是C2C模式。平台既不雇佣老师,也不开发内容,而是承担连接分享者和接收者功能,将教的工具开放给第三方老师,尤其是独立老师。
这个概念和模式颇受欢迎,分享者数量迅速增加。CCtalk上的独立网师(包括个人网师、中小机构)在2016年底约为3000名,一年后已经超过3万名,生产的课程超过85万节。
与此同时,平台整体流量也实现较快增长。根据沪江发布的数据,2017年CCtalk平台业务量实现了“阶梯式”的增长:平台GMV连续三个季度的平均环比增速约为150%,同时用户日活、用户数量、流水相较2016年度分别增长了8倍、10倍、30倍。
或许正是这份成绩单,让当时仅运营一年的CCtalk跃升至沪江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CCtalk碰壁
现实总比梦想骨感。
在CCtalk这支潜力股身上,沪江投入了大量资源。2016年年底,CCtalk刚刚起步时,沪江董事长伏彩瑞就曾表示,未来三年要花10亿元打造CCtalk平台。
同时,关于CCtalk的未来蓝图,沪江方面也已早早谋划好:通过资金扶持、网师培训、逆向出版(意为知识网红进行IP产业链的开发)等多元化手段,构建知识网红产业链。
但所有这些设想,即便在一年半后来看,进展并不如预期。
从体量上看,CCtalk与沪江网校有着巨大差异。根据《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去年共有9家互联网教育企业上榜,其中沪江网校排名第三,现估值为10.8亿美元。
相比沪江网校,资本对CCtalk并无太多追捧之意。自去年9月宣布独立融资计划后,CCtalk至今尚未发布融资成功的消息。
而今,陆坚离职、主帅换人,在一位接近沪江的行业人士看来,这与当初的规划实施不顺利不无关联。
这其中的问题,正是出在让CCtalk独树一帜的C2C平台模式。
首先从平台模式看,CCtalk这类依靠网师生产内容的平台,更多是非标准化产品,而类似于沪江网校这类B2C平台,内容由平台统一生产,为标准化产品。
课程品类不同,会对用户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B2C平台对于用户需求把握较为精准,同时内容质量也有所保证,这决定了用户对于产品满意度较高。
非标准化产品往往会导致用户满意度的落差,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致使用户对平台评价不一。目前来看,现有的在线教育平台,尚未具备对C2C产品制定标准的能力。
其次,当涉及到付费时,课程类型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储朝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一旦课程需要付费,用户会更加谨慎。相比较C2C的非标准产品,用户更可能选择B2C的标准化产品。同时,对于一些入驻平台的线下辅导机构,很多用户为了教学质量,选择线下课程的可能会提高。
上市梦恐再成空
去年9月份宣布启动独立融资计划后,外界猜测,这种安排与沪江希望CCtalk单独上市有关。沪江方面也对这种传言未置可否。
实际上,沪江的上市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按照伏彩瑞的说法,早在2012年沪江就具备上市的条件,但后来沪江却放弃了上市。沪江方面表示,相对于上市,选择进入互联网浪潮更重要。
此后,关于沪江上市的声音一直存在。在2015年沪江完成D轮融资时,当时传出沪江准备于2016年上市的消息。对此,伏彩瑞予以否认。
时间来到2017年,在线教育行业持续爆发。《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融资案例增加68%。
融资增加的同时,上市成为教育独角兽们的新目标。去年以来,国内多家教育类公司赴美上市。
在2017年底接受采访时,伏彩瑞也对上市问题回复道,“接下来一定要关心我们,但现在还不能说。”根据这个回答,外界推测沪江即将启动上市进程。
截至记者发稿,沪江上市一事仍未有官方消息确认,不过不管沪江是否选择上市,此前独立于集团的CCtalk,目前上市的可能性正在下降。
由于此前的碰壁,CCtalk能否成为一个教育IP还有待时间考验。仅从语言教学看,近两年不断涌现的一对一外教视频平台,通过满足用户更高需求已经占居一隅,部分机构市值甚至已经超过更耀眼的兄弟品牌沪江网校。
而在知识付费领域,喜马拉雅、知乎、分答及一系列平台都在推出深度课程及社区服务。这些平台,对于人文等课程产生较大分流。
在旗下一大重点业务高管更换、声量减小、业务规划推进不顺后,沪江的上市梦还有戏吗?
《财经国家周刊》就相关问题咨询沪江和CCtalk方面人士,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总监制:罗海岩、吴亮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杨萌
任何事宜请后台留言
或发邮件至xhscaijingguojia@163.com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分享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