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过年”不走寻常路

2018-01-21 贾鹏 张杭 郑说广播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您的假期安排好了吗?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回家探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旅游“过大年”、“逆探亲”等过年新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新时代中“年味儿”变了吗?


异地过年也精彩


在郑州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赵涵正在网上给客户介绍春节出游线路,她说:“每天会接到几十个人的咨询。春节假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

河南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统计,目前,春节出境游、国内游大幅升温,热门线路已经一位难求,特别是长线,不管是北欧、澳洲,还是中东非都很受欢迎。短线、海岛线、日本线价格有30%的提升,长线基本上都是40%的提升。

与此同时,郑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每天的办证数量也在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全市办证量达到了六万多份,比11月份增加了60%。


根据携程旅游集团发布的《2018年春运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第1号》预测,春运期间返乡和旅游人数规模将创新纪录,预计2018年春运旅客量将首次突破30亿人次。截至元旦,已有数万游客报名携程春节旅游度假产品,涵盖100多个出发城市、全球60多个国家、280多个目的地城市。

河南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陈艳红介绍,从目前报名情况看,春节主角是“家庭游”,全家东南亚海岛过冬、加拿大千人中国旅游团迎新春、情人节澳洲大堡礁私家团飞机观光、包船南极过春节成“爆款”。不少郑州市民表示,平时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春节期间一起出去玩,既省去了走亲访友的繁琐,也可以让父母从家务中暂时脱离出来。


“逆探亲”让团聚更理性




老婆,今天过年回我家吧,过年想歇歇。


回你家了,我爸妈怎么办?只有7天假期,我也想歇。

春节来临,年轻夫妻常常为去谁家过年而伤透脑筋,市民杜先生说:“我家是洛阳的,媳妇家是郑州的,我们商量决定,如果三十儿、初一、初二在我家,那么后面4天就在郑州,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她家人。”

生活中,双方父母离得近一点,假期时间长一点,方能实现初一看公婆,初二回娘家,离得远的则不好兼顾。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年轻人,要照顾4位老人,还要照顾至少一个孩子,过年来回奔波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不少市民坦言,春节7天假,除去假期值班和探亲路上的时间成本,用于陪伴家人的时间寥寥。



为了让春节过得从容,延长团聚的时间,李女士提出了个大胆的想法,就是给老人买好车票,让老人们来到自己家中同享天伦之乐,“为了弥补陪伴时间过少的问题,今年过年会把公公婆婆接过来和我们一起过年。”

▲网友手工绘制父母登机提示图

   

有此想法的并不只有李女士一人,考虑到家庭情况的不同,也有一些父母在本地的市民 ,打算开车接外地的老人一起过年。这样既可以避免回老家发红包、请客应酬等方面的压力,还可以避开那些有意或无意的关于催婚、催生等个人问题的追问,省了不少麻烦。

采访中记者发现,“逆向探亲”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家庭观念、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等因素都会使其难以实现。河南省妇联婚姻家庭研究专家袁林芳认为,年代不同,我国的年俗也在悄然改变,改变的是过年的方式,不变的是春节中千家万户所追求的欢乐祥和。他建议:“作为老人来说应该给予理解,在双方父母都需要亲情陪伴、子女尽孝的时候,传统也应该随着现实情况改变,而不是只给孩子出难题。”


变“淡”的年味?


“腊八祭灶年来到”,一进入农历腊月份,也就意味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对于怎么过年,不同年龄段的群体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80后李先生:带孩子给老人磕头拜年,体会传统。

90后王萌女士:感觉年味有点淡,准备春节去周边玩,或者是回家走亲戚。

民俗专家连德林:因为现在物质生活丰盛了,天天都像是过年。

其实,那少不了的年味儿一直都在......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工作人员正在忙活着联系春节期间的展演。为了丰富市民的春节生活,他们精心准备了多种形式的非遗项目展演活动。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表示:“从腊月二十一到正月十六,郑州非遗展示馆全天免费对外开放,每天还会组织传承人到现场进行展示展演。”


▲还记得小时候穿过的虎头鞋吗?

▲小时候的转糖画


其实,为了让年味更浓,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社会各界都在努力着。前不久,郑州千稼集景区发布消息称要在春节期间举行70年代春节庙会,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也举行了“一封家书”等系列春节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赵利涛表示,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复兴,必须把它融入当下的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与大众媒介深度融合,“我们要把传统文化更好的发挥出来,让群众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记者手记

采访中,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市民们说,年味淡了,很难找到过去那种过年的感觉。作为一名80后,儿时过年的种种景象依然深刻,但随着时光年轮的转动,过年的兴奋劲儿,似乎确实渐渐淡去。细思量,其实,大家所说的年味更多的还是在物质相对匮乏时期,穿新衣的喜悦、领压岁钱的期待……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便捷、便利、便民走进生活方方面面,大多数人对吃与穿的心理期盼渐渐消失了。放在现代社会中,年味也要与时俱进。我看到的年味,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欢乐氛围;是“春运”中摩肩接踵奔向家乡的匆匆脚步;是游子期盼阖家团圆的急切心情;是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的欣喜。说白了,“年味”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亲情寄托,更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对“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张杭 贾鹏

编辑:弓雪

统筹:乔艳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