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河北的田家炳学校同名的老人走了!他捐助300多所学校,连家都卖了……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于当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人物档案

大慈善家

大企业家

教育家

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

董事会主席

……



籍贯:大埔高陂银滩村


主要经历:1919 年出生,18 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 年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 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


社会荣誉:1994 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 2886 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 年,英国女皇亲自在白金汉宫授予其 M.B.E 勋章;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国内 70 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38978q0a&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田家炳98岁时的人生感悟(来自田家炳基金会)


2006年,88岁高龄的田家炳到广东参加第三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满头鹤发,耄耋之年但见精神矍铄。“我的学历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但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中学教育是兴学育才的基础,而校长是全校的掌舵者,实在有望诸位努力。”


说完,老人向着全场的中学校长们深深鞠了一躬,坚持不要别人搀扶,一步步地走下主席台。


下面是当时南方日报记者对田家炳先生独家专访的内容(有删减)。


教 · 育


捐赠中小学,是因为“利润回报 比较高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田家炳就以捐办公益为业:1982 年,他捐出价值 10 多亿元的 4 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 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成为职业慈善家。


记者 ( 以下简称“记”):慈善捐助中,您为什么钟情教育事业?


田家炳 ( 以下简称“田” ):我 16 岁时父亲就去世,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我刚刚读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辍学,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在印尼生活了 20 多年,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13 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


记:与其他慈善家不同,您资助的重点在中国内地的中小学,您似乎有一种基础教育情结。


田:要教育办好,首先是基础教育要办好。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搞不好,北大、清华这些好的高校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源。而且,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换句话说,投入的捐赠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更大,“回报率更高。内地基础教育也极需发展,这也是我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特别是山区的穷孩子,我希望看到他们可以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是 100 万元捐款,如用在内地,其发挥的成效可能比用在香港大几倍,因此基金会 90%的捐款都用在内地。虽然基金会是在香港注册的,依例捐助内地要缴税,但我不计较税务得失。


我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甚至有时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中学,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感觉会是毕生最大寄托。


富 · 有


卖掉“花园式豪宅,住出租屋


在自己的孩子还睡着拥挤的上下铺时,田家炳就开始关心别人孩子的生活。1959 年,他担任香港新界最大慈善机构博爱医院的总理;1965 年,他又出任香港华人最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总理,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记:听说,2001 年香港“金融风暴” 后,您为了多捐助内地建学校,甚至宁愿把自己原本居住了 37 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与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


田:经历了香港金融风暴,基金会的收入大大减少,手上能周转的资金又少,但已经答应了别人的申请,有了承诺就要做到,于是我就下决心把房子卖掉助学。当时,我有 20 多个子孙在香港,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 20 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最终他们拗不过我,我成功把房子卖掉了 ( 笑 ) 。按照当时香港的房价,那房子的价钱可能超过 1.2 亿港币,但是为了尽快换成现金,我把价格降到了 5300 万元。后来买方给了我 5600 万元,他挺感动我做的事,就加了 300 万 ( 笑 ) 。


记:后来还向银行贷款?


田:2003 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一项政策,说是凡是得到民间资助的大学,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额资金支持。我当时就很兴奋,虽然那时候基金会已经超支,但还是向银行贷款了六百万元港币,资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


记:有香港媒体报道说您“越捐越过瘾会不会担心自己捐助上瘾,却无能力负担?


田:其实,这很平常啊。当时手头现金不足,就向银行寻求帮助,就像做生意一样正常,只是多了些利息负担,算不了什么。


记:几十年来,您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 1000 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 10 多亿元,捐出了自己 80%以上的财产。


田: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而且,捐资又不是浪费,它带来的收获和产生的效果,绝对大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什么是富?拥有什么才叫满足?身家 1 亿和 10 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记:听说您每建一所学校,都要亲自去给学生“打气


田:能去的我都希望去,去到也只是讲故事而已,给小朋友说些“脚踏实地”的故事,因为,捐赠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关键是“育品德”。我有时会对老师说,“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我最怕的不是钱捐得多,而是学校办不好!


节 · 俭


拥有亿万家财,每月用钱却不到3千元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 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 : 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 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 10 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


记:听说您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田:在我爸爸妈妈的治家格言里,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很多东西来之不易,所以我不舍得去浪费,比如说“出门带肥皂”。 ( 在酒店 ) 用不完的,我觉得太浪费了。


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社会物资,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记:在商言商,作为一个生意人,对待金钱和物品是否除了“不浪费”外,还为了省钱?


