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创新再突破,发展活力更释放|“百千万工程”南海创先①

南海发布 2024-04-01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今年来南海把握“百千万工程”和省实验区建设政策叠加机遇,高位谋划、一体推进,强化改革开路,强化区镇村社四级联动,强化各项任务协同推进,拓空间、强产业、优治理、兴文化、美环境,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即日起,南海发布推出“‘百千万工程’南海创先”系列报道,从多个维度观察南海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举措、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11月29日,佛山市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会议强调,要把改革创新与要素保障结合起来,突出改革赋能,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城市治理等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影响和制约“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堵点难点,激发释放区、镇、村发展的活力潜能。


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改革创新是南海推动“百千万工程”与实验区建设同向发力的关键一招,南海连续两年以改革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举办“南海改革十大典型案例”评选,就是为了在全区凝聚强烈共识,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新优势。


今年来,南海继续聚焦城乡区域空间、产业、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高位谋划推动实施33项改革任务和27项重点举措,以改革创新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注入发展新动力。


南海实施“百千万工程”,既要顾好“城”这一头,更要顾好“乡”这一头。九江宣办供图


土地改革加速城乡空间重构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为了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南海以土地改革作为突破口,把优化城镇体系和乡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同向发力,加速城乡空间重构。


土地利用碎片化是长期阻碍南海发展的重要瓶颈,南海土地面临着“3个50%”的挑战,即土地开发强度超50%、村级工业园占全区工业用地超50%、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占集体建设用地超50%,全区23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把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最小的农保区一度只有0.2亩,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为了扭转局面,南海在全省率先推出“三券”制度,围绕利益平衡核心问题多维度构建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构建跨区域资源统筹、市场化运作及利益平衡机制,鼓励镇村和经营主体参与,充分激发整治工作动力。(点击查看详情→)


以“三券”制度为抓手,南海通过复垦复绿区域内的低效建设用地,把腾退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上平台交易,在镇街间流转,加速实现国土空间腾挪、生态复绿,推动土地要素高效流通。截至今年10月,全区已开展地券项目14个近980亩,绿券项目11个约434亩,房券项目2个约61亩。


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


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今年南海还推动构建起低效国有产业用地整治利用机制,出台了《关于规范产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指标若干意见(试行)》,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差异、产业功能定位等情况,制定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控制指标基准值及区域修正系数,通过提高投资与产出强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离不开金融支持。为了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南海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调节作用,引入金融“活水”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落地。10月23日,狮山镇永安村1006亩土地综合整治(拆旧复垦复绿)项目,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南海支行授信一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吃螃蟹的人”。(点击查看详情→)


改革有效推动了南海全域土地的归并腾挪。今年1-10月,全区已完成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超2万亩,连片产业用地整备超6000 亩,集约农用地近8800亩,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近2600亩,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南海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塑城乡面貌。戴嘉信 摄


产业重塑打开发展新空间


土地整合不仅重塑了南海城乡面貌,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实施“百千万工程”旨在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制造强区,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是南海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为此,南海坚持把土地交到实业家手中,在全区划定11个产业集聚区、63个主题产业社区,共计38.8万亩。在用地保障上,向佛北战新产业园、工业集聚区等重点片区倾斜,引导产业向上述片区腾挪集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持续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南海大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包括扎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为基本思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各镇街针对所负责的转型产业,打造了一批典型示范园区或项目。


目前,全区13个传统产业共3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61.53亿元,已完成投资43.52亿元,投资完成率16.64%,为下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南海大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构建发展新优势。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南海还大力促进数智化转型,在2021年提出3年内财政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出挖掘出30个南海区数字化示范场景及工厂、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比例达55%。


目前,全区已有超过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占比近50%;转型后生产成本平均下降10.5%,良品率平均达到95.2%以上,能源消耗平均下降21.4%;区内已累计涌现6个国家级的示范项目、65个市级数字化工厂车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南海还大力推动战新产业“扩容倍增”,促进高技术制造业规模日益壮大。围绕“两高四新”产业发展方向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南海坚持强本地和引外商相结合,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今年1-10月,全区引进超亿元项目投资总额已达1004.73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新引进的“两高四新”产业占比接近90%。


强化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海积极完善创新平台分类评价机制,推动科学成果转化,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企业指标,建立起“发榜求贤”—“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以企业找由头、企业为龙头、企业做牵头”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科技龙头企业、创新链关键节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7个。


今年南海还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制造业当家2023年行动计划》,重磅推出十大行动23项举措,从产业培育、人才、融资、外贸等多个维度支持制造业当家,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东部和西部之间、镇街之间协调发展。


基层改革
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实现惠民富民的必然要求,南海一体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省实验区建设,既要顾好“城”这一头,更要顾好“乡”这一头。通过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南海致力推动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率先在集体土地上推进工业化,实现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以经济社为主体的发展模型也带来了社强村弱、权责倒挂的结构性矛盾。


为了破解这一长期困惑南海的治理难题,南海积极健全党有力领导下的集体经济事务决策机制,全面重构经济社一级议事决策制度,首次在区级层面将经济社事项统一划分为重要事项、一般事项和日常事项,同时优化议事决策程序设置,明确重要事项和一般事项必须经过村(社区)“两委”审议。


西樵镇儒溪村村头的蝶美公园。


针对村社“权责倒挂”问题,南海推动全区222个涉农村(社区)所有经济社超万名党支部委员、社委会成员纳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不断压实经济社服务管理责任。


此外,南海还对经济社议事决策制度进行重构,由经济社党组织负责人任经济社联席会议、经济社办公会议的召集人,明确重要事项必须征求半数以上党员意见,推进经济社议事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彻底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在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基础上,南海还大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模式和监管机制,积极开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今年10月份,全区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资管项目——农村集体创新共富1号中科沃土资管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创新“农村集体+政府+国资+金融机构+保险”五合一的投资模式,打破了南海区农村集体资金单一的投资方式,首次在农村集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间架起了桥梁。(点击回顾详情→)



接下来南海还将积极探索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认缴分期出资参与城市更新、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园区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奖补结合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作,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目前已推动丹灶荷村社区、桂城凤鸣社区、西樵上金瓯社区等成功了首批集体公司,主要聚焦公共服务运营以及乡村文旅项目开发。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封闭的运作模式将得以打破,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朝着让沉睡资产醒过来、金融活力动起来、集体收入好起来的三大目标不断迈进。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最新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直降5℃,阿冷动真格了!12月南海有5波冷空气→

2023-12-01

周知!南海“机场快速路”12月通车→

2023-12-01

醒狮、龙船再出圈!CCTV-1《文脉春秋》走进南海→

2023-12-01

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开幕!南海经验引关注→

2023-11-30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南方+客户端编辑:姚易审核:何锦婷、吕燕珊、麦洁怡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2023120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