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全面爆发增长?请勿将供给方的努力当作引爆的弹药
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NB-IoT产业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赋能的供给方是这一产业推进的主力,是对供给方产品和服务的考验时期,芯片、网络、设备以及端到端应用中的各类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一一解决。
随着产业链各厂商的积极运作,NB-IoT在今年伊始就获得了快速发展,近期频频曝光的新闻显示NB-IoT芯片、网络、设备都做好准备,处于规模商用的前夜。不过,这并不代表低功耗广域网络带来的物联网产业进入全面爆发,当前该领域的发展仍是一个供给推动为主的阶段,也就是说,是NB-IoT的赋能者为主来积极推进,应用者相对被动和跟随。在供给推动为主的阶段,应用的全面、爆发性增长暂不会到来,我们仍需时间待需求拉动的力量来引导应用爆发增长。
利好不断,但就代表全面繁荣吗?
2017年对于NB-IoT来说无疑是正式商用的一年,在短短的3个多月里,商用进程中多件“里程碑”式的标志事件发生,集中表现在芯片、网络和应用三方面。
(1)万众期待的芯片开始了规模化出货
在NB-IoT声势浩大宣传的过去一年,大部分终端厂商、解决方案厂商并未亲眼见过商用芯片,芯片量产可以说是万众期待。近期,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3月30日,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透露,“华为自主研发的NB-IoT的终端芯片已支持规模商用,4月份可发货20万片,后续每月100万片。”
在4月12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LTE产品线副总裁赵志鹏再次确认:NB-IoT芯片Boudica 120于4月份开始规模发货,月发货能力可达百万片以上。
芯片的量产大大降低NB-IoT模组的成本,从而降低应用门槛,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耿炎近期撰文指出:“NB-IoT的模组在上市初期,量产价格预计在70-110元人民币左右,因此模组价格成为的NB-IoT海量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按照业内人士粗略估计,NB-IoT模组出货量进入第一个百万级,可推动成本下降15-20元;当出货量达到500万级别,成本可下降到50元;当出货量进入千万级别,NB-IoT模组的价格可进入30元之内,与2G的GSM模组进行正面竞争。”
根据海思出货计划,再加上高通、英特尔、中兴微电子等其他芯片厂商对NB-IoT芯片的路线图,2017年度NB-IoT芯片规模达到千万量级是大概率事件,从而也推动模块成本快速下降。
(2)网络广覆盖和运营不再是纸上谈兵
2017年春节刚过,鹰潭这座三线城市突然成为物联网圈子中的焦点,源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布在鹰潭建成了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城市级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开通,其示范效应非常明显。
3月中旬,中国电信相关专家也表示:中国电信将在6月份基本能实现800M NB-IoT全网覆盖,正式启动商用,届时将形成约32万基站的NB-IoT基础网络。近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总经理赵建军也透漏:“目前全网基站的部署已有15万,已经完成了接近50%。”
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并未给出NB-IoT网络全网覆盖商用的具体时间,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在大量重点城市的商用部署。
(3)具有规模应用场景的典型试点启动
应用方面,虽然此前低功耗广域网络在大量行业中已有试点且解决了用户的问题,但对于运营商级的NB-IoT网络,零散的应用不足以支撑网络的容量,因此需要具有规模化场景的应用。目前,以智能抄表、共享单车、智能家电为代表的规模化场景开始涌现:
上月底,华为、中国电信和深圳水务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应用正是商用,紧接着顺德智慧水务NB-IoT抄表也正是商用。智慧水务先从抄表切入,每个城市中上百万的水表数量代表着规模化的终端。
共享单车也积极拥抱物联网,摩拜与中国移动、爱立信进行蜂窝物联网测试,ofo与华为、中国电信探索基于NB-IoT的智能锁开发。
智能家电以往主要以Wifi连接为主,但从今年开始,海信、海尔、美的、格兰仕等家电巨头纷纷开始探索和推出基于NB-IoT的智能家电。
表计、单车、家电的数量以千万计,从而能够支撑芯片的批量出货和网络大规模商用。
这些利好确实激动人心,但在NB-IoT的商用过程中,似乎更多是芯片、通信设备和运营商这些NB-IoT的赋能者、供给者积极主动来推进,而需要NB-IoT解决方案的各类传统行业这些需求者处于一个接受和跟随的状态,虽然表计、单车、家电已开始试点,但离规模化应用好像还比较远,NB-IoT的商用是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力量阶段性变化的过程。
NB-IoT的供给和需求力量博弈的三阶段
去年六月中旬NB-IoT核心协议冻结之后,笔者曾经撰文认为,NB-IoT产业的进展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给推动强于需求拉动,树立规模示范是核心
第二阶段: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发力,应用大范围扩展
第三阶段:需求拉动为主,产业成熟
第一阶段的时间段可以设定为标准确定到网络大规模部署后一年。很明显,水、燃气等表计,城市中到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以及每年稳定出货千万级的家电是NB-IoT赋能者首先看重的批量化终端。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是芯片商、运营商、设备商积极奔走的身影,这是供给推动作用下的结果。
当设备商、运营商花巨资部署一张网络之初,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接入终端数量不足,因此供给方所要做的是在短时间内寻找规模化、批量终端,促成这些终端接入网络,正如当年3G商用初期,运营商每年支出数百亿元进行终端补贴,快速增加入网终端的数量一样。表计、单车、家电类终端作为低功耗广域网络典型的目标群体和需求方,具有规模化、同质化的特点,且已开始尝试拥抱物联网。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供给推动强于需求拉动,由于物联网应用的生命周期较长,各需求方在面对这一新事物时,考虑的往往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网络是否无缝覆盖、成本是否足够低、方案是否足够稳定完善,从而保障自身生产的稳定性,故很多需求方还是观望的态度,不会出现规模化、大面积爆发的应用需求,而是示范性应用。
第二阶段将出现在NB-IoT示范效应稳定运行1年以上,已有一定量终端接入,网络稳定,芯片、模组成本进一步下降,需要一定周期来实施的应用也准备就绪。此时,对这张网络的需求开始逐渐放量,公用事业、农业、工业、物流、家居、消费电子等各领域开始应用,供求双方共同发力来推动。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推动,运营商、设备商等供给方仍然以具有规模化终端和应用的对象为主,但大量分散化的终端自发需求增多,NB-IoT应用开始大范围扩展。
第三阶段是在NB-IoT商用4-5年后,预计接入该网络的终端和应用较为丰富,运营商已探索出适用的商业模式,NB-IoT网络成为物联网网络层成熟的连接方式。此时,网络接入成本更低,各种需要低功耗广域网络的长尾、碎片化需求也开始不断增加,随着物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完善,基于NB-IoT的应用非常成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供给方主动性开始减少,更多是需求驱动,NB-IoT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比较完善,各环节竞争充分。
就目前来看,NB-IoT产业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赋能的供给方是这一产业推进的主力,是对供给方产品和服务的考验时期,芯片、网络、设备以及端到端应用中的各类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一一解决,示范应用是这近1年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即使芯片出货量达到千万级别,但对于十多亿的目标连接数来说,可以说是初级阶段,还远远达不到规模化应用。
哪有什么爆发性增长?只是供给方默默地承担着苦活累活撑起来的繁荣。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