田:也可以这样说吧,只不过要看是为了什么物品,及怎样省钱。


比如,我认为“够用”就好,所以,到现在没有购置专车,每天坐地铁上班,房租成为了我日常最大的支出。这样,当然可以省下一些“小钱”,但我却希望我的这点“小钱”能用在对的地方,比如为孩子、为国家、为民族。


记:先生捐的钱虽说不是最多,但确实已经是不少的数目,很多人都说您给社会树起了“慈善”与“好人”的旗帜。


田:这个评价太高了,我担不起。


“慈善”其实与身份、地位和财产无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当好人,处处都可以做好事。此外,人要愿意吃亏,不要以为吃点小亏别人就觉得你是傻子,不斤斤计较,能够吃亏,与人交往起来反而让人很放心。


名 · 声


担心太出名会华而不实,形成负担


田家炳本人的曝光率极低,多数人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事。当友人荐其做全国政协委员,田家炳一口就婉拒。


记:听说,先生所捐的学校都会改名叫“田家炳学校”。


田:一开始我只是捐钱,并没有命名。


用捐资人命名学校在香港比较普遍,香港有两家学校拿田家炳命名,而内地是从自己家乡大埔县开始的。他们将我做的项目命名为“田家炳”,希望提倡这种文化,表示有某位华侨热心公益。


后来,我开始捐助梅州、甚至广东以外更远的地区,他们也就借鉴我家乡的做法。我本无意以“田家炳”命名,他们觉得我捐助的几百万是很大的数目,而且是无偿的,就自动效仿我家乡的做法。


记:现在用您的名字命名的学校,仅中学就有 130 家,而且需要“门槛”,因此,坊间有一些反面的议论,说您“名超过实”。


田:我不计较他们的说法。


让学校用我的名字命名,一方面我想让受助学校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比如田家炳奖学金、校长论坛之类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通常捐赠数目是比较大的,基金会章程上规定 500 万或者 300 万之类的,如果我不作要求可能很多学校会找上门,要求捐赠 30 万或者 50 万,太少的钱做不了大事,基金会也应付不来。


希望获得捐款的学校可以申请“田家炳基金会”的捐助,我们会在捐款数目上遵守承诺,而改名的要求是给申请者衡量的。愿意来就表明你自愿,那我们也心安理得,并没有骗取什么东西。


记:听到不好的议论,会感到心灰意冷吗?


田:做人但求无愧于己,对得起良心。我的人格就是这样,生活平淡,求实是自己的宗旨,自己良心过得去就可以了。


这当然不影响我对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绵力,反而,看到这些“名”,这里有个田家炳中学、田家炳艺术书院等等,我就觉得很光荣,很高兴,也会尽力去做更多。


记:您在全国各地捐了那么多学校,但在媒体上却找不到一篇关于您的专访,为什么会如此低调?


田:我只是做我自己该做的事,用不着大张旗鼓吧 ( 笑 ) 。我在内地捐资助学,有友人曾要推荐我为全国政协委员,被我婉谢了。我不是想用钱来换取任何名誉,只想自己开心、社会有益。


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记:您获得了无数个头衔或称号,哪一个最让您开心和看重?


田:应该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 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据说这是中国第 5 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耀了。


田家炳始终认为,兴国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数十年来跟人交谈,他一直都在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他的财富 ,几乎全都奉献给了教育。


至今,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稚园19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全国34省市区,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河北大学田家炳艺术书院


河北师范大学田家炳中学


河北省保定市田家炳中学


河北省邯郸市田家炳中学


河北省清河田家炳中学


田家炳说,要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教育英才的教师,因而他把师范教育作为支持教育的重点,他大规模捐建各省市区师范大学,设立田家炳教育书院。至今,几乎每所师范大学,他都兴建了一所教育书院。

河北师范大学东校区的田家炳教育书院


几十年捐助教育事业,让田家炳被誉为是“中国百校之父”。为了教育事业,他“卖屋助学”“贷款捐校”,书写中国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迹。


网友缅怀



田家炳基金会中展示的命名项目/受惠机构名单摘选:


图自田家炳基金会官网


一路走好!


【小“青”早,早知天下事!】

国 际

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


7月1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来华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的摩洛哥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布里达举行会谈。


国 内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7月10日上午,最高法举行发布会,发布“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情况等。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介绍称,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省 内

7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听取雄安新区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汇报,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出席会议。

自今年7月1日起,来自17所省、市级医院的138位首席专家进驻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坐诊。目前,石家庄市在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所乡镇卫生院设置了首席专家工作室104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社 会

7月10日4点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32颗卫星。这是北斗二号卫星的“替补队员”。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打好调整运输结构攻坚战、打好柴油货车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等。要求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

每日天气



每日一学

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

每日一笑

让你不好好走路老玩手机~

限行提醒

张家口、承德、衡水、定州、辛集不限行;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以及北京和天津(限行外埠号牌)限行5和0。(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为准)


冀团团送你好手气,

绿色出行畅快骑!


扫描下图二维码

进入“河北共青团”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下角“青福利”

即有机会抽取ofo免费骑行券

还不快来~


↓您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我不是药神:正因为每个人都正确,才酿成了悲剧……国家医保局发话了!

  点赞破1000万的真实故事,这些爱的循环,真暖……

■  早上先刷牙还是先喝水?困扰人生的27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制  作 | 冀青工作室

编  辑 | 万万

须  知 | 转载注明"河北共青团(HBGQT87903800)"

来  源 | 综合共青团中央、广州日报、梅州日报、南方日报、华商韬略(ID:hstl8888)、信息时报、网络。早新闻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河北新闻网、河北天气、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